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30233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包括喷雾系统、支撑系统和转动系统;喷雾系统包括左喷雾板和右喷雾板;左喷雾板与右喷雾板左右对称,支撑系统用于支撑和悬挂需要进行喷雾淬火的长条类零件,支撑系统包括中心轴;中心轴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支架,转动系统包括调距气缸;调距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有基板;基板的左侧设有电机,基板的右侧设有轴承座支撑架;轴承座支撑架上端设有滚轴;滚轴的左端固定有链轮,滚轴的右端固定有半连接架。本实用新型的弧面板有利于增大对需要淬火零件的包围角,实现对零件喷雾淬火的充分与均匀;通过转动系统能灵活控制支撑系统的转动和停止,从而灵活控制位于支撑系统内各零件的位置。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淬火热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 置。 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常用的淬火介质主要有水、气体和油。在单介质淬火中,水冷却能力最大,适 合厚壁零件,但易造成零件的变形和开裂,同时水温对冷却特性的影响也很大,难以控制; 气体淬火冷却太慢,只能应用于淬透性好的材料;油淬时有大量烟雾产生,污染环境,不利 于节能降耗和降低生产成本,且淬火油只使用于淬透性好、工件壁厚不大、形状复杂、要求 淬火变形小的工件。
[0003] 随着钢铁、电力、造船等工业的迅速发展,常规的淬火冷却方式,已不能满足对锻 钢件提出的大型化、大重量、高质量的要求。大锻件为获得高屈服极限和低脆转温度等优良 性能,采用喷雾淬火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0004] 申请号为ZL201120017153. 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多方位喷雾淬火装置,其技术方 案是:它由底座、立柱、活动横臂组成,立柱安装在底座上,活动横臂有三支,分别自上之下 顺序安装在立柱上,活动横臂与立柱为可上下移动及转动的连接,每支活动横臂上都装有 若干支分水管,每个分水管一端接分水包,另一端安装喷头,分水管上有调节喷头伸出长度 和转动方向的装置。所述装置在三个面同时进行喷雾冷却,同时躲开了冷却速度快的边角 部分,以避免出现边角处硬度偏高的情况。可是上述装置对于长条类零件、大型零件的喷雾 淬火不能起到均匀喷雾的作用,且淬火效率有限。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
[0006]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包括喷雾系统、支撑系统和转动系统;所述喷雾系统 包括左喷雾板和右喷雾板,左喷雾板和右喷雾板从零件的两侧共同进行喷雾,以提高喷雾 的均匀性;所述左喷雾板与右喷雾板左右对称,左喷雾板包括对零件包裹性强、各区域与零 件距离相同的弧面板;所述弧面板上均布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喷头和风扇;所述弧面 板的外侧面上布有水管;所述水管与各个喷头均连通,为各喷头提供水和压力,同时通过控 制水管内压力的大小可以控制喷雾的速率;通过控制风扇功率的大小可控制喷雾的速度。 当喷头和风扇组合使用时,喷雾系统可作为强化喷雾淬火设备;当仅使用喷头进行喷雾时, 喷雾系统可作为一般喷雾淬火设备;当仅使用风扇时,喷雾系统可作为风冷淬火设备使用。 所述弧面板的外侧面前、后两端的上部均设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上连杆;所述上连杆的 中上部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下连杆;所述下连杆的下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弧面板 下部,下连杆、上连杆和弧面板组成的三角形稳定结构对弧面板起到固定支撑作用;所述上 连杆的中下部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摇杆;所述摇杆的下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链接有滑 块;所述上连杆的下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所述滑块外围设有滑道,滑块的一端连接有 气缸;所述气缸推动滑块在滑道上移动,滑块通过摇杆推动上连杆转动,从而使弧面板前移 或后退,调整弧面板与零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起到调整喷雾淬火效果的作用。
[0008] 所述支撑系统用于支撑和悬挂需要进行喷雾淬火的零件,尤其是长条类零件,支 撑系统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支架,中心轴与支架之间均套有轴承, 中心轴上还套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多爪盘架,用于固定被淬火零件的端部,中心轴的后端面 上设有防止中心轴窜动的后挡柱,中心轴的前端面上设有防止中心轴窜动的前挡柱;所述 前挡柱的前端面上设有一号摩擦片;所述多爪盘架的四周均匀固定设有臂柱;所述臂柱的 外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用于防止长条类零件的卡座;所述卡座上设有用于从零件上 部对零件进行压紧的翻盖。
[0009] 所述转动系统包括调距气缸;所述调距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有基板;所述基板下方 设有便于基板移动的轨道,基板的左侧设有电机,基板的右侧设有轴承座支撑架;所述轴承 座支撑架上端设有滚轴;所述滚轴的左端固定有链轮,滚轴的右端固定有半连接架;所述 电机通过链传动的方式带动滚轴在轴承座支撑架上转动,同时滚轴带动半连接架转动;所 述半连接架的右端面上通过花键连接的方式通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的左端位于半连接 架内部的部分设有防止花键轴向右窜出的双螺帽,花键轴位于半连接架右侧的部分套有弹 簧,花键轴的右端固定有与一号摩擦片配合的二号摩擦片,当调距气缸推动基板向右移动 时,一号摩擦片逐渐与二号摩擦片相接,同时一号摩擦片将二号摩擦片压缩,以使两者间产 生摩擦力,转动的二号摩擦片带动静止的一号摩擦片转动,从而使中心轴、多爪盘架和位于 多爪盘架端部的零件转动,充分实现喷雾淬火的均匀性。
[0010] 所述水管为高压水管,以保证水管能承受为提高喷雾速率而增加的水管压力。
[0011] 所述喷头位于风扇的扇叶的内侧,以免扇叶遮挡喷头。
[0012] 所述多爪盘架上至少设有2个臂柱,由于多爪盘架上的臂柱需均匀分布,以便于 多爪盘架受力均匀,不使多爪盘架出现偏心现象,所以多爪盘架上必须使用两个以上的均 匀分布的臂柱。
[0013] 所述卡座的上端设有弧面槽,以便适应零件端部外形,卡座下底面一侧设有凸条; 所述翻盖的一侧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弯扣,在使用时,盖上翻盖,弯扣即下垂,将弯扣的 下端扣在凸条上,起到锁紧翻盖的作用。
[0014] 所述基板的下端面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滑足;所述轨道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对应于 滑足设有滑槽。
[0015] 所述滑足呈倒T型;所述基板上端的滑槽也为倒T型,倒T型滑足的下端面面积较 大,便于滑足与倒T型的滑槽紧密结合。
[0016] 所述弹簧与半连接架之间隔有垫片,以便弹簧在跟随花键轴转动时不直接与半连 接架产生摩擦,为保证一号摩擦片与二号摩擦片的连接安全性,弹簧的行程小于花键轴可 在半连接架内滑动的距离,防止当弹簧未压缩至极限时,双螺帽与半连接架的内侧壁产生 摩擦。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弧面板有利于增大对需要淬火零件的包 围角,实现对零件喷雾淬火的充分与均匀;中心轴上多爪盘架能同时放置多个零件,能成倍 提高喷雾淬火的效率;通过转动系统能灵活控制支撑系统的转动和停止,从而灵活控制位 于支撑系统内各零件的位置,以提高零件接受喷雾或风冷的充分性,改善喷雾淬火或风冷 淬火的质量;风扇与喷头的配合使用为喷雾淬火和风冷淬火提供了可随时变换的方法,提 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零件,尤其是长条类零件的淬火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0022]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23]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喷雾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喷雾系统的主视图;
[0025]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喷雾系统的右视图;
[0026]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喷雾系统的俯视图;
[0027]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系统的主视图;
[0029]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系统的左视图;
[0030]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系统的俯视图;
[0031]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系统的卡座的立体视图;
[0032]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系统的翻盖的立体视图;
[0033]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翻盖上所设的弯扣的立体视图;
[0034]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系统的整理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系统的主视图;
[0036]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系统的左视图;
[0037]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动系统的俯视图;
[0038] 图20是本实用新型二号摩擦片及其附设零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40]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包括喷雾系统3、支撑系统2和转 动系统1,所述喷雾系统3包括左喷雾板3a和右喷雾板3b。
[0041] 如图5至图8所示,所述左喷雾板3a和右喷雾板3b从零件的两侧共同进行喷雾, 以提高喷雾的均匀性;所述左喷雾板3a与右喷雾板3b左右对称,左喷雾板3a包括对零件 包裹性强、各区域与零件距离相同的弧面板307 ;所述弧面板307上均布有圆孔301 ;所述 圆孔301内设有喷头308和风扇309 ;所述弧面板307的外侧面上布有水管303 ;所述水管 303与各个喷头308均连通,为各喷头308提供水和压力,同时通过控制水管303内压力的 大小可以控制喷雾的速率;通过控制风扇309功率的大小可控制喷雾的速度。当喷头308 和风扇309组合使用时,喷雾系统3可作为强化喷雾淬火设备;当仅使用喷头308进行喷 雾时,喷雾系统3可作为一般喷雾淬火设备;当仅使用风扇309时,喷雾系统3可作为风冷 淬火设备使用。所述弧面板307的外侧面前、后两端的上部均设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上 连杆304 ;所述上连杆304的中上部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下连杆306 ;所述下连杆306的 下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弧面板307下部,下连杆306、上连杆304和弧面板307组成 的三角形稳定结构对弧面板307起到固定支撑作用;所述上连杆304的中下部通过铰接的 方式连接有摇杆305 ;所述摇杆305的下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链接有滑块302 ;所述上连杆 304的下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固定;所述滑块302外围设有滑道5,滑块302的一端连接有气 缸310 ;所述气缸310推动滑块302在滑道5上移动,滑块302通过摇杆305推动上连杆304 转动,从而使弧面板307前移或后退,调整弧面板307与零件之间的距离,从而起到调整喷 雾淬火效果的作用。
[0042] 如图9至图15所示,所述支撑系统2用于支撑和悬挂需要进行喷雾淬火的零件, 尤其是长条类零件,支撑系统2包括中心轴201 ;所述中心轴201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支架 202,中心轴201与支架202之间均套有轴承,中心轴201上还套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多爪盘 架203,用于固定被淬火零件的端部,中心轴201的后端面上设有防止中心轴201窜动的 后挡柱201a,中心轴201的前端面上设有防止中心轴201窜动的前挡柱201b;所述前挡柱 201b的前端面上设有一号摩擦片201c;所述多爪盘架203的四周均匀固定设有臂柱207 ; 所述臂柱207的外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用于防止长条类零件的卡座204 ;所述卡座 204上设有用于从零件上部对零件进行压紧的翻盖205。
[0043] 如图16至图20所示,所述转动系统1包括调距气缸101 ;所述调距气缸101的气 缸轴连接有基板102 ;所述基板102下方设有便于基板102移动的轨道4,基板102的左侧 设有电机103,基板102的右侧设有轴承座支撑架113 ;所述轴承座支撑架113上端设有滚 轴107 ;所述滚轴107的左端固定有链轮105,滚轴107的右端固定有半连接架108 ;所述电 机103通过链传动的方式带动滚轴107在轴承座支撑架113上转动,同时滚轴107带动半连 接架108转动;所述半连接架108的右端面上通过花键连接的方式通有花键轴11003 ;所述 花键轴11003的左端位于半连接架108内部的部分设有防止花键轴11003向右窜出的双螺 帽111,花键轴11003位于半连接架108右侧的部分套有弹簧11004,花键轴11003的右端 固定有与一号摩擦片201c配合的二号摩擦片110,当调距气缸101推动基板102向右移动 时,一号摩擦片201c逐渐与二号摩擦片110相接,同时一号摩擦片201c将二号摩擦片110 压缩,以使两者间产生摩擦力,转动的二号摩擦片110带动静止的一号摩擦片201c转动,从 而使中心轴201、多爪盘架203和位于多爪盘架203端部的零件转动,充分实现喷雾淬火的 均匀性。
[0044] 所述水管303为高压水管,以保证水管303能承受为提高喷雾速率而增加的水管 3〇 3压力。
[0045] 所述喷头308位于风扇309的扇叶的内侧,以免扇叶遮挡喷头308。
[0046] 所述多爪盘架203上至少设有2个臂柱207,由于多爪盘架203上的臂柱207需 均匀分布,以便于多爪盘架203受力均匀,不使多爪盘架203出现偏心现象,所以多爪盘架 203上必须使用两个以上的均匀分布的臂柱207。
[0047] 所述卡座204的上端设有弧面槽20401,以便适应零件端部外形,卡座204下底面 一侧设有凸条204a;所述翻盖205的一侧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弯扣206,在使用时,盖上 翻盖205,弯扣206即下垂,将弯扣206的下端扣在凸条204a上,起到锁紧翻盖205的作用。
[0048] 所述基板102的下端面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滑足102a;所述轨道4左、右两侧的上 端均对应于滑足102a设有滑槽102b。
[0049] 所述滑足102a呈倒T型;所述基板102上端的滑槽102b也为倒T型,倒T型滑足 102a的下端面面积较大,便于滑足102a与倒T型的滑槽102b紧密结合。
[0050] 所述弹簧11004与半连接架108之间隔有垫片109,以便弹簧11004在跟随花键轴 11003转动时不直接与半连接架108产生摩擦,为保证一号摩擦片201c与二号摩擦片110 的连接安全性,弹簧11004的行程小于花键轴11003可在半连接架108内滑动的距离,防止 当弹簧11004未压缩至极限时,双螺帽111与半连接架108的内侧壁产生摩擦。
[0051] 在使用时,将需要淬火的长条类零件的两端对应放在卡座上,翻转相应的翻盖将 长条类零件的端部盖住,然后将弯扣卡在凸条上,之后通过控制调距气缸将基板向右推动, 使得二号摩擦片与一号摩擦片逐渐接触,电机通过二号摩擦片缓慢带动一号摩擦片转动, 从而使位于卡座上的长条类零件缓慢转动,同时,根据喷雾淬火或风冷淬火的需求选择喷 头和风扇的配合使用方式,实现强化喷雾淬火、喷雾淬火或风冷淬火的不同模式的变换。
[0052] 当需要增大喷雾量时,可通过控制气缸的伸缩,带动摇杆将弧面板向零件靠近,同 时可提高水管的压力,增大水的流速。
[0053] 当需要提高喷雾的分散程度时,可通过调整气缸,增大弧面板之间的距离,同时提 高风扇的转速。
[005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系统、支撑系统和转动系统;所 述喷雾系统包括左喷雾板和右喷雾板;所述左喷雾板与右喷雾板左右对称,左喷雾板包括 弧面板;所述弧面板上均布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喷头和风扇;所述弧面板的外侧面上 布有水管;所述水管与各个喷头均连通;所述弧面板的外侧面前、后两端的上部均设通过 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上连杆;所述上连杆的中上部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下连杆;所述下连 杆的下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在弧面板下部;所述上连杆的中下部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 有摇杆;所述摇杆的下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链接有滑块;所述上连杆的下端通过铰接的方 式固定;所述滑块外围设有滑道,滑块的一端连接有气缸。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系统 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支架,中心轴与支架之间均套有轴承,中心轴 上还套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多爪盘架,中心轴的后端面上设有后挡柱,中心轴的前端面上设 有前挡柱;所述前挡柱的前端面上设有一号摩擦片;所述多爪盘架的四周均匀固定设有臂 柱;所述臂柱的外端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上设有翻盖。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系统包 括调距气缸;所述调距气缸的气缸轴连接有基板;所述基板下方设有轨道,基板的左侧设 有电机,基板的右侧设有轴承座支撑架;所述轴承座支撑架上端设有滚轴;所述滚轴的左 端固定有链轮,滚轴的右端固定有半连接架;所述电机通过链传动的方式带动滚轴在轴承 座支撑架上转动;所述半连接架的右端面上通过花键连接的方式通有花键轴;所述花键轴 的左端位于半连接架内部的部分设有双螺帽,花键轴位于半连接架右侧的部分套有弹簧, 花键轴的右端固定有二号摩擦片。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为高压 水管。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位于风 扇的扇叶的内侧。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爪盘架上 至少设有2个臂柱。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的上端 设有弧面槽,卡座下底面一侧设有凸条;所述翻盖的一侧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有弯扣。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下端 面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滑足;所述轨道左、右两侧的上端均对应于滑足设有滑槽。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足呈倒T 型;所述基板上端的滑槽也为倒T型。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零件用喷雾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与半连 接架之间隔有垫片,弹簧的行程小于花键轴可在半连接架内滑动的距离。
【文档编号】C21D1/667GK203866363SQ201420229847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6日
【发明者】周玉豹 申请人:安徽旭鸿热处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