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生产流水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铸造生产流水线,包括造型线、浇铸线、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第一换向机、第一推箱机、第二换向机、第二推箱机、第三换向机、第三推箱机、第四换向机和第四推箱机;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连接在造型线的输出端和浇铸线的输入端之间,能够将砂箱输送到浇铸线上;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连接在浇铸线的输出端和造型线的输入端之间,能够将砂箱输送到造型线上。本实用新型采用首尾依次连接的造型线、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浇铸线和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组合形成铸造生产流水线,在两个机动输送辊道线作用下,实现了在缺少砂箱时生产线仍能正常运行,且造型线和浇铸线可交叉运行,具有互补的功能,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铸造生产流水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铸造生产流水线。
【背景技术】
[0002]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
[0003]由于铸件采用手工生产铸造,生产效率较低,仅能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所以一些企业采用机械化生产线生产铸件。现有技术中的铸造生产线在铸造时需要砂箱一箱挨着一箱布满全线,常通过气缸或油缸驱动砂箱运行,砂箱一箱顶着一箱行走,前面砂箱不走后面砂箱就无法行走,所以在缺少砂箱时生产线无法运行,因此运行节拍较慢,生产效率较低,生产成本也会随之升高。
[0004]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铸造生产流水线,以实现在缺少砂箱时生产线仍能正常运行,进而提高生产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铸造生产流水线,以实现在缺少砂箱时生产线仍能正常运行,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铸造生产流水线,包括:
[0008]造型线,所述造型线沿着砂箱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开箱工位、翻箱工位、清理工位、造型工位和合箱工位和铸造工艺需求的工位;
[0009]浇铸线,所述浇铸线上设置有浇铸工位和铸造工艺需求的工位;
[0010]当所述造型线运行滞后时能够将所述造型线上的砂箱输送到所述浇铸线上的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连接在所述造型线的输出端和所述浇铸线的输入端之间;
[0011]当所述浇铸线运行滞后时能够将所述浇铸线上的砂箱输送到所述造型线上的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连接在所述浇铸线的输出端和所述造型线的输入端之间;
[0012]用于将所述造型线输出的砂箱的运行方向更换为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的砂箱运行方向的第一换向机,所述第一换向机设置在所述造型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的输入端之间;
[0013]用于将所述造型线输出的砂箱推到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上并能够在所述砂箱布满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时将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上的所述砂箱推到所述浇铸线上的第一推箱机,所述第一推箱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换向机远离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的一端;[0014]用于将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输出的砂箱的运行方向更换为所述浇铸线的砂箱运行方向的第二换向机,所述第二换向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的输出端与所述浇铸线的输入端之间;
[0015]用于将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输出的砂箱推到所述浇铸线上的第二推箱机,所述第二推箱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换向机远离所述浇铸线的一端;
[0016]用于将所述浇铸线输出的砂箱的运行方向更换为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的砂箱运行方向的第三换向机,所述第三换向机设置在所述浇铸线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的输入端之间;
[0017]用于将所述浇铸线输出的砂箱推到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上并能够在所述砂箱布满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时将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上的所述砂箱推到所述造型线上的第三推箱机,所述第三推箱机设置在所述第三换向机远离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的一端;
[0018]用于将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输出的砂箱的运行方向更换为所述造型线的砂箱运行方向的第四换向机,所述第四换向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的输出端与所述造型线的输入端之间;
[0019]用于将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输出的砂箱推到所述造型上的第四推箱机,所述第四推箱机设置在所述第四换向机远离所述造型线的一端。
[0020]优选的,上述铸造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包括:
[0021]第一机架;
[0022]能够推动砂箱由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的输入端向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的输出端移动的第一辊轮,所述第一辊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
[0023]能够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传送链条机构与所述第一辊轮连接。
[0024]优选的,上述铸造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包括:
[0025]第二机架;
[0026]能够推动砂箱由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的输入端向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的输出端移动的第二辊轮,所述第二辊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
[0027]能够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二传送链条机构与所述第二辊轮连接。
[0028]优选的,上述铸造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均为单向滚动辊轮。
[0029]优选的,上述铸造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为驱动电机。
[0030]优选的,上述铸造生产流水线中,所述第一换向机、所述第二换向机、所述第三换向机和所述第四换向机均为能够改变砂箱高度的换向缸。
[0031]优选的,上述铸造生产流水线中,所述浇铸线在所述浇铸工位之前还设置有清扫工位。
[0032]优选的,上述铸造生产流水线中,所述开箱工位设置有自动开箱机;所述翻箱工位设置有自动翻箱机;所述清理工位设置有自动清理装置;所述合箱工位设置有自动合箱机。[0033]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造生产流水线包括造型线、浇铸线、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第二机动输送棍道线、第一换向机、第一推箱机、第二换向机、第二推箱机、第三换向机、第三推箱机、第四换向机和第四推箱机;造型线沿着砂箱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开箱工位、翻箱工位、清理工位、造型工位、合箱工位和铸造工艺需求的工位;浇铸线上设置有浇铸工位和铸造工艺需求的工位;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连接在造型线的输出端和浇铸线的输入端之间,当造型线运行滞后时其能够将造型线上的砂箱输送到浇铸线上;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连接在浇铸线的输出端和造型线的输入端之间,当浇铸线运行滞后时其能够将浇铸线上的砂箱输送到造型线上;第一换向机用于将造型线输出的砂箱的运行方向更换为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的砂箱运行方向,其设置在造型线的输出端与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的输入端之间;第一推箱机用于将造型线输出的砂箱推到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上并能够在砂箱布满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时将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上的砂箱推到浇铸线上,其设置在第一换向机远离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的一端;第二换向机用于将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输出的砂箱的运行方向更换为烧铸线的砂箱运行方向,其设置在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的输出端与烧铸线的输入端之间;第二推箱机用于将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输出的砂箱推到浇铸线上,其设置在第二换向机远离浇铸线的一端;第三换向机用于将浇铸线输出的砂箱的运行方向更换为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的砂箱运行方向,其设置在浇铸线的输出端与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的输入端之间;第三推箱机用于将浇铸线输出的砂箱推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上并能够在砂箱布满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时将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上的砂箱推到造型线上,其设置在第三换向机远离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的一端;第四换向机用于将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输出的砂箱的运行方向更换为造型线的砂箱运行方向,其设置在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的输出端与造型线的输入端之间;第四推箱机用于将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输出的砂箱推到造型上,其设置在第四换向机远离造型线的一端。
[0034]本实用新型采用首尾依次连接的造型线、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浇铸线和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组合形成铸造生产流水线,该铸造生产流水线工作时,通过第一换向机对造型后的砂箱进行换向,再利用第一推箱机将砂箱推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上,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上的砂箱通过机动辊道输送到浇铸线的输入端,利用第二换向机对砂箱进行换向,再通过第二推箱机将砂箱推进浇铸线上并完成浇铸等工序;通过第三换向机对浇铸后的砂箱进行换向,再利用第三推箱机将砂箱推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上,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上的砂箱通过机动辊道输送到造型线的输入端上,利用第四换向机对砂箱进行换向,再通过第四推箱机将砂箱推进造型线上并完成开箱、翻转、取出铸件、清理、造型、翻转、合箱等工序。
[0035]上述铸造生产流水线在工作过程中,当砂箱布满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的机动辊道时,使第一推箱机工作,该线上的机动辊道不工作,利用第一推箱机推动砂箱,砂箱顶着砂箱可以直接输送到浇铸线上;当砂箱布满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的机动辊道时,使第三推箱机工作,该线上的机动辊道不工作,利用第三推箱机推动砂箱,砂箱顶着砂箱可以直接输送到造型线上。
[0036]当砂箱未布满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的机动辊道,也就是造型线运行滞后时,第一推箱机可以不断地将造型线输出端的砂箱推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的机动辊道上,并利用该线的机动辊道将砂箱自动补给到浇铸线上;当砂箱未布满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的机动辊道,也就是浇铸线运行滞后时,第三推箱机可以不断地将浇铸线输出端的砂箱推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的机动辊道上,并利用该线的机动辊道将砂箱自动补给到造型线上。
[0037]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铸造生产流水线在两个机动输送辊道线的作用下,实现了在缺少砂箱时生产线仍能正常运行,且造型线和浇铸线可交叉运行,具有互补的功能,进而提闻了生广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铸造生产流水线的流程示意图;
[004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铸造生产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的主视图;
[0042]图4是图3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0043]图5是图3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004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的俯视图;
[004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铸造生产流水线,实现了在缺少砂箱时生产线仍能正常运行,且造型线和浇铸线可交叉运行,具有互补的功能,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004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8]请参考附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铸造生产流水线包括造型线a、浇铸线C、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b、第二机动输送棍道线d、第一换向机1、第一推箱机5、第二换向机
2、第二推箱机6、第三换向机3、第三推箱机7、第四换向机4和第四推箱机8 ;造型线a沿着砂箱9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开箱工位、翻箱工位、清理工位、造型工位、合箱工位和铸造工艺需求的工位;浇铸线c上设置有浇铸工位和铸造工艺需求的工位;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连接在造型线a的输出端和浇铸线c的输入端之间,当造型线a运行滞后时其能够将造型线a上的砂箱9输送到浇铸线c上;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连接在浇铸线c的输出端和造型线a的输入端之间,当浇铸线c运行滞后时其能够将浇铸线c上的砂箱9输送到造型线a上;第一换向机I用于将造型线a输出的砂箱9的运行方向更换为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的砂箱9运行方向,其设置在造型线a的输出端与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的输入端之间;第一推箱机5用于将造型线a输出的砂箱9推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上并能够在砂箱9布满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b时将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b上的砂箱9推到烧铸线c上,其设置在第一换向机I远离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b的一端;第二换向机2用于将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输出的砂箱9的运行方向更换为浇铸线c的砂箱9运行方向,其设置在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b的输出端与烧铸线c的输入端之间;第二推箱机6用于将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输出的砂箱9推到浇铸线c上,其设置在第二换向机2远离浇铸线c的一端;第三换向机3用于将烧铸线c输出的砂箱9的运行方向更换为第二机动输送棍道线d的砂箱9运行方向,其设置在浇铸线c的输出端与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的输入端之间;第三推箱机7用于将烧铸线c输出的砂箱9推到第二机动输送棍道线d上并能够在砂箱9布满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时将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上的砂箱9推到造型线a上,其设置在第三换向机3远离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的一端;第四换向机4用于将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输出的砂箱9的运行方向更换为造型线a的砂箱9运行方向,其设置在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的输出端与造型线a的输入端之间;第四推箱机8用于将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输出的砂箱9推到造型上,其设置在第四换向机4远离造型线a的一端。
[0049]本实用新型采用首尾依次连接的造型线a、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浇铸线c和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组合形成铸造生产流水线,为了节省占用空间,优选的,造型线a、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浇铸线c和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四条线和四个换向机形成矩形循环铸造流水线,如图2所示。上述四个推箱机具体为油缸、气缸、电动推缸等。
[0050]该铸造生产流水线工作时,通过第一换向机I对造型后的砂箱9进行换向,再利用第一推箱机5将砂箱9推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上,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上的砂箱9通过机动辊道输送到浇铸线c的输入端,利用第二换向机2对砂箱9进行换向,再通过第二推箱机6将砂箱9推进浇铸线c上并完成浇铸等工序;通过第三换向机3对浇铸后的砂箱9进行换向,再利用第三推箱机7将砂箱9推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上,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上的砂箱9通过机动辊道输送到造型线a的输入端上,利用第四换向机4对砂箱9进行换向,再通过第四推箱机8将砂箱9推进造型线a上并完成开箱、翻转、取出铸件、清理、造型、翻转、合箱等工序。
[0051]上述铸造生产流水线在工作过程中,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和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上的砂箱9可以在机动辊道的驱动下运行,也可以在推箱机的推动下运行。当砂箱9布满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的机动辊道时,可以使第一推箱机5工作,该线上的机动辊道不工作,利用第一推箱机5推动砂箱9,砂箱9顶着砂箱9可以直接输送到浇铸线c上,也可以使该线的机动辊道工作,利用该线的机动辊道将砂箱9自动补给到浇铸线c上;当砂箱9布满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的机动辊道时,可以使第三推箱机7工作,该线上的机动辊道不工作,利用第三推箱机7推动砂箱9,砂箱9顶着砂箱9可以直接输送到造型线a上,也可以使该线的机动辊道工作,利用该线的机动辊道将砂箱9自动补给到造型线a上。
[0052]当造型线a运行滞后也就是砂箱9未布满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的机动辊道时,第一推箱机5可以不断地将造型线a输出端的砂箱9推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的机动辊道上,并利用该线的机动辊道将砂箱9自动补给到浇铸线c上;当浇铸线c运行滞后也就是砂箱9未布满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的机动辊道时,第三推箱机7可以不断地将浇铸线c输出端的砂箱9推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的机动辊道上,并利用该线的机动辊道将砂箱9自动补给到造型线a上;提高了生产线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0053]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铸造生产流水线在两个机动输送辊道线的作用下,实现了在缺少砂箱9时生产线仍能正常运行,且造型线a和浇铸线c可交叉运行,具有互补的功能,生产效率提高了 20%?25%。
[0054]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铸造生产流水线厂房占地面积小,同等产量,仅手工20 %?25 %的工作面积;同时操作比较简单,投资较小,生产成本较低,适用于于成批大量生产。
[0055]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包括第一机架10、第一辊轮12、第一驱动装置11和第一传送链条机构;第一棍轮12能够推动砂箱9由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b的输入端向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b的输出端移动,其设置在第一机架10上;第一驱动装置11能够提供旋转动力,其通过第一传送链条机构与第一辊轮12连接。
[0056]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包括第二机架、第二辊轮、第二驱动装置和第二传送链条机构;第二辊轮能够推动砂箱9由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的输入端向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的输出端移动,其设置在第二机架上;第二驱动装置能够提供旋转动力,其通过第二传送链条机构与第二辊轮连接。
[0057]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装置11具体为驱动电机,同样的第二驱动装置也选为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结构比较简单,方便控制,且体积较小,能够减少占用空间。当然,上述第一驱动装置11和第二驱动装置还可以为旋转气缸或者发动机等。
[0058]为了便于装配,本实用新型分别将第一机架10和第二机架、第一辊轮12和第二辊轮、第一驱动装置11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传送链条机构和第二传送链条机构选择为相同的结构,本实施例仅针对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的结构进行具体阐述。
[0059]如图3-7所示,其中,图6的箭头方向为砂箱9的运行方向;第一传送链条机构包括链轮13和连接上述链轮13与第一辊轮12的链条,上述链轮13和驱动电机(具体为第一驱动装置11)均设置在第一机架10上。本实用新型由驱动电机、链条、链轮13和第一辊轮12形成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的机动辊道,具有安装方便,性能稳定,噪音低等特点,而且运行平稳可靠。
[0060]工作时,驱动电机首先驱动链轮13转动,链轮13转动时会带动链条移动,链条进而带动第一辊轮12同步运行,从而将第一辊轮12上的砂箱9 一起运行。
[0061]本实用新型的砂箱9可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运行,也可在第一推箱机5的推动下运行。当砂箱9布满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的机动辊道时,可以使驱动电机不工作,利用第一推箱机5推动砂箱9,使砂箱9顶着砂箱9直接进入浇铸线c上,也可以使驱动电机工作,利用第一棍轮12将砂箱9输送到烧铸线c上;当砂箱9未布满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b的机动辊道时,使第一推箱机5和驱动电机均工作,利用第一推箱机5不断地将造型线a上的砂箱9推到机动辊道上,进而利用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辊轮12将砂箱9自动输送到浇铸线c上。所以,在砂箱9布满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 (或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的机动辊道时即使驱动电机不工作,第一推箱机5 (或第三推箱机7)也可以将砂箱9推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 (或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上,保证了运行的可靠性。
[006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不设置链条,使驱动电机直接驱动辊轮发生转动,或者采用齿轮传动机构,以达到同样的使第一辊轮12能够驱动砂箱9运行的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63]优选的,第一辊轮12和第二辊轮均为单向滚动辊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动辊道上安装单向滚动辊轮,使砂箱9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仅能做单向运行,减少了砂箱9发生回移的情况,进而保证了运行的平稳性。当然,砂箱9也可在外力作用下在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或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上做单向移动,其移动方向与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或第二机动输送棍道线d的运行方向一致。
[0064]进一步的,第一换向机1、第二换向机2、第三换向机3和第四换向机4均为能够改变砂箱9高度的换向缸。当砂箱9进入换向机工位,换向机开始工作,托着砂箱9上升或下降以改变砂箱9的高度,使砂箱9的高度与下一辊道的高度相同,推箱机再将砂箱9推进下一条辊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砂箱9的高度使砂箱9在换向运行时始终为滚动摩擦,减少了砂箱9的磨损,延长了砂箱9的使用寿命。
[0065]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铸造生产流水线中,浇铸线c在浇铸工位之前还设置有清扫工位。该清扫工位用于在浇铸前对砂箱9进行清理,进而提高浇铸质量。当然,根据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铸造工艺要求,浇铸线c上还可以设置松型、铲铁等工位,其他三条线上也可以增设合适的工艺工位。
[0066]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开箱工位设置有自动开箱机;翻箱工位设置有自动翻箱机;清理工位设置有自动清理装置;合箱工位设置有自动合箱机。本实用新型的造型线a首先通过自动开箱机将砂箱9打开,接着利用自动翻箱机翻转砂箱9,同时顶出铸件或铸件自动脱落,然后依靠自动清理装置如震动器将型腔残砂震落,完成砂箱9的清理操作;接着在造型工位依罪动力缸完成机械动作,将砂射入砂箱9型腔,完成造型工作;再翻转砂箱9,进入合箱工位,利用自动合箱机将上箱扣在下箱,完成合箱;提高了自动化,大大节省了人力,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0067]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6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铸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造型线(a),所述造型线(a)沿着砂箱(9)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开箱工位、翻箱工位、清理工位、造型工位、合箱工位和铸造工艺需求的工位; 浇铸线(C),所述浇铸线(C)上设置有浇铸工位和铸造工艺需求的工位; 当所述造型线(a)运行滞后时能够将所述造型线(a)上的砂箱(9)输送到所述浇铸线(C)上的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连接在所述造型线(a)的输出端和所述浇铸线(C)的输入端之间; 当所述浇铸线(C)运行滞后时能够将所述浇铸线(C)上的砂箱(9)输送到所述造型线(a)上的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连接在所述浇铸线(C)的输出端和所述造型线(a)的输入端之间; 用于将所述造型线(a)输出的砂箱(9)的运行方向更换为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的砂箱(9)运行方向的第一换向机(I),所述第一换向机(I)设置在所述造型线(a)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b)的输入端之间; 用于将所述造型线(a)输出的砂箱(9)推到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上并能够在所述砂箱(9)布满所述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b)时将所述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b)上的所述砂箱(9)推到所述浇铸线(c)上的第一推箱机(5),所述第一推箱机(5)设置在所述第一换向机(I)远离所述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b)的一端; 用于将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输出的砂箱(9)的运行方向更换为所述浇铸线(c)的砂箱(9)运行方向的第二换向机(2),所述第二换向机(2)设置在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的输出端与所述浇铸线(C)的输入端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输出的砂箱(9)推到所述浇铸线(c)上的第二推箱机(6),所述第二推箱机(6)设置在所述第二换向机(2)远离所述浇铸线(c)的一端;用于将所述浇铸线(c)输出的砂箱(9)的运行方向更换为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的砂箱(9)运行方向的第三换向机(3),所述第三换向机(3)设置在所述浇铸线(c)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的输入端之间; 用于将所述浇铸线(c)输出的砂箱(9)推到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上并能够在所述砂箱(9)布满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时将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上的所述砂箱(9)推到所述造型线(a)上的第三推箱机(7),所述第三推箱机(7)设置在所述第三换向机(3)远离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的一端; 用于将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输出的砂箱(9)的运行方向更换为所述造型线(a)的砂箱(9)运行方向的第四换向机(4),所述第四换向机(4)设置在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的输出端与所述造型线(a)的输入端之间; 用于将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输出的砂箱(9)推到所述造型上的第四推箱机(8),所述第四推箱机(8)设置在所述第四换向机(4)远离所述造型线(a)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动输送辊道线(b)包括: 第一机架(10); 能够推动砂箱(9)由所述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b)的输入端向所述第一机动输送棍道线(b)的输出端移动的第一辊轮(12),所述第一辊轮(12)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10)上;能够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一驱动装置(11),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通过第一传送链条机构与所述第一辊轮(12)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包括: 第二机架; 能够推动砂箱(9)由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的输入端向所述第二机动输送辊道线(d)的输出端移动的第二辊轮,所述第二辊轮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 能够提供旋转动力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二传送链条机构与所述第二辊轮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轮(12)和第二辊轮均为单向滚动辊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铸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和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均为驱动电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机(I)、所述第二换向机(2)、所述第三换向机(3)和所述第四换向机(4)均为能够改变砂箱(9)高度的换向缸。
7.如权利要求1所 述的铸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浇铸线(c)在所述浇铸工位之前还设置有清扫工位。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铸造生产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箱工位设置有自动开箱机;所述翻箱工位设置有自动翻箱机;所述清理工位设置有自动清理装置;所述合箱工位设置有自动合箱机。
【文档编号】B22D47/02GK203804216SQ201420243596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姜庆志, 姜庆平, 姜聪 申请人:宁国市志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