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塞棒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2746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塞棒控制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厂连铸中间包塞棒控制机构塞棒横梁结构的改进,特别是一种改进的塞棒控制结构,包括中间包塞棒控制机构的塞棒横臂,在塞棒横臂端部的托架头部设置着U型开口槽,U型开口槽的轴线与塞棒横臂的轴线重合,在塞棒横臂的顶面上设置着对称的两只吊环。其结构合理,在使用过程中便于调整,安装塞棒方便,塞棒不容易松脱,便于使用行车吊装,降低职工劳动强度,而且横臂端部受热变形量小,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费用。
【专利说明】改进的塞棒控制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炼钢厂连铸中间包塞棒控制机构塞棒横梁结构的改进,特别是一种改进的塞棒控制结构。

【背景技术】
[0002]连铸中包塞棒控制机构是炼钢厂连铸生产的必备设备,此设备的完好率对于连铸的正常生产尤为重要。
[0003]炼钢厂连铸连铸中包塞棒控制机构使用流程为:机构检查,放置在需要使用的中间包上,调整机构挂正保持塞棒和中包水口对中,浇注使用。
[0004]连铸过程是一个连续生产的过程,目前连铸中包浇注大多采用塞棒控制。
[0005]1、塞棒机构横臂前段为C型,使用前调整不方便,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松脱现象,使塞棒控制失效,因此使用不方便。
[0006]2、C型端部在高温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造成横臂报废。
[0007]3、加工精度要求较高,需设专人做生产准备,制作和修理横臂。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塞棒控制结构,其结构合理,在使用过程中便于调整,安装塞棒方便,塞棒不容易松脱,便于使用行车吊装,降低职工劳动强度,而且横臂端部受热变形量小,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费用。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塞棒控制结构,包括中间包塞棒控制机构的塞棒横臂,在塞棒横臂端部的托架头部设置着U型开口槽,U型开口槽的轴线与塞棒横臂的轴线重合,在塞棒横臂的顶面上设置着对称的两只吊环。
[0010]将原中包塞棒控制机构横臂端部的C型结构进行修改,改为U型结构,安装塞棒时可以旋转活动,安装方便。使用过程如机构横臂变形,可以翻过来再次使用,减少横臂的消耗,降低生产费用。
[0011]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积极效果:
[0012](I)改造后安装塞棒方便,塞棒可以根据实际进行前后调整,安装比较方便。
[0013](2)改造后横臂端部受热变形量小,而且可以翻过来使用,减少了横臂的消耗,降低了生产费用,消耗量约比前期降低一半。
[0014](3)在机构横臂上安装2个吊环,可以使用行车吊装,降低职工劳动强度。
[0015]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便于调整,安装塞棒方便,塞棒不容易松脱,便于使用行车吊装,降低职工劳动强度,而且横臂端部受热变形量小,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一种改进的塞棒控制结构,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中间包塞棒控制机构的塞棒横臂,在塞棒横臂I端部的托架头部设置着U型开口槽3,U型开口槽3的轴线与塞棒横臂I的轴线重合,在塞棒横臂I的顶面上设置着对称的两只吊环2。塞棒横臂I中部横截面的形状与钢轨横截面的形状相似。对称的两只吊环2位于塞棒横臂I中心点的两侧。
【权利要求】
1.一种改进的塞棒控制结构,包括中间包塞棒控制机构的塞棒横臂,其特征是:在塞棒横臂(I)端部的托架头部设置着U型开口槽(3),U型开口槽(3)的轴线与塞棒横臂(I)的轴线重合,在塞棒横臂(I)的顶面上设置着对称的两只吊环(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塞棒控制结构,其特征是:塞棒横臂(I)中部横截面的形状与钢轨横截面的形状相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塞棒控制结构,其特征是:对称的两只吊环(2)位于塞棒横臂(I)中心点的两侧。
【文档编号】B22D41/20GK203992360SQ201420369714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7日
【发明者】郭庆华, 吴军, 徐韬, 王会海, 汤新彦, 卜志胜, 丁寅, 王建新, 张怀忠, 吾塔, 李世晨, 于挥, 秦军, 李鹏程 申请人: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