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件去毛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8666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铸件去毛刺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件去毛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构件承托平台,和构件承托平台相邻设置的一个具有夹持和转移功能的机械手装置,和机械手装置相邻设置的一个去毛刺装置,所述去毛刺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下方的底板,竖向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去毛刺电机,去毛刺电机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设置有一个套筒,套筒的另一端可滑动地套设有磨头轴,磨头轴外端安装磨头,套筒和磨头轴之间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上具有用于传递扭矩的凹凸配合结构,套筒表面还固定设置有磨头气缸,磨头气缸的伸缩臂和磨头轴平行设置且前端固定连接在磨头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提高生产卫生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等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压铸件去毛刺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成形铸件去毛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压铸件去毛刺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压铸(全称:压力铸造),是指将熔融合金在高压、高速条件下填充模具型腔,并在高压下冷却成型的铸造方法,是铸造工艺中应用最广、发展速度最快的金属热加工成形工艺方法之一。铝合金压铸成形的部件,具有接近产品设计的形状与净尺寸、良好的外观和内部质量能够满足设计强度的要求等特点,近年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汽车、摩托车、通信、建筑器材等部件的产品成形上。
[0003]压铸件成形出模后,其表面常常会产生毛刺,部分对外形尺寸或者外形光滑度有要求的构件产品,需要经过去毛刺的加工步骤去除构件表面毛刺。
[0004]目前国内大部分压铸零件去毛刺大多采用手工,或者使用手持气动、电动工具进打磨、研磨、锉等方式进行去毛刺加工。但是这样的加工方式容易导致金属粉尘大使得卫生性差,产品不合格率上升,且生产效率低下,加工后的产品表面粗糙不均匀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卫生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合格率的压铸件去毛刺系统。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压铸件去毛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构件承托平台,和构件承托平台相邻设置的一个具有夹持和转移功能的机械手装置,和机械手装置相邻设置的一个去毛刺装置,所述去毛刺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下方的底板,竖向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去毛刺电机,去毛刺电机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设置有一个套筒,套筒的另一端可滑动地套设有磨头轴,磨头轴外端安装磨头,套筒和磨头轴之间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上具有用于传递扭矩的凹凸配合结构,套筒表面还固定设置有磨头气缸,磨头气缸的伸缩臂和磨头轴平行设置且前端固定连接在磨头上。
[0008]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待打磨的构件放置于构件承托平台,启动机械手装置夹持住构件并转移到去毛刺装置位置,使得构件需要打磨的表面和去毛刺装置的磨头接触,去毛刺电机启动带动磨头旋转实现打磨以去除毛刺。打磨时,磨头可以由磨头气缸带动伸缩,以实现不同位置的打磨,保证毛刺去除效果。
[0009]作为优化,所述机械手装置,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底座,底座上可水平转动地设置有竖向支臂安装座,还包括一个下端可竖向转动地安装在竖向支臂安装座上的竖向支臂,竖向支臂上端可竖向旋转地设置有一个横向支臂安装座,横向支臂安装座上可竖向旋转地安装有一个横向支臂且横向支臂的旋转轴心线和横向支臂安装座的旋转轴心线相互垂直,横向支臂前端安装有卡盘式夹持机构,卡盘式夹持机构包括沿竖向安装在横向支臂前端的卡盘体和靠气缸安装在卡盘体前端面的卡爪,气缸通过气管和气源相连,卡爪为沿卡盘环形均匀布置的数个且能够靠气缸带动沿卡盘体直径方向移动以实现夹紧。
[0010]这样优化后,机械手装置使用时,靠竖向支臂和横向支臂的配合动作,可以实现水平方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立体式移动和翻转,配合卡盘式夹持机构,能够实现构件的可靠夹持和调整位置,以保证各个方向构件表面的打磨效果。
[0011]作为优化,还包括一个操作间,操作间由四面墙体围成矩形体结构,所述构件承托平台、机械手装置和去毛刺装置依次按圆周方向顺序布置在操作间内相衔接的三个角落部位,操作件另一角落部位还设置有辊道输出装置,辊道输出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一对输出辊,绕接在输出辊上的输出带以及和输出辊相接的输出辊电机,所述输出带的输出端水平穿过墙体上的一个构件出口并延伸出操作间外,所述操作间和构件承托平台相邻的墙体上设置有构件入口。
[0012]这样优化后,操作间可以保证隔离效果,避免金属粉尘飞扬,提高卫生性,辊道输出装置的设置能够在打磨后实现自动输出,提高自动化程度。
[0013]作为优化,还包括辊道输入装置,所述辊道输出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一对输入辊,绕接在输入辊上的输入带以及和输入辊相接的输入辊电机,所述输入带的起始端位于操作间外部,输入带的另一端穿过墙体上的构件入口延伸进操作间内并在其上端形成所述构件承托平台。
[0014]这样,能够实现构件的自动输入,提高自动化程度,同时各个装置的布局合理,更加利于构件的流动顺畅且节省空间和占地面积。
[0015]作为优化,所述构件入口和构件出口位于同一面墙体上且两者之间的墙体外侧还设置有一个工件检测台。这样,可以方便工人在操作间外实现检测。
[00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提高生产卫生环境,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尚广品合格率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单独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单独机械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3所示,一种压铸件去毛刺系统,包括一个构件承托平台,和构件承托平台相邻设置的一个具有夹持和转移功能的机械手装置,和机械手装置相邻设置的一个去毛刺装置,所述去毛刺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下方的底板11,竖向设置在底板11上的支架12,安装在支架12上的去毛刺电机13,去毛刺电机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设置有一个套筒14,套筒14的另一端可滑动地套设有磨头轴15,磨头轴15外端安装磨头16,套筒14和磨头轴15之间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上具有用于传递扭矩的凹凸配合结构,套筒14表面还固定设置有磨头气缸17,磨头气缸17的伸缩臂和磨头轴15平行设置且前端固定连接在磨头16上。
[0022]其中,所述机械手装置,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底座1,底座I上可水平转动地设置有竖向支臂安装座2,还包括一个下端可竖向转动地安装在竖向支臂安装座上的竖向支臂3,竖向支臂3上端可竖向旋转地设置有一个横向支臂安装座4,横向支臂安装座4上可竖向旋转地安装有一个横向支臂5且横向支臂5的旋转轴心线和横向支臂安装座4的旋转轴心线相互垂直,横向支臂5前端安装有卡盘式夹持机构,卡盘式夹持机构包括沿竖向安装在横向支臂前端的卡盘体6和靠气缸安装在卡盘体前端面的卡爪7,气缸通过气管8和气源9相连,卡爪7为沿卡盘环形均匀布置的数个且能够靠气缸带动沿卡盘体直径方向移动以实现夹紧。其中气源9设置在竖向支臂安装座2上一方便操作,气管8上还设置有气流控制开关10以实现对夹持力的调控。
[0023]这样机械手装置使用时,靠竖向支臂和横向支臂的配合动作,可以实现水平方向、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立体式移动和翻转,配合卡盘式夹持机构,能够实现构件的可靠夹持和调整位置,以保证各个方向构件表面的打磨效果。
[0024]其中,还包括一个操作间17,操作间17由四面墙体围成矩形体结构,所述构件承托平台、机械手装置和去毛刺装置依次按圆周方向顺序布置在操作间17内相衔接的三个角落部位,操作件另一角落部位还设置有辊道输出装置18,辊道输出装置18包括水平设置的一对输出辊,绕接在输出辊上的输出带以及和输出辊相接的输出辊电机,所述输出带的输出端水平穿过墙体上的一个构件出口并延伸出操作间外,所述操作间和构件承托平台相邻的墙体上设置有构件入口。
[0025]这样操作间可以保证隔离效果,避免金属粉尘飞扬,提高卫生性,辊道输出装置的设置能够在打磨后实现自动输出,提高自动化程度。
[0026]其中,还包括辊道输入装置19,所述辊道输出装置19包括水平设置的一对输入辊,绕接在输入辊上的输入带以及和输入辊相接的输入辊电机,所述输入带的起始端位于操作间外部,输入带的另一端穿过墙体上的构件入口延伸进操作间内并在其上端形成所述构件承托平台。
[0027]这样,能够实现构件的自动输入,提高自动化程度,同时各个装置的布局合理,更加利于构件的流动顺畅且节省空间和占地面积。
[0028]其中,所述构件入口和构件出口位于同一面墙体上且两者之间的墙体外侧还设置有一个工件检测台20。这样,可以方便工人在操作间外实现检测。
[002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待打磨的构件放置于辊道输入装置上,靠输入带将构件输入到操作间内,启动机械手装置夹持住构件并转移到去毛刺装置位置,使得构件需要打磨的表面和去毛刺装置的磨头接触,去毛刺电机启动带动磨头旋转实现打磨以去除毛刺。打磨完成后,靠机械手装置将构件夹持至辊道输出装置上靠输出带送出操作间,再靠人工转移到工件检测台进行检测。
【权利要求】
1.一种压铸件去毛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构件承托平台,和构件承托平台相邻设置的一个具有夹持和转移功能的机械手装置,和机械手装置相邻设置的一个去毛刺装置,所述去毛刺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下方的底板,竖向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去毛刺电机,去毛刺电机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设置有一个套筒,套筒的另一端可滑动地套设有磨头轴,磨头轴外端安装磨头,套筒和磨头轴之间在垂直于轴线的截面上具有用于传递扭矩的凹凸配合结构,套筒表面还固定设置有磨头气缸,磨头气缸的伸缩臂和磨头轴平行设置且前端固定连接在磨头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件去毛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装置,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底座,底座上可水平转动地设置有竖向支臂安装座,还包括一个下端可竖向转动地安装在竖向支臂安装座上的竖向支臂,竖向支臂上端可竖向旋转地设置有一个横向支臂安装座,横向支臂安装座上可竖向旋转地安装有一个横向支臂且横向支臂的旋转轴心线和横向支臂安装座的旋转轴心线相互垂直,横向支臂前端安装有卡盘式夹持机构,卡盘式夹持机构包括沿竖向安装在横向支臂前端的卡盘体和靠气缸安装在卡盘体前端面的卡爪,气缸通过气管和气源相连,卡爪为沿卡盘环形均匀布置的数个且能够靠气缸带动沿卡盘体直径方向移动以实现夹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件去毛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操作间,操作间由四面墙体围成矩形体结构,所述构件承托平台、机械手装置和去毛刺装置依次按圆周方向顺序布置在操作间内相衔接的三个角落部位,操作件另一角落部位还设置有辊道输出装置,辊道输出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一对输出辊,绕接在输出辊上的输出带以及和输出辊相接的输出辊电机,所述输出带的输出端水平穿过墙体上的一个构件出口并延伸出操作间夕卜,所述操作间和构件承托平台相邻的墙体上设置有构件入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铸件去毛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辊道输入装置,所述辊道输出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一对输入辊,绕接在输入辊上的输入带以及和输入辊相接的输入辊电机,所述输入带的起始端位于操作间外部,输入带的另一端穿过墙体上的构件入口延伸进操作间内并在其上端形成所述构件承托平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铸件去毛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构件入口和构件出口位于同一面墙体上且两者之间的墙体外侧还设置有一个工件检测台。
【文档编号】B22D17/20GK204262314SQ201420778291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1日
【发明者】何远照, 华隆政 申请人:重庆瑞通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