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线材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500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铜合金线材,该铜合金线材含有0.1质量%~4.0质量%的Ag,剩余部分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其中,

对于与线材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利用EBSD法从该截面的法线方向进行观察时,具有<101>取向的晶粒的面积率为总测定面积的10%以上。

2.一种铜合金线材,该铜合金线材含有0.1质量%~4.0质量%的Ag,含有以各自的含量计为0.05质量%~0.30质量%的选自由Sn、Mg、Zn、In、Ni、Co、Zr和Cr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其中,

对于与线材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利用EBSD法从该截面的法线方向进行观察时,具有<101>取向的晶粒的面积率为总测定面积的10%以上。

3.一种铜合金线材,该铜合金线材含有以各自的含量计为0.05质量%~0.30质量%的选自由Sn、Mg、Zn、In、Ni、Co、Zr和Cr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其中,

对于与线材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利用EBSD法从该截面的法线方向进行观察时,具有<101>取向的晶粒的面积率为总测定面积的10%以上。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线材,其中,所述具有<101>取向的晶粒的面积率为总测定面积的20%以上。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铜合金线材,其中,母材的平均结晶粒径为0.2μm~5.0μm。

6.一种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将提供下述合金组成的铜合金材料熔解、铸造而得到拉线坯的工序,该合金组成含有0.1质量%~4.0质量%的Ag,剩余部分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对于该拉线坯,依次重复至少各1次的加工度η为0.5以上4以下的冷加工和中间退火,得到规定线径的线材的工序;和

之后,对于该线材,依次进行加工度η为0.5以上4以下的最终冷加工和最终退火的工序,

关于所述中间退火和所述最终退火,均为下述的热处理:在以分批式进行的情况下,在非活性气体气氛下于400℃~800℃进行30分钟~2小时的热处理,其中,退火温度在所述铜合金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上,或者在以连续式进行的情况下,在非活性气体气氛下于500℃~850℃进行0.1秒~5秒的热处理,其中,退火温度在所述铜合金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上。

7.一种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将提供下述合金组成的铜合金材料熔解、铸造而得到拉线坯的工序,该合金组成含有0.1质量%~4.0质量%的Ag,含有以各自的含量计为0.05质量%~0.30质量%的选自由Sn、Mg、Zn、In、Ni、Co、Zr和Cr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对于该拉线坯,依次重复至少各1次的加工度η为0.5以上4以下的冷加工和中间退火,得到规定线径的线材的工序;和

之后,对于该线材,依次进行加工度η为0.5以上4以下的最终冷加工和最终退火的工序,

关于所述中间退火和所述最终退火,均为下述的热处理:在以分批式进行的情况下,在非活性气体气氛下于400℃~800℃进行30分钟~2小时的热处理,其中,退火温度在所述铜合金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上,或者在以连续式进行的情况下,在非活性气体气氛下于500℃~850℃进行0.1秒~5秒的热处理,其中,退火温度在所述铜合金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上。

8.一种铜合金线材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将提供下述合金组成的铜合金材料熔解、铸造而得到拉线坯的工序,该合金组成含有以各自的含量计为0.05质量%~0.30质量%的选自由Sn、Mg、Zn、In、Ni、Co、Zr和Cr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剩余部分由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对于该拉线坯,依次重复至少各1次的加工度η为0.5以上4以下的冷加工和中间退火,得到规定线径的线材的工序;和

之后,对于该线材,依次进行加工度η为0.5以上4以下的最终冷加工和最终退火的工序,

关于所述中间退火和所述最终退火,均为下述的热处理:在以分批式进行的情况下,在非活性气体气氛下于300℃~800℃或者在含有Zr的情况下于400℃~800℃进行30分钟~2小时的热处理,其中,退火温度在任何情况下均在所述铜合金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上,或者在以连续式进行的情况下,在非活性气体气氛下于400℃~850℃或者在含有Zr的情况下于500℃~850℃进行0.1秒~5秒的热处理,其中,退火温度在任何情况下均在所述铜合金材料的再结晶温度以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