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辊机磨削辊子的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82065阅读:10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对辊机磨削辊子的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陶瓷机械中一种用于破碎对辊机的辊子磨损后辊面磨损量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在陶瓷机械中,破碎对辊机辊子磨损量的精确控制在实际使用中是非常难于实现的。因为下料机构把待破碎的原料下到对辊机入口时,通常在厚度和辊面轴线方向布置上非常不均匀,辊面硬度虽然较高,但是经常在这种下料不均的破碎作业条件下很快就会出现辊面磨损量不均匀的现象。所有的对辊机在辊子的侧边都有挡料板,这是防止待破料从侧边漏掉而不进入辊面破碎的一种必要构件。而侧挡料板上靠近辊侧面的区域,在挡料板的作用下,待破料不能贴紧挡料板进入两辊子之间进行破碎。这就造成了对辊机两辊面靠近两侧挡料板的区域下的待破料始终比靠中心区域的待破料少,反映在辊面上的就是两侧边磨损量始终会比中间平均磨损量少。与此同时,中间磨损量也会因为下料的不均而造成凹凸不平的波浪状辊面,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两辊子之间有的地方间隙很大。如果不修磨的话,两侧边的辊面可能会产生相碰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对辊机破碎效果非常不好,破碎粒度变化很大,出料情况非常不稳定;第二,两辊边缘接触时会对辊子造成机械性损害,从而影响了整个辊子的使用寿命。

在现有技术中,对辊面的磨损不均而进行修磨有下面两种中国专利技术。一种专利:ZL 201220473343.6,在对辊机底座上,设置纵向由减速机驱动的纵向传动丝杆,砂轮机大托板与纵向传动丝杆螺纹配合,使砂轮机构能够沿纵向传动丝杆的轴向往复移动。砂轮机构在电机驱动砂轮转动的同时,滚珠丝杠也驱动它左右移动从而对辊面进行磨削,从而达到修复辊面的目的。

另一种专利:ZL 201520552922.3,在对辊机本体位置上设一个可沿Y轴方向移动的有滑座,并安上驱动机构。同时在该滑台上设有第二动力驱动装置并可沿X轴滑动的刀架。当辊面磨损量过大时,对辊机停止破碎作业,再使用驱动机构让滑台上的刀架分别走X轴和Y轴方向对辊机辊卷即辊面进行修复。

上述现有技术实现了辊子不用拆下来,直接安上砂轮机构或滑块刀架在对辊机的辊面进行修磨的目的。相对于把拆卸辊子下来再磨削的做法,上述技术初步解决了对辊子不易拆卸和安装,移动困难,费时费力的问题。但是以上现有技术都是在辊面出现两侧磨损不均或辊面出现波浪性磨损后进行的一种事后处理方法,发现辊面有磨损量过大不能继续生产后才停止破碎作业,借助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对辊面进行修复。同时也需要拆卸辊轴外围的护罩或壳体,先对一个辊子进行单独修磨好后,再对另外一个辊子进行修磨。磨削工具本身采用较多的机构来实现自身转动和X、Y轴方向的移动,从而在辊面上做磨削运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改变以往对辊机要停止破碎作业而磨削辊子表面的修复方法,在破碎运行过程中不需要借外力来驱动磨削块装置,使之在破碎作业过程中同时对两辊面进行磨削修复。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辊机磨削辊子的修复方法,以对辊机辊面磨削块作为磨削载体工具,先将每一个磨削块安装在弹性装置和调节装置上,再将所有磨削块、弹性装置及其调节装置安装位于两辊平行轴线下方区域,借助弹性装置,磨削块与两边辊面边缘接触,沿两辊中心线向上贴紧辊面,然后原料从上往下落至两辊之中,对辊机开始破碎原料作业,同时磨削块对两个辊子进行磨削修复作业,并通过调节装置来调整磨削块对两个辊子同时进行磨削修复的区域位置。

所述磨削块为仿辊形磨削块或斜锲形磨削块。

所述磨削块上的磨砂粒度有粗、中、细三种不同规格,以平衡磨削块磨削量与辊子破碎磨削量。

所述磨削块单边弧长要小于1/4其对应辊子周长。

所述调节装置为可调节的丝杆或滑轨装置。

采用辊面磨削块作为磨削载体工具,磨削块能与圆周方向的辊面产生较大的接触面,使圆周方向磨削较均匀,在运转时也有利于运转的平稳性。

磨削块上的磨砂粒度有粗、中、细三种规格,不同的磨砂粒度所产生的磨削效果不一样,磨削块产生磨削量与破碎作业产生磨损量不一致时,通过更换不同粒度的磨削块来找到平衡点,这是使之两者磨损量达到一致的一种方法。

磨削块的安装位置在位于两辊平行轴线下方区域并与两边辊面边缘接触,并且沿两辊中心线向上贴紧辊面,这时破碎料从上往下落至辊子中。磨削块在满足上列形状及在辊间的位置要求后,磨削块自身体积磨损能否得到的补偿尤为重要,在磨削掉凸起辊面同时磨削块自身也在消耗的质量和体积,这就要求磨削块采用弹性装置的方式来贴紧辊面。在修磨过程中,磨削块损耗掉的那部分体积和质量可以让弹性压力磨块后续自身补偿使之继续贴紧辊面,这样可以保持初始的修磨状态。不过在逐渐的破碎作业下磨削块自身的磨损会到一个不能靠弹性补偿贴紧辊面的情况,这就要求在磨削块与补偿机构的连接方式上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当磨削块不能用时则更换一个新的磨削块。

从辊面磨损分析和试验运行中可知,靠近两侧挡料板区域的辊面磨损量是最小的,在通常破碎作业情况下磨削块是位于两辊子下侧并与边缘接触位置。同时在轴向上采用可调节的丝杆或滑轨装置能让它能左右移动,辊面靠中部分在出现波浪形磨损面时,可以通过移动磨块来修整它。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让磨削块对辊面产生的修磨量与破碎作业对辊面产生的磨损量一致,这样使辊面在不断磨损后依旧有良好的表面直线度,不影响后面继续生产并能保持出料粒度的稳定性,同时磨削块对辊面产生磨削作用的时间和破碎作业时间也是一致的,即在破碎作业过程中,辊子也同时进行修磨。第二,磨削块可以沿辊面作单轴向移动,使中间出现的一些波浪形不平整的磨损面也能通过移动磨削块到达此区域,在磨削块接触条件下让辊子自身转动就能达到修整凸起的目的。磨削块沿辊面单轴向移动减少了X、Y方向双轴移动所需要的额外传动机构,只需要手轮驱动磨削块到目标区域后,再固定它使之在该轴向不能再轴向移动即可。本发明方法的条件简单,步骤有限,成本较低,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两种磨削块的形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磨削块位于两辊子之间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磨削块在使用中的受力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磨削修复的示意图。

图中,1-仿辊形磨削块,2-斜锲形磨削块,3-辊子,4-弹性装置,5-可调节的丝杆或滑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中,显示两种磨削块的外形轮廓形状,分别为仿辊形磨削块1和斜锲形磨削块2。该形状的磨削块,其仿辊形圆弧度及斜锲角度等外形尺寸取决两辊直径大小以及辊子3的轴向长短。单边磨削块弧长要小于1/4其对应辊子3周长,该磨削块有便于拆卸的安装孔位以方便与弹性装置4安装或拆卸。

图2中,显示两种磨削块位于两对辊子3中间正下方两侧的位置,要让辊子3边缘完全在磨削块的修磨范围内,平时破碎作业中两种磨削块常置于图2中所示位置。

图3中,把仿辊形磨削块1或斜锲磨削块2安装在弹性装置4上,该弹性装置4跟随磨削块一起常处于辊子3面下侧两边位置,弹性装置4施加一个弹力F在磨削块上,此时磨削块与辊面接触时则会产生一个向圆心的分力,此分力是磨削块磨削掉辊面凸出区域的主要摩擦力来源。在同一种磨砂粒度磨削块条件下,辊面磨削量和弹性装置4施加于磨削块与辊子3的压力大小成线性比值,破碎作业磨损量应和磨削块对辊面磨削量一致。弹性装置4的作用不仅使磨削块自我补偿磨损量还可以通过调节施加在磨削块上的力F来调整磨削量的大小,实际使用中磨削块磨削量少就加大弹性装置4于磨削块的压力,磨削量过大则减少弹性装置4施加在磨削块上的压力。

可以根据上述内容所提出的采用不同粒度的磨削块来调节磨削量,其粗细在辊面所产生的磨削量也是不同的,即对辊面磨削量少则选用较粗粒度磨削块,反之对辊面磨削量大就要较细粒度磨削块。弹性装置4与磨削块机构在对辊机停机或开机状态中始终保持作用在辊面上。而不需要经常拆卸或安装此机构,只需结合实际情况来调节磨削块弹性压力或更换不同粒度的磨削块即可。

在图4中,整个磨削修复系统中所包含的关键功能设备有,仿辊形磨削块1,斜锲形磨削块2,辊子3,弹性装置4,可调节的丝杆或滑轨装置5。它们的作用分别有磨削块直接修磨辊面,弹性装置4起补偿和调整接触压力大小的作用,可调节的丝杆或滑轨装置5起着使磨削块能移动到待磨区域的作用。在它们的配合使用中,正常破碎作业条件下辊子3两边随着正常磨损不断调整两辊子3的辊间间隙,辊面不会出现相碰的现象,并且中间辊面出现波浪形状时也可以把磨削块移动到该区域进行修磨。这个磨削修复系统中可左右移动的可调节的丝杆或滑轨装置5的行走轨迹要与两辊子3中心轴线平行,这样避免磨削块与两边不等接触造成磨削量不一样的情况,在这组成部分中需要驱动方向只有一个X轴向即可。

此磨削修复系统安装在对辊机上一边破碎作业的同时,一边也能修磨辊面,并且该形状及位置的磨削块可以同时为两个辊子3进行磨削作业,这样减少了单独磨辊拆装磨床的工作量。磨削块平时置于辊底下两侧位置时也能通过改进布料器装置来使它在中间区域下料更加均匀而不用使磨削块在轴线方向上作移动动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