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温下高塑性镁合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98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室温下高塑性镁合金,其特征在于:各组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锌2%-4.1% ,铁1.5%-4% , 铝4.6%-7.8% , 锆0.4%-1.3%,铅 1.2%-2.5%,稀土元素0.5%-1.6% ,其余由镁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温下高塑性镁合金,其特征在于:各组分重量百分比含量为:铬 2.9%-3.5% ,铁 2%-3.5% ,铝 5.9%-7.1% ,锆 0.4%-1.3%,铅 1.7%-2.1% ,稀土元素0.8%-1.4%,其余由镁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温下高塑性镁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质量百分比称取镁 78.7%-89.8% , 锌2%-4.1% ,铁1.5%-4% , 铝4.6%-7.8% , 锆 0.4%-1.3%,铅 1.2%-2.5%,稀土元素0.5%-1.6% ,进行混合,得到原料;

(2)将原料挤压形成电极棒,然后将电击棒放置在自耗电极熔炼炉中,炉中自耗电极底部和坩埚底部之间形成电弧,迅速产生一个金属熔池,对电极板进行熔炼,熔炼完成后得到坯锭一;

(3)将坯锭一用氩弧焊机进行焊接操作,之后再次放置在自耗电极熔炼炉中,进行二次熔炼操作,熔炼完成后得到坯锭二;

(4)将坯锭二再次进行步骤(3)的一系列操作,熔炼完成后得到坯锭三;

(5)将坯锭三进行加热,直至温度达到350℃-400℃,然后通入空气、二氧化碳和四氟乙烷体积比为71:28:1的混合气体,然后继续加热,使其升温至660℃-700℃,得到镁合金液;

(6)将镁合金液进行加热,温度达到725℃-750℃后停止加热10-15分钟,之后再对镁合金液进行加热,温度达到625℃-650℃后停止加热,然后保温3-5小时。

(7)将镁合金液在400℃-430℃的温度下进行10-16小时的固溶处理,之后在200℃-240℃的温度下进行26-35小时的时效处理,得到镁合金。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