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铝合金带材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壳的冲制过程变形量大、冲制道次多、生产过程复杂,对材料的综合性能特别是深冲性能、激光焊接性能提出了很高要求,不仅要求材料具有小的厚度偏差、良好的表面质量,同时还需要具有良好的塑性、小的屈强比、制耳率低及优良的激光焊接性能以保证电池在服役过程中的安全性。目前该材料存在深冲性能差、制耳率高及激光焊接不良等缺陷。
本发明对铝合金带材进行成分优化设计,立足于织构、化合物及晶粒等方面的控制技术研究,实现材料强度、塑性及深冲性能的优良匹配,使得该铝合金带材既能满足良好的深冲性能,又能与盖板实现良好的激光焊接,是一种既经济又容易推广的制备方法。
通过均匀化热处理控制Al6(Fe,Mn)相向 α-Al(Fe,Mn)Si相的转变,并以一定降温速率控制弥散物的析出,使得组织析出充分,分布均匀;加大热轧各道次及总道次的加工率,有利于化合物的破碎;通过热轧终轧温度及厚度、冷轧加工率、成品退火的工艺控制,使得材料立方织构与变形织构得到平衡。最终实现材料强度、塑性及深冲性能的优良匹配,使得该铝合金带材既能满足良好的深冲性能,又能与盖板实现良好的激光焊接,是一种既经济又容易推广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该材料存在深冲性能差、制耳率高及激光焊接不良等缺陷,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带材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制得的铝合金带材既能满足良好的深冲性能,又能与盖板实现良好的激光焊接,是一种既经济又容易推广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带材,其组成成分为:Si 0.2~0.3wt%,Fe 0.4~0.6wt%,Cu 0.06~0.12wt%,Mn 1.05~1.15wt%,Mg<0.05wt%,Ti 0.01~0.03wt%,Fe/Si=2~3,余量为Al。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带材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按铝合金带材的成分,将铝合金原料经熔炼、精炼、在线除渣除气后半连续铸造成铝合金扁锭;
(2)扁锭经锯切、铣面后,进行580~620℃并保温4~10小时的均匀化热处理,然后以20℃/小时的速度降温至热轧开轧温度510℃;
(3)然后出炉热轧,热轧厚度3.0~8.0mm,热轧终轧温度320~360℃;
(4)在冷轧机上将热轧板轧至成品厚度,同时保证冷轧加工率≥65%以上;
(5)将经步骤(4)处理的材料经清洗、矫直、切边;
(6)将经步骤(5)处理后的带材放在退火炉进行成品退火,退火温度340~400℃,保温时间根据卷重而定,最终制成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带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制得的铝合金带材的抗拉强度达到100~120MPa,屈服强度达到40~60MPa,制耳率<3%;既能满足良好的深冲性能,又能与盖板实现良好的激光焊接;
2)本发明在3003合金的基础上对铝合金带材进行成分优化设计,通过控制Fe/Si比例和均匀化热处理控制Al6(Fe,Mn)相向 α-Al(Fe,Mn)Si相的转变,并以一定降温速率控制弥散物的析出,使得组织析出充分,分布均匀;加大热轧各道次及总道次的加工率,有利于化合物的破碎;通过热轧终轧温度及厚度、冷轧加工率、成品退火的工艺控制,使得立方织构与变形织构得到平衡。最终实现材料强度、塑性及深冲性能的优良匹配,使得该铝合金带材既能满足良好的深冲性能,又能与盖板实现良好的激光焊接,是一种既经济又容易推广的制备方法。
传统的铝合金带材的制备方法,是先退火后进行切边的,这样在O态退火后切边容易翘边,切边质量不好。而本发明采用冷轧后先清洗、矫直、切边,后退火,该工艺操作避免了切边质量不好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公开而不是限制本发明,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带材,其组成成分为:Si 0.2wt%,Fe 0.4wt%,Cu 0.06wt%,Mn 1.05wt%,Mg 0.02wt%,Ti 0.01wt%,Fe/Si=2,余量为Al。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带材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按铝合金带材的成分,将铝合金原料经熔炼、精炼、在线除渣除气后半连续铸造成铝合金扁锭;
(2)扁锭经锯切、铣面后,进行580℃并保温4小时的均匀化热处理,然后以20℃/小时的速度降温至热轧开轧温度510℃;
(3)然后出炉热轧,热轧厚度3.0mm,热轧终轧温度320℃;
(4)在冷轧机上将热轧板轧至成品厚度1.0mm;
(5)将经步骤(4)处理的材料经清洗、矫直、切边;
(6)将经步骤(5)处理后的带材放在退火炉进行成品退火,退火温度340℃,保温时间根据卷重而定,最终制成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带材。
经该方法制得的铝合金带材的抗拉强度为100MPa,屈服强度达到60MPa,制耳率为2.5%。
实施例2
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带材,其组成成分为:Si 0.2wt%,Fe 0.5wt%,Cu 0.10wt%,Mn 1.10wt%,Mg 0.04wt%,Ti 0.02wt%,Fe/Si=2.5,余量为Al。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带材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按铝合金带材的成分,将铝合金原料经熔炼、精炼、在线除渣除气后半连续铸造成铝合金扁锭;
(2)扁锭经锯切、铣面后,进行600℃并保温8小时的均匀化热处理,然后以20℃/小时的速度降温至热轧开轧温度510℃;
(3)然后出炉热轧,热轧厚度5.0mm,热轧终轧温度340℃;
(4)在冷轧机上将热轧板轧至成品厚度1.5mm;
(5)将经步骤(4)处理的材料经清洗、矫直、切边;
(6)将经步骤(5)处理后的带材放在退火炉进行成品退火,退火温度380℃,保温时间根据卷重而定,最终制成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带材。
经该方法制得的铝合金带材的抗拉强度为110MPa,屈服强度达到50MPa,制耳率为1.5%。
实施例3
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带材,其组成成分为:Si 0.2wt%,Fe 0.6wt%,Cu 0.12wt%,Mn 1.15wt%,Mg 0.01wt%,Ti 0.03wt%,Fe/Si=3,余量为Al。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带材的方法,具体步骤为:
(1)按铝合金带材的成分,将铝合金原料经熔炼、精炼、在线除渣除气后半连续铸造成铝合金扁锭;
(2)扁锭经锯切、铣面后,进行620℃并保温10小时的均匀化热处理,然后以20℃/小时的速度降温至热轧开轧温度510℃;
(3)然后出炉热轧,热轧厚度8.0mm,热轧终轧温度360℃;
(4)在冷轧机上将热轧板轧至成品厚度2.0mm;
(5)将经步骤(4)处理的材料经清洗、矫直、切边;
(6)将经步骤(5)处理后的带材放在退火炉进行成品退火,退火温度400℃,保温时间根据卷重而定,最终制成一种动力电池壳用铝合金带材。
经该方法制得的铝合金带材的抗拉强度为120MPa,屈服强度达到40MPa,制耳率为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