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Y-Fe基稀土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28257发布日期:2018-06-30 09:21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Y-Fe基稀土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Y-Fe基稀土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氢能系统主要包括制氢、储氢、输氢和氢的利用技术等。实现氢能经济的关键技术除了开发廉价而高效的制氢技术,另一个问题是开发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到目前为止,储氢可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有:液氢储存、高压氢气储存、活性炭吸附储存、碳纤维和碳纳米管储存、玻璃微球储存、地下岩洞储存等。化学方法有:金属氢化物储存、有机液态氢化物储存、无机物储存、铁磁性材料储存等。其中,金属氢化物储氢是目前研究较多、较有前途的一种储氢方法。自上世纪60年代储氢合金发现以来,已报导的储氢合金种类和数量繁多,但应用性能较好的主要有稀土系储氢合金、AB型钛基储氢合金、V基固溶体型储氢合金、Mg基储氢合金、AB2型Laves相Ti系储氢合金。

稀土系储氢合金的类型主要有AB5型、AB3、A2B7和A5B19型,这些合金主要为Ni基合金,由于今年Ni价格波动较大,使其在大规模储氢应用中受到限制。因此,开发非镍基稀土储氢合金有望减少Ni价格波动的影响,加大稀土储氢合金的应用。

另外,储氢合金还可用于氢气的提纯和回收,它可将氢气提纯到很高的纯度。例如,采用吸氢合金,可以以很低的成本获得纯度高于99.9999%的超纯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Y-Fe基稀土储氢材料,该储氢材料可在较低的温度200~400℃下活化,储氢性能较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Y-Fe基稀土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Y-Fe基稀土储氢材料,该储氢材料的成分组成为Y1-xMxFe3-yNy,其中0≤x≤0.5,0≤y≤1.5,M为La、Ce、Pr、Nd、Sm、Gd、Zr、Ti、Mg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N为Ni、Co、Al、Mn、Ca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其中,x优选为0≤x≤0.4。

一种所述Y-Fe基稀土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备料:按照化学组成成分分别称量纯金属或其合金,将上述原材料洁净处理后,进行烘烤除气;

(2)熔炼:采用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或真空电弧炉熔炼;

(3)浇注:采用水冷模浇注或真空吸铸的方法,快速凝固得到铸锭;

(4)铸锭在氩气气氛保护下破碎,筛选得到小于30~400目的合金颗粒。

在所述步骤(2)中,熔炼温度为1600~1800℃,合金完全熔化后,再精炼10~30分钟。

在所述步骤(3)中,浇注温度为1550~1750℃。

所述步骤(4)中所得铸锭进一步进行退火热处理,合金置于真空或保护气体氛围的容器中,退火温度为700~1300℃,退火时间为12~72小时。

所述合金颗粒的相结构为AB2型、AB3型、A6B23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储氢材料的使用方法是: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200~400℃,活化30至60分钟,之后冷却至工作温度进行吸氢,工作温度为室温至200℃。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的稀土储氢材料活化温度低,吸氢速率快。该储氢材料经活化后在100s即可达到吸氢平衡,其稳定吸氢容量在1.4-2.0wt.%。该储氢材料适用于能量存储、氢气净化等多个领域。较La-Ni系储氢材料,Fe的价格波动比Ni小,材料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铸态YFe3合金XRD衍射图谱。

图2为实施例1中铸态YFe3合金吸氢动力学曲线。

图3为实施例2中铸态YFe3合金在1100℃退火72小时后的吸氢动力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首先,按照化学组成成分Y1-xMxFe3-yNy进行备料,其中0≤x≤0.5、0≤y≤1.5,M为La、Ce、Pr、Nd、Sm、Gd、Zr、Ti、Mg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N为Ni、Co、Al、Mn、Ca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然后将上述原材料除油、去脂、洗涤洁净后置于坩埚中烘烤除气半小时以上,采用真空中频感应熔炼炉或真空电弧炉中熔炼,采用水冷模浇注或真空吸铸的方法,快速凝固得到铸锭。铸锭在氩气气氛保护下破碎,筛选得到小于30~400目的颗粒,即为本发明的Y-Fe基稀土储氢合金。材料在使用时,需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200~400℃,活化30至60分钟,之后冷却至工作温度进行吸氢,工作温度为室温至200℃。

本发明的Y-Fe基稀土储氢材料,为得到均匀单一的相结构,将快速凝固所得铸锭进行退火热处理,铸锭在氩气气氛保护下退火,合金退火温度为700~1300℃,退火时间为12~72小时。

实施例1

原材料采用Y(纯度≥99.6%),Fe(纯度≥99.5%),化学组成成分为YFe3。合金采用中真空中频感应炉,当熔炼温度达到1600~1800℃时,合金完全熔化后,再精炼10~30分钟。采用水冷模浇注,快速凝固得到铸锭,浇注温度为1550~1750℃;铸锭在氩气气氛保护下破碎,筛选得到小于30~400目的合金颗粒;合金颗粒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300℃,活化60分钟,之后冷却至25℃进行吸氢。实验结果表明合金为多相结构,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合金为多相结构,含有AB2(MgCu2型)、AB3(PuNi3型)和A6B23(Th6Mn23型)结构,主相结构为A6B23,同时还含有AB3第二相,以及部分AB2相;合金吸氢动力学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实施例2

原材料采用Y(纯度≥99.6%),Fe(纯度≥99.5%),化学组成成分为YFe3。合金采用中真空中频感应炉,当熔炼温度达到1600~1800℃时,合金完全熔化后,再精炼10~30分钟。采用水冷模浇注,快速凝固得到铸锭,浇注温度为1550~1750℃;铸锭在氩气氛围保护下退火,退火温度为1100℃,退火时间为72小时;合金在氩气气氛保护下破碎,筛选得到小于30~400目的合金颗粒;合金颗粒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300℃,活化60分钟,之后冷却至25℃进行吸氢。合金吸氢动力学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合金为多相结构,含有AB2(MgCu2型)、AB3(PuNi3型)和A6B23(Th6Mn23型)结构,主相结构为AB3,同时还含有A6B23第二相,以及部分AB2相。

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合金中AB3相含量更高,退火后的合金初始吸氢量更高,合金吸氢稳定性更好。

实施例3

原材料采用Y(纯度≥99.6%),Sm(纯度≥99.0%),Fe(纯度≥99.5%),化学组成成分为Y0.65Ce0.35Fe3。合金采用中真空中频感应炉,当熔炼温度达到1600~1800℃时,合金完全熔化后,再精炼10~30分钟。采用水冷模浇注,快速凝固得到铸锭,浇注温度为1550~1750℃;铸锭在氩气氛围保护下退火,退火温度为1200℃,退火时间为108小时;铸锭在氩气气氛保护下破碎,筛选得到小于30~400目的合金颗粒;合金颗粒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250℃,活化60分钟,之后冷却至25℃进行吸氢。实验结果表明,合金为多相结构,含有AB2(MgCu2型)、AB3(PuNi3型)和A6B23(Th6Mn23型)结构,主相结构为AB3。合金初始吸氢量为1.6wt.%,100秒达到吸氢平衡,稳定吸氢容量为1.46wt.%。

实施例4

原材料采用Y(纯度≥99.6%),Sm(纯度≥99.0%),Fe(纯度≥99.5%),Ni(纯度≥99.3%),化学组成成分为Y0.65Sm0.35Fe2.85Ni0.15。合金采用中真空中频感应炉,当熔炼温度达到1600~1800℃时,合金完全熔化后,再精炼10~30分钟。采用水冷模浇注,快速凝固得到铸锭,浇注温度为1550~1750℃;铸锭在氩气氛围保护下退火,退火温度为1200℃,退火时间为108小时;铸锭在氩气气氛保护下破碎,筛选得到小于30~400目的合金颗粒;合金颗粒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250℃,活化60分钟,之后冷却至25℃进行吸氢。实验结果表明,合金为多相结构,含有AB2(MgCu2型)、AB3(PuNi3型)和A6B23(Th6Mn23型)结构,主相结构为AB3。合金初始吸氢量为1.67wt.%,80秒达到吸氢平衡,稳定吸氢容量为1.5wt.%。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