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拆式打磨系统的平面自动散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3144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工件表面打磨技术,具体是具有可拆式打磨系统的平面自动散打机。



背景技术:

对于平面金属工件表面的打磨,一直以来业界主要是采用手工打磨,布置产线工人手持电动或气动散打机,操作手持散打机在平面金属工件表面来回移动进行手动打磨。以纯手工操作的方式打磨,效率低、精度差,容易导致平面金属工件表面失平,甚至导致工件的壁厚工差失准,而且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采用具有散打机头的自动化装置代替人工来进行平面金属工件表面的打磨。但是散打机头属于消耗件,随着加工量增加,其有效性被逐渐消耗,因而需要对其进行拆换方可保证加工质量。通常此类自动化装置的散打机头都是直接固定在机台上的,由于机台空间的局限,不便于拆换和维修散打机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中不便于拆换和维修散打机头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可拆式打磨系统的平面自动散打机,可以将散打机头翻转到机台外部,使其拆换和维修不受机台空间的局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具有可拆式打磨系统的平面自动散打机,包括机台、加工平台、打磨系统;

加工平台设于机台上,用于输送和放置待加工的工件;

打磨系统跨设于加工平台上方,其具有与机台连接的支架,支架顶部具有盖板,盖板后沿与支架通过铰链连接,盖板的前沿与支架可拆连接,盖板的底部设有位于加工平台上方的散打机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打磨系统还设有与散打机头配合的弹性支架,弹性支架固定在盖板底面,散打机头的顶部与弹性支架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采用螺栓将盖板的前沿固定在支架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的,所述的散打机头为气动散打机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可选的,所述的散打机头为电动散打机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可拆式打磨系统的平面自动散打机主要的积极效果在于,可以将散打机头翻转到机台外部,使其拆换和维修不受机台空间的局限。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具有可拆式打磨系统的平面自动散打机,包括机台1、加工平台2、打磨系统3;

加工平台2设于机台1上,用于输送和放置待加工的工件;

打磨系统3跨设于加工平台2上方,其具有与机台1连接的支架31,支架31顶部具有盖板32,盖板32后沿与支架31通过铰链35连接,盖板32的前沿与支架31可拆连接,盖板32的底部设有位于加工平台上方2的散打机头33。

本实用新型新型在正常开机运行时,盖板32锁定在支架31的顶部,以保证散打机头33稳定运行;需要拆换和维修时,解除盖板32的锁定,将其向上翻起,则散打机头33被翻转到机台1外部,其拆换和维修不再受机台空间的局限,拆换和维修完毕后再将盖板32恢复原状重新锁定在支架31上,随即可重新开机。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打磨系统3还设有与散打机头33配合的弹性支架34,弹性支架34固定在盖板32底面,散打机头33的顶部与弹性支架34连接。

在较佳的实施方式中,盖板32的前沿与支架31可拆连接之方式,可选用螺栓连接,采用螺栓36将盖板32的前沿固定在支架31上。

在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散打机头33可以为气动散打机头,也可以为电动散打机头。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结构和原理获得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