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粒流抛光圆柱内孔表面的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磨粒流抛光圆柱内孔表面的夹具,该夹具主要由上夹具,中夹具,下夹具组成。上夹具上端设有大通道磨料进料口,下端为凹孔状与中夹具上端的凸台相契合,中夹具上端凸台内设4个小通道进料口,且大通道进料口直径大小必须能容下4个小通道进料口;中夹具尾部为锥台状,增加中间夹具稳定性,锥台内部设有磨料汇聚通道,将各部分流出的磨料聚集到中夹具底端的磨料汇聚流出孔,便于收集;下夹具上端设有与中夹具配套的锥台孔以及磨料汇聚通道;上夹具底部及下夹具上端带有一环形圈与中夹具的环形卡槽相连接;同时在上夹具与中夹具,及中夹具与下夹具之间各装有橡胶密封圈。该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各种圆柱内孔表面的抛光,且安装方便成本低。
【专利说明】
一种磨粒流抛光圆柱内孔表面的夹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磨粒流抛光圆柱内孔表面的夹具。
【背景技术】
[0002]磨粒流加工具有精确性、稳定性和灵活性,广泛用于汽车业和各种生产制造业,它最根本的优点是:可以通达零件复杂而难以进入的部位;抛光表面均匀、完整;批量零件的加工效果重复一致,这些加工特点使零件性能得到改善,寿命延长,同时减免繁杂的手工劳动,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如汽车进气管,手工抛光其内表面时,只能先切割开,抛光后再焊接起来,而用磨粒流加工方法,不需要切割打开就可以完成内表面抛光,该工艺已广泛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精加工:进排气管、进气门、增压腔、喷油器、喷油嘴、气缸头、涡轮壳体和叶片、花键、齿轮、制动器等,然而,目前的磨粒流抛光机床结构复杂,成本高,对于一般的企业来说难以承受,因其价格昂贵,这就阻碍了磨粒流抛光技术的发展。
[0003]如若用抛光机床抛光工件,会导致工件的微变形,影响精密仪器的使用,且价格也很昂贵。
[0004]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磨粒流抛光圆柱内孔表面的夹具,该夹具能有效解决在磨粒流抛光圆柱形工件内表面的加工过程中能有效全面的抛光以及不导致工件微变形的可能。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和使用简单、合理,成本低,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的一种磨粒流抛光圆柱内孔表面的夹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夹具主要由上夹具,中夹具,下夹具组成;其中上夹具与下夹具整体为扁圆柱状,中夹具上端为凸台状,中间为扁圆柱状,尾部为锥台状,且3个扁圆柱外径大小一致。上夹具上端设有大通道磨料进料口,下端为凹孔状与中夹具上端的凸台相契合,中夹具上端凸台内设4个小通道进料口,且大通道进料口直径大小必须能容下4个小通道进料口。中夹具尾部为锥台状,增加中间夹具稳定性,锥台内部设有磨料汇聚通道,将各部分流出的磨料聚集到中夹具底端的磨料汇聚流出孔,便于收集;下夹具上端设有与中夹具配套的锥台孔以及磨料汇聚通道。上夹具底部及下夹具上端带有一环形圈与中夹具的环形卡槽相连接。
[0007]所述在上夹具与中夹具,及中夹具与下夹具之间各装有橡胶密封圈,增加其密封性。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由上夹具、中夹具、下夹具组成,上夹具进料口直径略大于中夹具上端凸台的4个小通道进料口,使磨料均匀的抛光每个小孔,上夹具的下端设有凹孔状与中夹具上端的凸台配合使用,减少磨料泄露的可能;中夹具的下端设有锥形台,锥台内部设有磨料汇聚通道,将各部分流出的磨料聚集到中夹具底端的磨料汇聚流出孔,便于收集;下夹具内部设有与中夹具配套的锥台孔以及磨料汇聚通道;上夹具下端和下夹具的上端设有环形圈与中夹具的上下端的环形卡槽配套使用,可以防止夹具发生相对位移,使磨料泄露;本夹具还可根据需要扩展成对多个工件同时进行加工。
【附图说明】
[0009]图1装配图
[0010]图2上夹具的剖面图
[0011]图3中夹具半剖视图
[0012]图4下夹具半剖视图
[0013]1、上夹具,2、橡胶密封圈,3、小通道进料口,4、环形卡槽,5、中夹具,6、环形圈,7、下夹具,8、大通道进料口,9、凹孔,10、凸台,11、磨料汇聚流出孔,12、磨料汇聚流出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通过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
[0015]实施例:
[0016]—种磨粒流抛光圆柱内孔表面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夹具主要由上夹具,中夹具,下夹具组成;其中上夹具与下夹具整体为扁圆柱状,中夹具上端为凸台状,中间为扁圆柱状,尾部为锥台状,且3个扁圆柱外径大小一致。上夹具上端设有大通道磨料进料口,下端为凹孔状与中夹具上端的凸台相契合,中夹具上端凸台内设4个小通道进料口,且大通道进料口直径大小必须能容下4个小通道进料口。中夹具尾部为锥台状,增加中间夹具稳定性,锥台内部设有磨料汇聚通道,将各部分流出的磨料聚集到中夹具底端的磨料汇聚流出孔,便于收集;下夹具上端设有与中夹具配套的锥台孔以及磨料汇聚通道。上夹具底部及下夹具上端带有一环形圈与中夹具的环形卡槽相连接;同时在上夹具与中夹具,及中夹具与下夹具之间各装有橡胶密封圈,增加其密封性。
[0017]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和替换,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主权项】
1.一种磨粒流抛光圆柱内孔表面的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夹具主要由上夹具,中夹具,下夹具组成;其中上夹具与下夹具整体为扁圆柱状,中夹具上端为凸台状,中间为扁圆柱状,尾部为锥台状,且3个扁圆柱外径大小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粒流抛光圆柱内孔表面的夹具,其特征在于:上夹具上端设有大通道磨料进料口,下端为凹孔状与中夹具上端的凸台相契合,中夹具上端凸台内设4个小通道进料口,且大通道进料口直径大小必须能容下4个小通道进料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粒流抛光圆柱内孔表面的夹具,其特征在于:中夹具尾部为锥台状,增加中间夹具稳定性,锥台内部设有磨料汇聚通道,将各部分流出的磨料聚集到中夹具底端的磨料汇聚流出孔,便于收集;下夹具上端设有与中夹具配套的锥台孔以及磨料汇聚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粒流抛光圆柱内孔表面的夹具,其特征在于:上夹具底部及下夹具上端带有一环形圈与中夹具的环形卡槽相连接;同时在上夹具与中夹具,及中夹具与下夹具之间各装有橡胶密封圈,增加其密封性。
【文档编号】B24B41/06GK205703746SQ201620552253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2日
【发明人】李俊烨, 卫丽丽, 周曾炜, 张心明, 王淑坤, 李学光, 许颖, 徐成宇
【申请人】长春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