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稳定堆码捆扎的压铸锌合金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84338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稳定堆码捆扎的压铸锌合金锭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锌合金锭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能够稳定堆码捆扎的压铸锌合金锭。



背景技术:

压铸锌合金是以锌为基础加入其它元素组成的合金。常加的合金元素有铝、铜、镁等。压铸锌合金熔点低,流动性好,易熔焊,钎焊和塑性加工,在大气中耐腐蚀,残废料便于回收和重熔;熔融法制备,压铸或压力加工成材。压铸锌合金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装饰方面,如家具配件、建筑装饰、浴室配件、灯饰零件、玩具、领带夹、皮带扣、各种金属饰扣等。

现有压铸锌合金锭的形状一般为长方体,且仅在顶面中心开设一个供捆扎带穿过的纵向凹槽;由于压铸锌合金锭之间没有互相卡主,堆垛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散掉,很可能会因此发生意外事故,非常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堆码捆扎的压铸锌合金锭,保证堆码稳定可靠,堆垛不会散掉,运输安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稳定堆码捆扎的压铸锌合金锭,其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锌合金锭本体,所述锌合金锭本体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四个用于稳定堆码的卡脚,同一端的两个卡脚之间形成供机械手夹持和捆扎带穿过的竖向凹槽,所述卡脚的顶端从锌合金锭本体的顶面凸出,所述锌合金锭本体的顶面中心设置有一个用于稳定堆码的纵向卡槽,所述锌合金锭本体的顶面两边对称设置有多个供捆扎带穿过的纵向凹槽。

进一步的,上述卡脚凸出部分的内侧面倾斜度与纵向卡槽的侧面倾斜度相等。

进一步的,上述卡脚凸出部分的高度值小于或等于纵向卡槽的深度值。

进一步的,上述锌合金锭本体的四个侧面均为倾斜面,所述锌合金锭本体的顶面长度值和宽度值分别小于底面的长度值和宽度值。

进一步的,上述卡脚的周侧面与锌合金锭本体的周侧面圆滑过渡。

进一步的,上述纵向卡槽的深度值比纵向凹槽的深度值大。

进一步的,上述纵向卡槽的左右侧面与锌合金锭本体的前后侧面圆滑过渡。

进一步的,上述纵向凹槽的左右侧面与锌合金锭本体的前后侧面圆滑过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锌合金锭本体上设置了卡脚和卡槽,使压铸锌合金锭堆码时相互卡住,保证堆码稳定可靠,堆垛不会散掉,运输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圆滑过渡的立体图;

图7为三块压铸锌合金锭之间的配合示意图;

图8为压铸锌合金锭的堆码捆扎示意图。

图中:

100-锌合金锭本体;110-卡脚;120-竖向卡槽;130-纵向卡槽;140-纵向凹槽;200-捆扎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5所示,一种能够稳定堆码捆扎的压铸锌合金锭,其包括呈长方体形状的锌合金锭本体100,所述锌合金锭本体100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四个用于稳定堆码的卡脚110,同一端的两个卡脚110之间形成供机械手夹持和捆扎带200穿过的竖向凹槽120,所述卡脚110的顶端从锌合金锭本体100的顶面凸出,所述锌合金锭本体100的顶面中心设置有一个用于稳定堆码的纵向卡槽130,所述锌合金锭本体100的顶面两边对称设置有多个供捆扎带200穿过的纵向凹槽140。

为了使压铸锌合金锭堆码时更稳定,所述卡脚110凸出部分的内侧面倾斜度可以与纵向卡槽130的侧面倾斜度相等,所述卡脚110凸出部分的高度值小于或等于纵向卡槽130的深度值,使两块顶面相对的压铸锌合金锭的一端卡脚110能够完全卡住对方的纵向卡槽130的一侧面,同时增大了两块顶面相对的压铸锌合金锭之间的接触面积,如图7~8所示。

为了使压铸锌合金锭制作时容易脱模,所述锌合金锭本体100的四个侧面均为倾斜面,所述锌合金锭本体100的顶面长度值和宽度值分别小于底面的长度值和宽度值,即锌合金锭本体100的形状由长方体变成梯形体。

为了避免压铸锌合金锭出现缺陷,如图6所示,所述卡脚110的周侧面与锌合金锭本体100的周侧面圆滑过渡,所述纵向卡槽130的左右侧面与锌合金锭本体100的前后侧面圆滑过渡,所述纵向凹槽140的左右侧面与锌合金锭本体100的前后侧面圆滑过渡。其中,所述纵向卡槽130的深度值可以比纵向凹槽140的深度值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