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包枪,具体为一种烘包枪的燃烧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烘包枪燃烧系统包括铝液包,所述铝液包的顶部设有烘包盖,所述烘包盖位于铝液包的上方,所述烘包盖上设有贯穿烘包盖的天然气管道,所述天然气管道伸入铝液包内,所述天然气管道上连接有空气管道,所述空气管道与风机连接,其主要是直接利用风机吹风,即利用风机吹出来的空气与天然气混合燃烧。该种燃烧系统具有如下不足:风机吹出来的空气未经任何处理,温度只有常温,直接进入铝液包,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燃烧充分和能耗低的烘包枪的燃烧预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烘包枪的燃烧预热装置,包括铝液包,所述铝液包的顶部设有烘包盖,所述烘包盖位于铝液包的上方,所述烘包盖上设有贯穿烘包盖的天然气管道,所述天然气管道伸入铝液包内,所述烘包盖的上表面设有预热机构,所述烘包盖上设有与预热机构连通的热气入口,和与天然气管道相配合的枪嘴。本实用新型烘包枪的燃烧预热装置通过在烘包盖的上表面设置预热机构,使风机吹出来的空气经预热机构预热后再与天然气混合,使空气与天然气接触时温度随烘包时间不断升高,使燃烧更为充分;而且由于空气与天然气接触时温度随烘包时间不断升高,有效利用铝液包内排出的热气,大大减少能耗。
进一步地,所述预热机构包括预热筒体,所述预热筒体的底部与烘包盖密封连接,所述预热筒体的顶部设有预热筒盖,所述预热筒体内设有S形管道,所述预热筒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S形管道密封连接的进口和出口,所述S形管道的一端伸出预热筒盖上的进口与风机连接,另一端伸出预热筒盖上的出口与天然气管道连接。所述预热机构主要由预热筒体、预热筒盖以及设置在预热筒体内的S形管道构成,其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制作时先在预热筒盖上加工好与S形管道相配合的进口和出口通孔,然后将S形管道从预热筒体的底部装入预热筒体内,最后将预热筒体与烘包盖密封连接即可,制作方便;预热机构中预热筒体、预热筒盖以及S形管道均是常规零部件,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风机吹出来的空气经S形管道被预热筒体内的热气加热后再与天然气混合,使空气与天然气接触时温度随烘包时间不断升高,使燃烧更为充分;由于空气与天然气接触时温度随烘包时间不断升高,有效利用铝液包内排出的热气,大大减少能耗。
进一步地,所述预热筒盖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连接有出气管。所述铝液包的热气由烘包盖上设置的热气入口进入预热筒体内,经S形管道后由位于预热筒盖上的出气口处设置的出气管流出,在热气从下部向上运行的过程中,起到对S形管道内的空气预热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预热筒体内设有隔板,所述热气入口和出气口分别置于隔板的两侧。隔板的设置,用于将热气入口和出气口分隔在隔板的两侧,使热气在预热筒体内逗留的时间变长,有效提升了加热效果,确保到达天然气管口的空气温度随烘包时间不断升高。
本实用新型烘包枪的燃烧预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第一、结构简单,在所述烘包盖的上表面设置预热机构,而且预热机构主要由预热筒体、预热筒盖以及设置在预热筒体内的S形管道构成,其零部件少,结构简单;
第二、制作方便,制作时先在预热筒盖上加工好与S形管道相配合的进口和出口通孔,然后将S形管道从预热筒体的底部装入预热筒体内,最后将预热筒体与烘包盖密封连接即可,制作方便;
第三、成本低,预热机构中预热筒体、预热筒盖以及S形管道均是常规零部件,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
第四、燃烧充分,风机吹出来的空气经S形管道被预热筒体内的热气加热后再与天然气混合,使空气与天然气接触时温度随烘包时间不断升高,使燃烧更为充分;
第五、能耗低,由于空气与天然气接触时温度随烘包时间不断升高,有效利用铝液包内排出的热气,大大减少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烘包枪的燃烧预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预热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烘包枪的燃烧预热装置,包括铝液包1,所述铝液包1的顶部设有烘包盖9,所述烘包盖9位于铝液包1的上方,所述烘包盖9上设有贯穿烘包盖9的天然气管道4,所述天然气管道4伸入铝液包1内,所述烘包盖9的上表面设有预热机构,所述烘包盖9上设有与预热机构连通的热气入口8,和与天然气管道4相配合的枪嘴7。本实用新型烘包枪的燃烧预热装置通过在烘包盖9的上表面设置预热机构,使风机吹出来的空气经预热机构预热后再与天然气混合,使空气与天然气接触时温度随烘包时间不断升高,使燃烧更为充分;而且由于空气与天然气接触时温度随烘包时间不断升高,有效利用铝液包1内排出的热气,大大减少能耗。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预热机构包括预热筒体2和预热筒盖5,所述预热筒体2和预热筒盖5组成筒底为空的预热筒,所述预热筒体2的底部与烘包盖9密封连接,所述预热筒体2的顶部设有预热筒盖5,所述预热筒体2内设有用于流通空气的S形管道6,所述预热筒盖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S形管道6密封连接的进口和出口,所述S形管道6的一端伸出预热筒盖5上的进口与风机连接,另一端伸出预热筒盖5上的出口与天然气管道4连接。所述预热机构主要由预热筒体2、预热筒盖5以及设置在预热筒体2内的S形管道6构成,其零部件少,结构简单;制作时先在预热筒盖5上加工好与S形管道6相配合的进口和出口通孔,然后将S形管道6从预热筒体2的底部装入预热筒体2内,最后将预热筒体2与烘包盖9密封连接即可,制作方便;预热机构中预热筒体2、预热筒盖5以及S形管道6均是常规零部件,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风机吹出来的空气经S形管道6被预热筒体2内的热气加热后再与天然气混合,使空气与天然气接触时温度随烘包时间不断升高,使燃烧更为充分;由于空气与天然气接触时温度随烘包时间不断升高,有效利用铝液包1内排出的热气,大大减少能耗。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预热筒盖5上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处连接有出气管3。所述铝液包1的热气由烘包盖9上设置的热气入口8进入预热筒体2内,经S形管道6后由位于预热筒盖5上的出气口处设置的出气管3流出,在热气从下部向上运行的过程中,起到对S形管道6内的空气预热的作用。所述预热筒体2内设有隔板10,所述热气入口8和出气管3分别置于隔板10的两侧。隔板10的设置,用于将热气入口8和出气口分隔在隔板10的两侧,使热气在预热筒体2内逗留的时间变长,有效提升了加热效果,确保到达天然气管口的空气温度随烘包时间不断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