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风电底座的便携起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3059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用于风电底座的便携起模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模系统,尤其是一种用于风电底座的便携起模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风电底座的加工过程中,尤其是在芯盒造型完成后,整体活块不易从砂模中取出,而且在取出整体活块的过程中,常常会导致整体活块或砂模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且完整无损地从砂模中取出整体活块的起模系统。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风电底座的便携起模系统,包括支撑子系统和起模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包括起模垫片、支撑杆以及垫块;起模子系统包括预埋螺母、起模螺栓以及预埋套筒;起模垫片和垫块分别安装在支撑杆的两端,且起模垫片与垫块相平行;预埋螺母和预埋套筒用于预设于整体活块内;垫块位于预埋套筒内,并可沿预埋套筒上下滑动;起模螺栓用于插入整体活块并与预埋螺母相旋合,且起模螺栓的下端支撑于垫块上。

采用支撑子系统和起模子系统分别实现支撑和起模作用,使得整体活块能够平稳地从砂模中取出;采用截面积较大的起模垫片能够在力传递后通过起模垫片对砂模产生较小的压力,并且在砂模本身抗压强度内,不会对砂模产生破坏,保证砂模的完整性;采用整体活块内预设预埋螺母,能够使整体活块平稳取出,降低对整体活块的损坏,延长整体活块的使用寿命;采用预埋套筒能够方便垫块上下滑动,避免损坏整体活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方案,起模垫片为方形钢片,且起模垫片的厚度为5~8mm。采用5~8mm厚的方形钢片具有较为平稳的支撑反作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方案,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支撑在起模垫片和垫块的中心处。采用中心处支撑能够确保具有较好的支撑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1)采用支撑子系统和起模子系统分别实现支撑和起模作用,使得整体活块能够平稳地从砂模中取出;(2)采用截面积较大的起模垫片能够在力传递后通过起模垫片对砂模产生较小的压力,并且在砂模本身抗压强度内,不会对砂模产生破坏,保证砂模的完整性;(3)采用整体活块内预设预埋螺母,能够使整体活块平稳取出,降低对整体活块的损坏,延长整体活块的使用寿命;(4)采用预埋套筒能够方便垫块上下滑动,避免损坏整体活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起模垫片,2、支撑杆,3、垫块,4、起模螺栓,5、预埋螺母,6、砂模,7、整体活块,8、预埋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风电底座的便携起模系统包括:支撑子系统和起模子系统。

其中,支撑子系统包括起模垫片1、支撑杆2以及垫块3;起模子系统包括预埋螺母5、起模螺栓4以及预埋套筒8;起模垫片1和垫块3分别安装在支撑杆2的两端,且起模垫片1与垫块3相平行;预埋螺母5和预埋套筒8用于预设于整体活块7内;垫块3位于预埋套筒8内,并可沿预埋套筒8上下滑动;起模螺栓4用于插入整体活块7并与预埋螺母5相旋合,且起模螺栓4的下端支撑于垫块3上。

本实用新型的起模系统在制作时,起模垫片1和垫块3通过支撑杆2焊接为一体,垫块3可以在预埋套筒8中上下滑动;预埋螺母5和预埋套筒8事先固定在整体活块7内部,支撑杆2通过预埋螺母5旋进顶到垫块3上。

本实用新型的起模系统在使用时,拿套筒或扳手夹紧起模螺栓4的螺栓头,从而旋进对前方的垫块3进行挤压,挤压力再通过垫块3、支撑杆2以及起模垫片1传递到砂模6,再反作用于整体活块7使整体活块7与砂模6脱离,该起模系统预装4套可保证整体活块7受力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起模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安全无风险。预装4套多点同时进行,避免砂模芯头损坏影响铸件壁厚及精度;起模垫片1截面积大,力传递后通过起模垫片1对砂模6产生的压力很小并且在砂模6本身抗压强度内,不会对砂模6产生破坏,保证砂模6的完整性;整体活块7可以顺利取出降低对整体活块7的损坏,延长整体活块7的使用寿命。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