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失重法滚珠制造装置及其操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45943阅读:7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真空失重法滚珠制造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现代机械大批量使用轴承滚珠结构,造成现代机械磨损最大的原因之一就是滚珠不是很圆。导致机械磨损,加速机械报废。在中国优质滚珠还依靠进口,不能自主独立制造。

现今滚珠应用于机械轴承非常普遍,目的是减少机械轴承磨损以及增加轴承传动效率。滚珠应用于各种转动机械部件。现在滚珠制造普遍还是以压制和打磨技术为主。但是这种方法制造的滚珠还不是真正的几何纯圆球状。仍然加速了机械的磨损,加快了机械老化。

真空失重法制造滚珠依靠液体在真空与之中状态下呈现几何圆球形状原理,将金属液在真空状态下冷却,制成钢珠。克服了工艺复杂,设备造价高,产品平整度不高的缺点。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工艺复杂,设备造价高,所产产品平整度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真空失重法滚珠制造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利用在真空状态下,所有液滴呈圆球状态制造纯圆球滚珠。由计算机控制滚珠金属液需求量在金属液滴控制器按量滴入,在真空仓内冷凝锻造,经过缓冲装置最终造成产品。该技术可以制造纯圆球状滚珠。在机械轴承中可以大大减少轴承磨损。该技术可以制造优质小型滚珠。比以往压制工艺提高了制造速度以及产品质量。

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真空失重法滚珠制造装置,包括金属液滴入器1、金属液滴入口2、玻璃冷凝管3、压力监测器4、真空泵5、成型滚珠缓冲口6、缓冲液筒7、回流水管8、滚珠水流混合下落口9、回流水泵10、成型滚珠滑槽11、液位计12、缓冲液收集槽13、支架14;

金属液滴入器1和金属液滴入口2之间为螺口旋接;金属液滴入口2和玻璃冷凝管3之间为橡胶密封连接;各个玻璃冷凝管3之间均为橡胶密封连接;玻璃冷凝管3和压力监测器4之间为橡胶密封连接;玻璃冷凝管3和真空泵5之间为橡胶密封连接;成型滚珠缓冲口6和玻璃冷凝管3之间为橡胶密封连接,与缓冲液筒7之间为螺口旋接(成型滚珠缓冲口6即先与缓冲液筒7连接之后与玻璃冷凝管3连接);缓冲液筒7和滚珠水流混合下落口9之间为螺口旋接;缓冲液筒7和回流水管8和液位计12之间均为橡胶密封连接;滚珠水流混合下落口9和缓冲液收集槽13之间为搭接;缓冲液收集槽13和支架14之间为焊接;缓冲液收集槽13和成型滚珠滑槽11之间为搭接,以便更换。

进一步,所述金属液滴入2用以二次控制金属液滴入量以便控制钢珠大小,第一次计量控制在于计算机控制滴入压力。

进一步,所述成型滚珠缓冲口6根据制造钢珠大小确定,为网状结构软网。

进一步,所述滚珠水流混合下落口9根据制造钢珠大小确定,现状为漏斗状,用以稳定下落被缓冲液包裹的金属滚珠。

进一步,所述玻璃冷凝管3根据制造滚珠大小冷却下落时间来控制管长,材质为钢液玻璃。

真空失重法滚珠制造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金属液体从上端金属液滴入器滴入,在滴入时有计算机控制滴入量以便控制钢珠大小。控制大小主要由金属液滴入口控制,滴下的钢液进入真空失重玻璃冷凝管冷却成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凝基本成型后从成型钢珠缓冲口落入缓冲液保护筒;然后与保护液一并从滚珠水流混合下落口落入缓冲收集槽,钢珠落入成型滚珠滑槽,流下的保护也由水位计监测再将到护具汇入计算机从收集槽将多余的保护液回流到保护液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安装该装置将会减少制造费用,简化制造流程工艺;

(2)使用该工艺可以简化制造工艺,制造圆整度更高的滚珠。不仅节省制造成本,而且制造了更加符合工艺要求的机械部件;

(3)对比现有的压制打磨技术,此工艺制造的滚珠股圆整度要远高于传统技术制造的滚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真空失重法滚珠制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真空失重法滚珠制造装置,包括金属液滴入器1、金属液滴入口2、玻璃冷凝管3、压力监测器4、真空泵5、成型滚珠缓冲口6、缓冲液筒7、回流水管8、滚珠水流混合下落口9、回流水泵10、成型滚珠滑槽11、液位计12、缓冲液收集槽13、支架14。

金属液滴入器1和金属液滴入口2之间为螺口旋接;金属液滴入口2和玻璃冷凝管3之间为橡胶密封连接;各个玻璃冷凝管3之间均为橡胶密封连接;玻璃冷凝管3和压力监测器4之间为橡胶密封连接;玻璃冷凝管3和真空泵5之间为橡胶密封连接;成型滚珠缓冲口6和玻璃冷凝管3之间为橡胶密封连接,与缓冲液筒7之间为螺口旋接(成型滚珠缓冲口6即先与缓冲液筒7连接之后与玻璃冷凝管3连接);缓冲液筒7和滚珠水流混合下落口9之间为螺口旋接;缓冲液筒7和回流水管8和液位计12之间均为橡胶密封连接;滚珠水流混合下落口9和缓冲液收集槽13之间为搭接;缓冲液收集槽13和支架14之间为焊接;缓冲液收集槽13和成型滚珠滑槽11之间为搭接,以便更换。

所述金属液滴入2用以二次控制金属液滴入量以便控制钢珠大小,第一次计量控制在于计算机控制滴入压力.

所述成型滚珠缓冲口6根据制造钢珠大小确定,为网状结构软网,类似于篮球篮筐网的缓冲作用。

所述滚珠水流混合下落口9根据制造钢珠大小确定,现状为漏斗状,用以稳定下落被缓冲液包裹的金属滚珠。

所述玻璃冷凝管3根据制造滚珠大小冷却下落时间来控制管长,材质为钢液玻璃,特点为热膨胀系数小。

真空失重法滚珠制造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金属液体从上端金属液滴入器滴入,在滴入时有计算机控制滴入量以便控制钢珠大小。控制大小主要由金属液滴入口控制,滴下的钢液进入真空失重玻璃冷凝管冷却成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凝基本成型后从成型钢珠缓冲口落入缓冲液保护筒;然后与保护液一并从滚珠水流混合下落口落入缓冲收集槽,钢珠落入成型滚珠滑槽,流下的保护也由水位计监测再将到护具汇入计算机从收集槽将多余的保护液回流到保护液筒。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制造尽可能圆球状的滚珠,需要在真空与失重的状态下,在冷凝管里有压力监测计,传输数据到计算机,如果再运行过程中,压力增加,则说明在制造过程中有空气进入,这是真空泵将启动,运行工作一直到压力允许的状态。

本发明的原理:由于物体在真空中自由下落时候处于完全失重状态,钢液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变为纯粹的圆球状。此时在真空管80%中部管长处有氮气冷凝器或者由某种冷凝液在该部分冷凝,钢珠得以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真空失重法滚珠制造装置及其操作方法,包括金属液滴入器、金属液滴入口、玻璃冷凝管、压力监测器、真空泵、成型滚珠缓冲口、缓冲液筒、回流水管、滚珠水流混合下落口、回流水泵、成型滚珠滑槽、液位计、缓冲液收集槽、支架。本发明还公开了真空失重法滚珠制造装置的操作方法。通过安装本发明的装置将会减少制造费用,简化制造流程工艺。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勇;吕晓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9.28
技术公布日:2018.0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