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粉成型机构及其感应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643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粉成型机构及其感应熔炉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熔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铜粉成型机构及其感应熔炉。



背景技术:

铜杆线的生产加工,指的是将从铜冶炼厂购置的铜材经过熔炼、成型、切割、调直、粗剥皮、铣、削、细剥皮、轧制、拉丝、上漆等多道工序,最终得到可以供电网、电子设备使用的良导体。在铜杆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一般会重新回炉熔炼,然而,在铜杆线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铜杆线的精密加工,切割、剥皮、铣、削等工序会产生大量的铜粉。

用于铜杆线的电磁感应熔炉通过变化的磁场在导电的金属材料上形成一个涡电流,根据电流的焦耳定律,涡电流大小的平方与其产生的焦耳热成正比。由于体积小、间距大的铜粉会导致一个大电阻、小电流,所以在感应熔炉中,松散的铜粉加热效率非常低。即使将熔炉中的铜粉压实成一堆,由于铜粉堆体积过大,电磁波的趋肤效应导致铜粉堆只能够在表面加热,仍然导致一个低效率的熔炼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电磁感应熔炉的使用中,将松散的铜粉压制成体积合适、导电性能良好的铜粉堆的装置,即一种铜粉成型机构及其感应熔炉。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铜粉成型机构,包括压合机构、圆形台、中心柱和转动片,所述圆形台上设有一扇形缺口;所述转动片设置在所述圆形台上,所述圆形台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动片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设有轮齿,所述中心柱上设有与轮齿匹配的齿轮,所述中心柱通过啮合第二通孔带动转动片转动;所述转动片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上设置有截面形状与第三通孔相同的成型模,所述压合机构在所述成型模内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转动片在第三通孔和圆形台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一侧通过铰链与转动片连接,所述铰链位于挡板随转动片转动时的前端位置。

进一步,所述圆形台扇形缺口的两个侧边的倾斜度均为45°。

进一步,所述扇形缺口下方设置有一倾斜的滑落板。

进一步,所述压合机构由液压驱动。

进一步,所述中心柱由电机驱动。

进一步,所述第三通孔为圆形,所述成型模为圆筒。

进一步,所述圆形台和成型模的材质均为钢材。

进一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感应熔炉,包括控制柜、坩埚、感应线圈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套设在坩埚外部,所感应线圈环绕在保温层外部,所述铜粉成型机构为以上任一所述的一种铜粉成型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一种铜粉成型机构及其感应熔炉,通过在圆形台上设置可以转动的转动片,并在转动片上设置有成型模和压合机构,在成型模中的铜粉在被具有高压的压合机构压缩后,松散的铜粉变成结构扎实、导电性能良好、体积适于感应炉熔炼的铜粉堆,在其中一个成型模进行压合的同时,另外一个成型模也可以同步进行铜粉的添加动作,保证流水线的持续工作。之后通过中心柱带动转动片的转动,当成型模中的铜粉堆到达圆形台的扇形缺口时,在重力作用下通过第三通孔滑落到熔炉中,完成自动加料的动作,避免了人工在高温熔炉上加料带来的危险。本发明不仅增加了坩埚一次熔炼的容量,同时由于导电性能增加,加快了电磁熔炼的速度和效率,而且由于将一堆铜粉分成了一块块分开的小型铜粉堆,也降低了金属趋肤效应对一大块铜粉堆在电磁感应熔炉中的工作效率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铜粉成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铜粉成型机构圆形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铜粉成型机构转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形台、11-扇形缺口、12-第一通孔、13-滑落板、14-侧边、2-转动片、21-第二通孔、22-轮齿、23-第三通孔、24-成型模、3-中心柱、31-齿轮、4-压合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本发明的一种铜粉成型机构,包括压合机构4、圆形台1、中心柱3和转动片2,所述圆形台1上设有一扇形缺口11;所述圆形台1中心设有第一通孔12,所述转动片2中心设有第二通孔21,所述转动片2设置在所述圆形台1上,使两个通孔的位置重合,其中所述第二通孔21上设有轮齿22,所述中心柱3上设有与轮齿22匹配的齿轮31,所述中心柱3穿过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21,并且所述中心柱3由电机驱动通过啮合第二通孔21带动转动片2转动;又在所述转动片2上设置有第三通孔23,所述第三通孔23为圆形,第三通孔23沿着转动片2圆周方向分布,所述第三通孔23上设置有截面形状与第三通孔23相同的成型模24,所述成型模24为一圆筒,所圆筒焊接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23上,圆筒的直径与第三通孔23的直径匹配。所述第三通孔23的数量应该在一个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在其中一个圆筒进行高压压合的同时,可以对另外的圆筒添加铜粉,保证持续的作业,提高工作效率。所述压合机构4包括一个与圆筒匹配的压合柱,通过液压驱动该压合柱在圆筒内上下移动,对圆筒内的铜粉进行高压强的压合成为扎实的铜粉堆。由于需要承受液压的高压,所述圆形台1选用厚实的高强度的钢材制成,所述成型模24也选用高强度的钢材制成,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对应上述实施例,由于装在圆筒内的铜粉在在转动片2的带动下可能会掉落到转动片2和圆形台1的接触面间造成卡顿,因此所述转动片2在第三通孔23和圆形台1的接触面上设置有一用于阻止圆筒中铜粉掉落的挡板,所述挡板一侧通过铰链与转动片2连接,所述铰链位于挡板随转动片2转动时的前端位置,当转动片2的第三通孔23转动到圆台的扇形缺口11位置时,挡板的一端受重力下垂,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转动片2的下端。同时为了避免挡板从扇形缺口11的另一个侧边14再合拢时受力过大导致损坏,所述圆形台1扇形缺口11的两个侧边14的倾斜度均为45°,使得挡板在展开和合拢的时候得到一个缓冲。

进一步,还在所述扇形缺口11下方设置有一倾斜的滑落板13,滑落板13的下端可以连接往熔炉口送料的传送机构,避免了压缩好的铜粉堆直接掉落的冲击力造成设备的损坏,也保证了压缩好的铜粉堆的完整性,避免在直接掉落过程中又产生大量铜粉。

进一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感应熔炉,包括控制柜、坩埚、感应线圈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套设在坩埚外部,所感应线圈环绕在保温层外部,所述铜粉成型机构为以上任一所述的一种铜粉成型机构。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粉成型机构及其感应熔炉,包括压合机构、圆形台、中心柱和转动片,所述圆形台上设有一扇形缺口;所述转动片设置在所述圆形台上,所述圆形台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动片中心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上设有轮齿,所述中心柱上设有与轮齿匹配的齿轮,所述中心柱通过啮合第二通孔带动转动片转动;所述转动片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上设置有截面形状与第三通孔相同的成型模,压合机构在所述成型模内上下移动。本发明不仅增加了坩埚一次熔炼的容量,同时由于导电性能增加,加快了电磁熔炼的速度和效率,将一堆铜粉分成了一块块分开的小型铜粉堆,降低了金属趋肤效应在电磁感应熔炉中的工作效率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鹤山市鹤城镇合顺达金属制品厂
技术研发日:2017.11.21
技术公布日:2018.04.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