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88844发布日期:2018-06-15 11:4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铝锂合金型材生产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



背景技术:

1420CZ铝锂合金作为一种中高强度,轻质的功能材料,其附加值相当高。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该铝锂合金型材表面一直存在黑白斑点现象,有些呈点状,有些呈无规则块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对制品进行阳极氧化,以增强该合金的耐蚀性以及其它性能,而该型材的黑白斑点影响到后部工序的开展。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以实现在力学性能达到标准要求的同时,减少黑白斑点,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以实现在力学性能达到标准要求的同时,减少黑白斑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淬火炉自下而上分别为一区、二区、控制区、三区和四区,

装炉时,所述一区的温度为413℃-430℃,所述二区的温度为412℃-413℃,所述控制区的温度为411℃-425℃,所述三区的温度为413℃-425℃,所述四区的温度为407℃-422℃,

装炉后,首先将控制点温度设定为440℃,当所述一区、所述二区、所述控制区、所述三区和所述四区的温度均为440℃±2℃时,所述控制点温度分多次提高直至提高至445℃,当所述一区、所述二区、所述控制区、所述三区和所述四区的温度均为445℃±2℃时,停止加热升温,改为保温,

所述升温的时间和所述保温的时间的总和为50分钟至70分钟。

优选的,装炉时的温度具体为,装炉前将炉内温度控制在430℃以下。

优选的,装炉时的温度具体为,

装炉前,所述一区的温度为430℃,所述二区的温度为413℃,所述控制区的温度为425℃,所述三区的温度为425℃,所述四区的温度为422℃,

装炉后,所述一区的温度为413℃,所述二区的温度为412℃,所述控制区的温度为411℃,所述三区的温度为413℃,所述四区的温度为407℃。

优选的,上述控制点温度分多次提高直至提高至445℃,具体为,每次提高控制在1℃-2℃。

优选的,上述升温的时间为20分钟,所述保温的时间为30分钟,或者,

所述升温的时间为40分钟,所述保温的时间为30分钟。

一种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淬火炉自下而上分别为一区、二区、控制区、三区和四区,

装炉时,所述一区的温度为414℃-427℃,所述二区的温度为420℃-425℃,所述控制区的温度为420℃-429℃,所述三区的温度为421℃-427℃,所述四区的温度为414℃-427℃,

装炉后,首先将控制点温度设定为440℃,当所述一区、所述二区、所述控制区、所述三区和所述四区的温度均为440℃±2℃时,所述控制点温度分多次提高直至提高至445℃,当所述一区、所述二区、所述控制区、所述三区和所述四区的温度均为445℃±3℃时,停止加热升温,改为保温,

所述升温的时间和所述保温的时间的总和为50min±5min。

优选的,装炉时的温度具体为,装炉前将炉内温度控制在430℃以下。

优选的,装炉时的温度具体为,

装炉前,所述一区的温度为427℃,所述二区的温度为425℃,所述控制区的温度为429℃,所述三区的温度为427℃,所述四区的温度为427℃,

装炉后,所述一区的温度为414℃,所述二区的温度为420℃,所述控制区的温度为420℃,所述三区的温度为421℃,所述四区的温度为414℃。

优选的,上述控制点温度分多次提高直至提高至445℃,具体为,每次提高控制在1℃-2℃。

优选的,上述升温的时间为20分钟,所述保温的时间为30分钟。

上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淬火炉自下而上分别为一区、二区、控制区、三区和四区,装炉时,所述一区的温度为413℃-430℃,所述二区的温度为412℃-413℃,所述控制区的温度为411℃-425℃,所述三区的温度为413℃-425℃,所述四区的温度为407℃-422℃,装炉后,首先将控制点温度设定为440℃,当所述一区、所述二区、所述控制区、所述三区和所述四区的温度均为440℃±2℃时,所述控制点温度分多次提高直至提高至445℃,当所述一区、所述二区、所述控制区、所述三区和所述四区的温度均为445℃±2℃时,停止加热升温,改为保温,所述升温的时间和所述保温的时间的总和为50分钟至70分钟。实现了在力学性能达到标准要求的同时,减少黑白斑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宏观形貌示意图;

图2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黑斑区域的十倍放大示意图;

图3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黑点形貌的十倍放大示意图;

图4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不同部位的黑斑的SEM形貌示意图;

图5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不同部位的黑点的SEM形貌示意图;

图6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黑点的SEM形貌示意图;

图7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黑斑的SEM形貌示意图;

图8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黑点部位组织的500倍放大示意图;

图9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黑斑部位组织的500倍放大示意图;

图10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正常部位组织的500倍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10,图1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宏观形貌示意图;图2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黑斑区域的十倍放大示意图;图3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黑点形貌的十倍放大示意图;图4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不同部位的黑斑的SEM形貌示意图;图5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不同部位的黑点的SEM形貌示意图;图6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黑点的SEM形貌示意图;图7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黑斑的SEM形貌示意图;图8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黑点部位组织的500倍放大示意图;图9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黑斑部位组织的500倍放大示意图;图10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生产的样品的正常部位组织的500倍放大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淬火炉自下而上分别为一区、二区、控制区、三区和四区,装炉时,所述一区的温度为413℃-430℃,所述二区的温度为412℃-413℃,所述控制区的温度为411℃-425℃,所述三区的温度为413℃-425℃,所述四区的温度为407℃-422℃,装炉后,首先将控制点温度设定为440℃,当所述一区、所述二区、所述控制区、所述三区和所述四区的温度均为440℃±2℃时,所述控制点温度分多次提高直至提高至445℃,当所述一区、所述二区、所述控制区、所述三区和所述四区的温度均为445℃±2℃时,停止加热升温,改为保温,所述升温的时间和所述保温的时间的总和为50分钟至70分钟。实现了在力学性能达到标准要求的同时,减少黑白斑点。

其中,装炉时的温度具体为,装炉前将炉内温度控制在430℃以下。再具体的,装炉时的温度具体为,装炉前,所述一区的温度为430℃,所述二区的温度为413℃,所述控制区的温度为425℃,所述三区的温度为425℃,所述四区的温度为422℃,装炉后,所述一区的温度为413℃,所述二区的温度为412℃,所述控制区的温度为411℃,所述三区的温度为413℃,所述四区的温度为407℃。

控制点温度分多次提高直至提高至445℃,具体为,每次提高控制在1℃-2℃。

升温的时间为20分钟,所述保温的时间为30分钟,或者,所述升温的时间为40分钟,所述保温的时间为30分钟。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淬火炉自下而上分别为一区、二区、控制区、三区和四区,装炉时,所述一区的温度为414℃-427℃,所述二区的温度为420℃-425℃,所述控制区的温度为420℃-429℃,所述三区的温度为421℃-427℃,所述四区的温度为414℃-427℃,装炉后,首先将控制点温度设定为440℃,当所述一区、所述二区、所述控制区、所述三区和所述四区的温度均为440℃±2℃时,所述控制点温度分多次提高直至提高至445℃,当所述一区、所述二区、所述控制区、所述三区和所述四区的温度均为445℃±3℃时,停止加热升温,改为保温,所述升温的时间和所述保温的时间的总和为50min±5min。实现了在力学性能达到标准要求的同时,减少黑白斑点。

其中,装炉时的温度具体为,装炉前将炉内温度控制在430℃以下。再具体的,装炉时的温度具体为,装炉前,所述一区的温度为427℃,所述二区的温度为425℃,所述控制区的温度为429℃,所述三区的温度为427℃,所述四区的温度为427℃,装炉后,所述一区的温度为414℃,所述二区的温度为420℃,所述控制区的温度为420℃,所述三区的温度为421℃,所述四区的温度为414℃。

上述控制点温度分多次提高直至提高至445℃,具体为,每次提高控制在1℃-2℃。升温的时间为20分钟,所述保温的时间为30分钟。

在实际应用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1420CZ铝锂合金型的淬火方法,安排两次小批量的投产,第一次小批量试制生产采用1420CZ两种规格(XC241-6,XC212-34)合炉淬火,总重量约300kg,淬火温度为450℃,装炉前一批为7A09T6型材,淬火温度为470℃。在进炉之前,先降温至430℃以下,实际装炉之前各个区的温度为(自下而上):1区430℃—2区413℃—控制区425℃—3区425℃—4区422℃;装炉后,各区温度小幅度下降,分别为自下而上):1区413℃—2区412℃—控制区411℃—3区413℃—4区407℃。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考虑该合金的传热快和装炉量较少两个因素,为防止温度在短时间内迅速冲到445℃以上,在定控制点温度时,首先将控制点温度定在440℃,在各个区仪表温度逐渐接近控制点温度时,逐步提高控制点温度至445℃。将温度有效的控制在445℃左右。本次试验采用带料测温,从升温到保温共计70min,被测料的金属温度如表1所示:

表1测温记录

由表1可以看出,在升温约20min后,被测料温2、3点已达到450℃±5℃,仅1点差2℃,按理在保温约20min后,即可算进入保温时间。而本次将升温时间定为40min,保温时间定为30min,共计70min。

出炉后观察该料表面,其表面仅轻微的黑点,基本上无大面积聚集的黑斑存在。

经取样在化验室时效后,再送技术中心检测其性能,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成品力学性能

由表2可以看出,以上两种规格在缩短保温时间至30min后,其力学性能依然可达标准要求,且富余量较大。

通过本次试验,考虑到升温时间为40min,而实际在升温约20min后该合金基本已达到淬火温度,在后续生产试制中可考虑缩短升温时间,以提高其表面质量。

第二次小批量试制生产依然采用1420CZ两种规格(XC241-6,XC212-34)合炉淬火,总重量约200kg,淬火温度为450℃,装炉前一批为7A04T6型材,淬火温度为470℃。在进炉之前,先降温至430℃以下,实际装炉之前各个区的温度为(自下而上):1区427℃—2区425℃—控制区429℃—3区427℃—4区427℃;装炉后,各区温度小幅度下降,分别为自下而上):1区414℃—2区420℃—控制区420℃—3区421℃—4区414℃。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考虑该合金的传热快和装炉量较少两个因素,为防止温度在短时间内迅速冲到445℃以上,在定控制点温度时,将控制点温度定在440℃,由于本次生产装炉量较少,在各个区仪表温度很快达到445℃(包括控制点温度),最高约达447.3℃。本次试验采用带料测温,从升温到保温共计50min,被测料的金属温度如表3所示:

表3测温记录

由表3可以看出,在升温约20min后,被测料温1,2,3点已达到445℃,因此在升温约20min后,即可算进入保温时间。本次将保温时间定为30min,共计50min。

出炉后观察该料表面,其表面仅个别部分有黑点存在(整批料约有两处),其它处表面质量均较好。

经取样在化验室时效后,再送技术中心检测其性能,检测结果如表4所示:

表4成品力学性能

由表4可以看出,以上两种规格在缩短升温时间至20min,保温时间缩短至30min后,其力学性能依然可达标准要求,且富余量较大。

其中,

宏观形貌:图1所展示的为黑斑程度深样品,宏观观察可见,在该样品表面局部存在较多沿挤压方向的带状黑斑区域,且存在较多黑点状物质,其宏观形貌如图1所示。

宏观观察:在体视镜下观察,该样品黑斑形貌见图2和图3所示,由图2和图3知,该样品黑斑区域均存在附着物,黑斑附近未见明显的损伤痕迹。

扫描电镜观察:两样品色斑区域扫描电镜形貌见图4和图5。由图4和图5可知,该样品黑斑区域呈高温氧化形貌;该样品黑点呈泥纹状腐蚀形貌。

能谱分析:能谱结果见表5-表6,其中,表5为图6的能谱表,表6为图7的能谱表。该样品黑斑区域主要含O、Mg(约12%)、Al及少量的S、Cl、K、Ca等元素;黑点主要含O、Mg(约16%)、Al及少量的Ca元素。

表5 1#样品黑斑区域能谱结果

表6 1#样品黑点区域能谱结果

显微组织分析:在该样品黑斑、黑点部位分别取样磨制成高倍试样,其典型显微组织见图8、9、10。

由图8、9、10可以看出,样品未见过烧现象,未见氧化膜、夹杂等冶金缺陷。样品表层存在脱锂层(厚度约50um),脱锂层晶粒组织较正常区域稍偏粗。存在带状黑斑缺陷部位的组织与正常部位未见明显差异(见图9、10);黑点缺陷呈凹陷的腐蚀坑形貌(见图8),深度约10um。

1420CZ铝锂合金型材表面黑白斑点处于铝锂合金脱锂层表层,黑斑区域未见组织差异,也未深入金属基体,能谱微区分析黑斑部位含O、C、Mg等元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