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进的包壁砖砌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808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改进的包壁砖砌筑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包壁砖砌筑结构。



背景技术:

公告号为CN203725754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钢包包壁预制砖的砌筑结构,包括钢包包壳、砌筑在钢包包壳内的包壁永久层及砌筑在包壁永久层内的包壁工作层,包壁工作层中包壁砖的上砌筑面与钢包包壳的侧壁面相垂直,即其上砌筑面略为朝上倾斜布置。在使用后期,包壁工作层的厚度变得较薄,在钢水浮力的作用,容易出现包壁砖从砌体中抽出脱落的问题。

公告号为CN201735783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铁水包工作衬砖砌筑结构,其工作衬由包壁砖平砌而成,其存在上述钢包中包壁砖在使用后期容易从砌体中抽出脱落的问题;此外,铁水在静压力的作用下容易从平砌形成的水平直通缝渗入,而降低包壁砖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包壁砖砌筑结构,能在降低使用后期出现包壁砖从砌体中抽出脱落几率的同时,提高包壁砖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改进包壁砖砌筑结构包括包壳、包壁永久层、包壁工作层及包壁浇筑料层;包壁永久层砌筑在包壳内侧,包壁工作层砌筑在包壁永久层内侧,包壁浇筑料层浇筑在包壳内侧及包壁永久层与包壁工作层上方;沿指向包壳的中心轴的方向,包壁工作层为下倾式砖砌筑结构。

由于包壁工作层为下倾式砖砌筑结构,在使用后期,钢水或铁水对包壁砖的浮力在垂向上具有指向包壁永久层的水平分力,即该浮力产生将包壁砖推向包壁永久层,与将其抽出的方向相反,从而可降低包壁砖从砌体中抽出脱落几率;此外,由于砖缝为下倾式缝,与现有技术中的水平直通缝相比,能降低铁水或钢水渗入砖缝中的风险,有效地提高包壁砖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方案为包壁工作层的包壁砖上砌筑面朝下倾斜布置。

更优选的方案为包壁砖上砌筑面的下倾角均相等。便于制造与砌筑。

更优选的方案为包壁砖上砌筑面的下倾角为0度至-60度。

优选的方案为包壁工作层中起步砖的下砌筑面沿水平布置,上砌筑面朝下倾斜布置,便于砌筑。

优选的方案为包壁工作层中包顶砖的上砌筑面为水平布置或朝下倾斜布置。

本实用新型包壁砖砌筑结构中包壁工作层为下倾式砖砌筑结构,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平砌或竖砌的砖砌筑结构相比,能有效地降低使用后期出现包壁砖从砌体中抽出脱落几率的同时,有效地减少钢水或铁水渗入砖缝,提高包壁砖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起步砖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起步砖的左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壁砖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包壁砖的右视示意图。

其中,1、包壳,2、包壁永久层,3、包壁工作层,31、起步砖,311、上砌筑面,312、下砌筑面,32、包壁砖,321、上砌筑面,322、下砌筑面,33、包顶砖,4、包壁浇筑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包壁砖砌筑结构具有包壳1、砌筑在包壳1内侧的包壁永久层2、砌筑在包壁永久层2内侧的包壁工作层3及浇筑在包壳1内侧且位于包壁永久层2与包壁工作层3上的包壁浇筑料层,用于铁水包或钢包中。

参见图1至图5,包壁工作层3由若干块包壁砖砌筑而成。其中,位于底层的包壁砖为起步砖31,起步砖31的下砌筑面312水平布置,沿如图2中左侧指向右侧方向,上砌筑面311为向下倾斜布置;位于顶层的包壁砖为包顶砖33;位于起步砖31与包顶砖33 之间的包壁砖32为一平行六面体结构,沿如图4中左侧指向右侧方向,其上砌筑面321与下砌筑面322均为朝下倾斜布置。

如图1所示,沿指向包壳1的中心轴01的方向,包壁工作层3 中所有包壁砖的上砌筑面均为向下倾斜布置,即包壁工作层3为下倾式砖砌筑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有包壁砖上砌筑面的下倾角相等,且在0度至-60度间;此外,为了便于浇筑包壁浇筑料层4,包顶砖33的上砌筑面可选为沿水平方向布置。

该包壁砖砌筑结构的构建步骤如下:

(1)、在完成包壁永久层2与包底砖的砌筑后,砌筑第一环起步砖31;

(2)、接着,在起步砖31上面,沿着起步砖的倾斜度,依次砌筑第二环及后续若干环包壁砖32;

(3)、采用包顶砖33砌筑最后一环;

(4)、在包沿法兰焊接后,进行包口浇注料施工,以形成包壁浇筑料层4。

本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