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吊钩式抛丸清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5034阅读:3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缸盖抛丸清理机的改进,特别是一种双吊钩式抛丸清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抛丸清理机自动化程度低,劳动者工作强度大,清理效率低,环境污染大,。因此,原有的倾转式缸盖浇注机急需改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而且某些清理机的各部件的布置结构不合理,使得在清理预埋槽体件和特殊结构件时对工件表面的锈蚀污迹清理不彻底,结构件上的焊渣很难消除,达不到提高整个结构件表面及内在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多品种系列缸盖大批量生产的高效的自动化抛丸清理机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吊钩式抛丸清理机,包括清理室、设置清理室上方的导轨、与导轨一端相连的供丸系统,其技术要点是:导轨上设置有吊钩系统,吊钩系统为双吊钩式结构,包括有吊钩、拉杆、被动轮,清理室内部设置有两个抛丸器总成,清理室上方设置有自转系统,供丸系统内部设置有分离器,供丸系统的右侧设置有除尘系统,除尘系统的右侧连接除尘器,清理室的底部设置有一个螺旋输送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抛丸清理机自动化程度,提高抛丸清理的效率,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1、导轨;2、吊钩系统;3、抛丸器总成;4、自转系统;5、清理室体;6、供丸系统;7、分离器;8、除尘系统;9、除尘器;10、电气系统;11、螺旋输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吊钩式抛丸清理机,包括清理室5、设置清理室上方的导轨1、与导轨一端相连的供丸系统6,其中,导轨上设置有吊钩系统2,吊钩系统为双吊钩式结构,包括有吊钩、拉杆、被动轮,清理室内部设置有两个抛丸器总成3,清理室上方设置有自转系统4,供丸系统内部设置有分离器7,供丸系统的右侧设置有除尘系统8,除尘系统的右侧连接除尘器9,清理室的底部设置有一个螺旋输送器11。

进一步地,除尘系统由F351E布袋式除尘器及连接管道组成,连接管道中配有调节风量的碟阀。

进一步地,螺旋输送器包括螺旋轴、叶片和两端轴头,叶片焊接在螺旋轴上。

进一步地,电气系统10位于吊钩系统的下方、螺旋输送器的前方。

实施例一:使用双轨道吊钩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使用除尘系统防止环境污染;使用螺旋输送器自动输送钢丸;使用抛丸控制系统控制抛丸量的大小。使用吊钩悬挂工件进行抛丸清理的方式。轨道用16#工字钢制成,整个轨道固定在清理室的上部。吊钩系统是由吊钩、拉杆、被动轮、压盖、轴、支架、滑轮罩、销轴、0.5吨电葫芦零部件等组成。该吊钩系统完成铸件吊挂工件、提升工件、将工件运进室体、在自转装置的驱动下使工件在清理室内自转等功能。

为了防止环境污染,本机配有除尘系统。本系统由F351E布袋式除尘器及连接管道组成。连接管道中配有调节风量的碟阀,可对系统中的风量进行调节,以使设备各部分的工作达到最佳状态。

本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抛丸清理机工作时产生的含尘气体通过截面突然增大,大颗粒灰尘沉降在灰斗内,带有小颗粒灰尘的气流经布袋过滤后,通过风机向空中排放,使用螺旋输送器自动输送钢丸,螺旋输送器位于清理室的底部,由螺旋轴、叶片、两端轴头等组成。叶片焊接在螺旋轴上,提升机的下部滚筒装配在螺旋轴靠近提升机的一端上,通过提升机上部的摆线针轮减速机带动提升机运转来带动螺旋输送器运转,提升机与螺旋输送共用一个动力;工作时,螺旋输送器将丸砂混合物输送到提升机的底部,再由提升机将其提升至上部并卸入分离器中进行丸砂分离。螺旋输送器与提升机共同组成弹丸的收集回收系统。

抛丸量的大小由电动供丸闸门控制。闸门的开关用电磁阀驱动,电磁阀的行程可调,可通过调节其行程来调节闸门的开张程度来控制供丸量。供丸量的大小是通过电机电流表显示的,在额定电压下其电流值为8-12A为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