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团聚酸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35712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硬团聚酸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粉矿进行浸出和磨碎的设备,特别是为防止粉矿酸化过程中出现硬团聚现象的设备,它可以应用在矿业、材料、冶金等领域。



背景技术:

菱镁矿、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尤其是菱镁矿,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其储量占全世界菱镁矿资源储量的1/4,占世界第一位。但随着优质资源的不断枯竭,使得此类碳酸盐矿物的高附加值利用,必须经过除杂,而传统的物理除杂,远不能满足高附加值对产品的需求,因此菱镁矿煅烧后的酸化除杂,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的关注。传统的磨矿浸出设备是将粉矿逐渐添加到溶液中搅拌,待反应完全后进行过滤,解决了以往先磨矿,再进行浸出,有些目的矿物已经过磨,造成不必要的能耗损失。此工艺设备缩短了磨矿-浸出的时间,将已经暴露出的目的矿物及时浸出到溶液中去。但对于碳酸盐矿物,如菱镁矿煅烧后的生成氧化镁,为了提高酸化浸出速率,一般希望氧化镁活性较高,但是活性氧化镁遇酸后,会迅速发生聚集硬化,阻止内部氧化镁继续与酸反应,同时氧化镁等类似的碳酸盐煅烧产物与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因而传统的磨机以及磨浸机根本无法满足此类易于发生硬团聚、且放热的酸化浸出反应进行。

对于这类矿物颗粒在浸出反应发生时,与溶液接触的瞬间出现硬团聚现象并释放大量的热,而硬团聚的矿物不易被磨碎,极大地降低了浸出效率。整个反应流程时间长,工作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安全系数差。现有的塔磨机或塔式磨浸机,由于粉矿不能均匀给入,无法解决矿物与溶液接触瞬间便会发生硬团聚的问题,并且缺少散热装置,导致安全性差。同时浸出过程中缺少过滤环节,不能回收浸出液中的微细固体矿物颗粒,并且液体流速不均匀,反应溶液浓度波动较大。因为这些设备与工艺存在的种种问题,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磨浸设备及工艺存在的缺陷,采用粉矿给入先进行初步润湿分散,之后环形均匀给矿的方法,极大地避免颗粒硬团聚现象;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由水循环系统消散,考虑到矿物颗粒对散热板的磨损,在耐磨衬板对应孔隙处设置倾斜的紊流板,减少颗粒进入内部的同时,改变矿浆流动方向,削弱对散热板的磨损;反应完全的浸出液可能含有少量微细颗粒,因此采用双重过滤系统,保证浸出液不含矿物颗粒。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硬团聚酸浸机,包括给矿装置、搅拌装置、磨浸室、过滤装置、水循环系统和蠕动泵。

所述的给矿装置由圆盘给矿机、分散水管、分散室、筛孔底座和垂直挡板构成,粉矿经圆盘给矿机给入,在分散室内初步润湿,并搅拌成浓度均匀的矿浆,通过筛孔底座将分散好的矿浆均匀给入磨浸室内,能够有效的减少粉矿与酸反应瞬间,颗粒出现抱团的硬团聚现象。垂直挡板能防止矿浆在给矿过程中分流堵塞环形筛网。

所述的搅拌装置由扇叶搅拌棒、螺旋搅拌棒、筛孔盘和制动电机构成,扇叶搅拌棒与筛孔盘铸成一体,在制动电机作用下同时旋转。扇叶搅拌棒穿过筛孔底座,与螺旋搅拌棒相连,筛孔底座与分散室固定为一体,筛孔盘直径略小于筛孔底座,两者的筛孔位置、尺寸和分布完全一致,磨浸室内的螺旋搅拌棒旋转,带动陶瓷球做纵向和横向运动,实现粉矿的边浸边磨反应过程,消除颗粒的硬团聚现象。

所述的磨浸室由上粗下细的圆台形筒体、带有孔隙的耐磨衬板和紊流板构成,圆台形筒体下部浓度高有利于磨矿,上部面积大,粉体颗粒浓度小有利于进入。耐磨衬板为半球形链状连接,中间存在孔隙,防止大颗粒进入里层,磨损散热板。被搅拌的矿浆垂直通过孔隙,经过紊流板改变流动方向,减小对散热板的磨损。陶瓷球与半球形衬板结合,能够强力的将出现的少量硬团聚颗粒磨碎,再次与酸发生反应。筒体底部设有检修口,方便定期检修,排出不反应的杂质颗粒。

所述的过滤装置由环形筛网、倾斜溢流槽、溢流管、储料室、真空过滤机、产品室和矿渣槽构成,环形筛网设在溢流口的位置,粗滤去除大颗粒矿物,筛面角度倾斜,避免堵塞筛孔。倾斜溢流槽加快浸出液流入储料室,两台真空过滤机交替工作,滤出微细颗粒。底部筛面可以打开,将滤渣卸在矿渣槽内。

所述的水循环系统带走反应放出的大量热,减小设备损耗,同时增加安全系数。

所述的蠕动泵可以控制酸溶液的给入速度,营造出粉矿过量的环境,利于杂质的去除。流入口位于紊流板下方,将长期工作造成耐磨衬板孔隙堵塞的颗粒溶解浸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圆盘给矿机均匀给矿,粉矿在分散室内初步润湿搅拌,经过双层筛孔,均匀给入到磨浸室内,减少粉矿与酸接触瞬间出现硬团聚现象。磨浸室内,搅拌棒带动陶瓷球运动,消除反应过滤中出现的少量硬团聚颗粒,使有用矿物完全浸出。反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通过水循环系统排出,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环形筛网和倾斜溢流槽的角度设计,加快流速,避免颗粒堵塞。真空过滤机与环形筛网组成双重过滤系统,保证浸出液中无矿物颗粒,浸出率高,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硬团聚酸浸机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硬团聚酸浸机A-A面图。

图3是硬团聚酸浸机B-B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硬团聚酸浸机,包括给矿装置4、搅拌装置22、磨浸室23、过滤装置25、水循环系统12和蠕动泵24。

所述的给矿装置4由圆盘给矿机1、分散水管3、分散室21、筛孔底座6和垂直挡板9构成,分散室21与筛孔底座6为一个整体,圆盘给矿机1和分散水管2在分散室21的两侧放置。

所述的搅拌装置22由扇叶搅拌棒28、螺旋搅拌棒13、筛孔盘5和制动电机3构成,制动电机3位于分散室21顶部,扇叶搅拌棒28位于分散室21内,螺旋搅拌棒13位于磨浸室23内,筛孔盘5位于筛孔底座6上面,焊接在扇叶搅拌棒28上,在制动电机3带动下,与扇叶搅拌棒28同时旋转。

所述的磨浸室23由上粗下细的圆台形筒体26、带有孔隙的耐磨衬板10和紊流板11构成,耐磨衬板10于圆台形筒体26的最里层,增大磨矿粗糙度,紊流板11在耐磨衬板10与水循环系统12之间,改变矿浆流动方向,降低散热板27的磨损。圆台形筒体26内部装有耐磨耐腐蚀的陶瓷圆球14,底部设有检修口15。

所述的过滤装置25由环形筛网7、倾斜溢流槽8、溢流管16、储料室17、真空过滤机18、产品室19和矿渣槽20构成,环形筛网7和倾斜溢流槽8设在磨浸室23上方,通过溢流管16与储料室17相连,真空过滤机18上部与储料室17相连,下部连着产品室19,矿渣槽20放在真空过滤机18的下方。

所述的蠕动泵24位于圆台形筒体26的底部,控制酸溶液的给入速度。

分散水管23开始注水,粉矿由圆盘给矿机1给入分散室21内,打开制动电机3,扇叶搅拌棒28和螺旋搅拌棒13同时启动,蠕动泵24控制流量添加酸。分散室21内的粉矿初步润湿,在扇叶搅拌棒28的作用下混合均匀,矿浆在筛孔盘5与筛孔底座6的筛孔重合的时候给入到磨浸室23内,与酸发生反应,这样间断给矿,可以控制分散室21内的矿浆流速,垂直挡板9防止给入磨浸室23的矿浆分流,环形给矿控制给矿位置,能有效的减少矿物与酸反应瞬间出现颗粒硬团聚现象。

矿浆在磨浸室23内与酸不断反应,反应过程中出现的团聚小颗粒,经过螺旋搅拌棒13带动陶瓷圆球14纵横运动而逐渐磨碎,继续与酸反应。反应过程释放大量的热,通过水循环系统12排出,采用耐磨衬板10采用孔隙式避免大颗粒进入内部,磨损散热板10,矿浆垂直于耐磨衬板10流入,经紊流板11阻挡作用,改变流动方向从而进入水循环系统12,降低散热板27的磨损。

反应完全的浸出液通过环形筛网7粗滤后经由倾斜溢流槽8和溢流管16,进入储料室17内,随后给入真空过滤机18进行细滤,最终滤液流入产品室19内,残留在真空过滤机18底部筛面上的矿渣,排到矿渣槽20内,两个真空过滤机18交替作业,保证浸出过程不间断。

筒体底部检修口15用于设备定期检修维护,整个反应过程连续进行,设备使用一定时间后,磨浸室23内会有不能反应的矿渣,可停机从检修口15排卸出来,因此实际连续生产线作业需要2台设备进行交替工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