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件修整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3589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磨件修整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磨件修整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矿山机械和破碎机等设备中都需要用的耐磨件,当耐磨件成型后需要进行修整加工,将表面的毛刺去除。目前修整加工都是人工进行一个一个操作,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耐磨件修整加工装置,该装置实现了连续化操作,操作简单快捷,工人劳动强度地,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耐磨件修整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长方体型的工作箱体并装有磨料,在所述工作箱体沿着其长度方向平行安装有若干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高度小于工作箱体的内部高度且与工作箱体内底面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面从左到右依次为倾斜向下的放件段、呈台阶向下的若干个整形段以及水平的出件段,若干块支撑板上的放件段、整形段和出件段共同形成放件区、若干个整形区和出件区,放件区、若干个整形区和出件区对应的工件箱体上表面位置处对应设有放件窗口、若干磨料循环入口和出件窗口,在所述工作箱体底面沿着其长度方向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振动电机,在相邻的两个振动电机之间以及工作箱体右端下方设有磨料循环出口且磨料循环出口与工作箱体内部导通,若干所述磨料循环入口与若干磨料循环出口均与磨料循环泵和过滤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整形段的起始端低于末端,呈倾斜状态,倾角0.5°~2°,可以延长耐磨件在每个整形区停留的时间,保证表面整形效果。

进一步地,相邻两块支撑板之间的间隙小于耐磨件的尺寸,防止耐磨件进入支撑板之间,影响后续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一个一个对耐磨件进行修整加工操作,存在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耐磨件修整加工装置,由工作箱体以、支撑板和振动电机组成,耐磨件自放件窗口处放入置于支撑板上,耐磨件在重力以及辅助振动作用下沿着倾斜向下的放件段滑动到连续的几个整形段上,在在滑动过程中,工件表面与磨料之间发生摩擦,毛刺予以剔除,整形后的耐磨件转移到出件段上即可拿出。在整形过程中,后续加入的耐磨件不断推动前面的耐磨件进行转移,且整形段具有连续的高度差使得耐磨件不会往回走,整形过程实现连续化操作。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修整加工装置,实现了连续化操作,操作简单快捷,工人劳动强度地,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机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4所示,一种耐磨件修整加工装置,包括中空长方体型的工作箱体1并装有磨料,在所述工作箱体1沿着其长度方向平行安装有若干块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高度小于工作箱体1的内部高度且与工作箱体1内底面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板2上端面从左到右依次为倾斜向下的放件段2-1、呈台阶向下的若干个整形段2-2以及水平的出件段2-3,若干块支撑板2上的放件段2-1、整形段2-2和出件段2-3共同形成放件区、若干个整形区和出件区,放件区、若干个整形区和出件区对应的工件箱体1上表面位置处对应设有放件窗口1-1、若干磨料循环入口1-2和出件窗口1-3,在所述工作箱体1底面沿着其长度方向间隔安装有若干个振动电机3,在相邻的两个振动电机3之间以及工作箱体1右端下方设有磨料循环出口4且磨料循环出口4与工作箱体1内部导通,若干所述磨料循环入口1-2与若干磨料循环出口4均与磨料循环泵和过滤器连接。

所述整形段2-2的起始端低于末端,呈倾斜状态,倾角0.5°~2°。

相邻两块支撑板2之间的间隙小于耐磨件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耐磨件自放件窗口1-1放入到工作箱体1内的支撑板2上。在重力以及振动电机3的振动辅助作用下,沿着倾斜的放件段2-1滑动到整形段2-2上,并连续经过多个整形段2-2最终滑动到出件段2-3处。在滑动转移过程中,耐磨件上表面与由磨料循环入口1-2持续加入的磨料接触,工作箱体1内磨料在振动电机3的振动作用下跳动并与耐磨件的下表面以及侧面接触,耐磨件表面的毛刺被剔除完成整形加工,加工完成后的耐磨件从取件窗口1-3处取出即可。工作箱体1内磨料从磨料循环出口4转移到过滤器除去毛刺等杂质后由磨料循环泵抽提自磨料循环入口1-2重新加入到工作箱体1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