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质高强度加热炉耐火材料炉衬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6532阅读:68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质高强度加热炉耐火材料炉衬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炉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质高强度加热炉耐火材料炉衬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加热炉耐火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冷却壁内层内衬砌耐火砖,结构单一,整体结构连接稳定性差,密封不好,施工难度大,加热炉中上下层温度不同,相同的耐火砖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往往由于工作温度不同致使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质高强度加热炉耐火材料炉衬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具有优良的高温耐磨性,耐冲刷能力强,耐化学侵蚀性,抗氧化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施工方便,且不会产生有害气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质高强度加热炉耐火材料炉衬结构,包括浇筑层、Y型固定锚、纵向肋板、SiC砖内衬层和NMD热压小炭砖内衬层,所述浇筑层设置在冷却壁内圈,所述浇筑层通过Y型固定锚固定在冷却壁上的凹槽上,所述浇筑层内部Y型固定锚与Y型固定锚之间固定有纵向肋板,所述浇筑层内圈设置有耐火层,所述耐火层从上到下依次由钢砖内衬层、微孔铝碳砖内衬层、高铝砖内衬层、SiC砖内衬层和NMD热压小炭砖内衬层组成。

优选的,所述NMD热压小炭砖内衬层铺设在底层。

优选的,所述钢砖内衬层、微孔铝碳砖内衬层、高铝砖内衬层、SiC砖内衬层和NMD热压小炭砖内衬层与冷却壁之间的缝隙由浇注层填充。

优选的,所述冷却壁外圈固定在炉皮内壁。

优选的,所述凹槽设置在冷却壁内圈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通过Y型固定锚安装在冷却壁上的凹槽内,安装简单,浇注层内的Y型固定锚之间采用纵向肋板连接固定,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耐火层上的炉吼、炉身、炉腰、炉腹和炉底根据不同的使用温度和环境设置不同的耐火材料,使用寿命长,在不同材料的耐火砖与冷却壁之间采用轻质耐火材料进行浇筑填充,防止结构松动,增加了整体结构强度,提高整体的高温抗折强度,防止耐火层脱落,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浇注层与冷却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浇注层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耐火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皮;2-冷却壁;3-浇筑层;4-耐火层;5-凹槽;6-Y型固定锚;7-纵向肋板;8-钢砖内衬层;9-SiC砖内衬层;10-微孔铝碳砖内衬层;11-高铝砖内衬层;12-NMD热压小炭砖内衬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轻质高强度加热炉耐火材料炉衬结构,包括浇筑层3、Y型固定锚6、纵向肋板7、SiC砖内衬层9和NMD热压小炭砖内衬层12,浇筑层3设置在冷却壁2内圈,浇筑层3通过Y型固定锚6固定在冷却壁2上的凹槽5上,浇筑层3内部Y型固定锚6与Y型固定锚6之间固定有纵向肋板7,浇筑层3内圈设置有耐火层4,耐火层4从上到下依次由钢砖内衬层8、微孔铝碳砖内衬层10、高铝砖内衬层11、SiC砖内衬层9和NMD热压小炭砖内衬层12组成,NMD热压小炭砖内衬层12铺设在底层,钢砖内衬层8、微孔铝碳砖内衬层10、高铝砖内衬层11、SiC砖内衬层9和NMD热压小炭砖内衬层12与冷却壁2之间的缝隙由浇注层3填充,冷却壁2外圈固定在炉皮1内壁,凹槽5设置在冷却壁2内圈壁,浇注层3采用氧化铝骨料60%-70%、碳化硅5%-7%、纯铝酸钠钙水泥10%-15%和有机纤维5%-10%混合浇注而成。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Y型固定锚6安装在冷却壁2上的凹槽5内,通过纵向肋板7将Y型固定锚6固定,在冷却壁2内炉底处铺设NMD热压小炭砖内衬层12,且NMD热压小炭砖内衬层12外圈与Y型固定锚6内端头留有间隙,在NMD热压小炭砖内衬层12上层的炉腹部铺设SiC砖内衬层9,在SiC砖内衬层9上的炉腰部铺设高铝砖内衬层11,在高铝砖内衬层11上部的炉身处铺设微孔铝碳砖内衬层10,在微孔铝碳砖内衬层10上方的炉喉处铺设钢砖内衬8层,将配比好的浇筑料浇筑在耐火层4与冷却壁2之间的间隙中以形成浇注层3。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