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稀土钢或不锈钢用钢包防堵长水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1154发布日期:2020-04-24 21:01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稀土钢或不锈钢用钢包防堵长水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工业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稀土钢或不锈钢用钢包防堵长水口。



背景技术:

多项研究表明:稀土对钢材性能的提高是有利的。稀土可以减小钢材的晶粒度、提高钢材的韧性及低温冲击性能,提高板坯厚度方向的抗层状撕裂能力等。但由于受制于稀土钢生产过程中钢包长水口经常被堵塞这一问题,稀土钢的开发及利用受到限制。

此外,不锈钢在大包浇注时也有钢包长水口堵塞的情况。

据华耐国际(宜兴)高级陶瓷有限公司徐敏等人申请的专利“防钢水二次氧化的浸入式钢包长水”(专利授权号为cn202316999u)介绍,该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钢水二次氧化的浸入式钢包长水口,包括水口体,水口体内纵向设有两端开放的浇钢通道,所述的浇钢通道内径为非恒定值。以上设计与传统的直筒状浇钢通道(2)相比,增加了浇钢通道(2)内部的体积,减少空气的逆向作用。

采用上述水口,由于不能避免钢液从水口壁流下,因此也容易在生产稀土钢时堵塞水口。

据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万恩同等人申请的专利“一种钢包长水口”(授权公告号为cn201423444y)介绍,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包长水口,包括水口本体、钢套、出气缝和进气孔,所述水口本体与钢套接触,所述钢套上部设有均气管,所述进气孔开在均气管上,所述均气管上均匀分布着微出气孔,所述微出气孔与出气缝相通,并且微出气孔通过钢套,所述均气管的横截面积大于微出气孔横截面积。

该专利并未涉及长水口的形状。

据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浦绍敏等人申请的专利“一种可提高自开率的钢包水口”(申请公布号为cnio3231047a)介绍,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铸钢工艺中的钢包水口,所述上水口内设有直径可变的引流砂流通通道。所述上水口由上、下两部分构成,所述上水口上部的内径大于所述上水口下部的内径。该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不产生上拱形引流砂堆、有利于引流砂流动、提高钢水自开率的钢包上水口,解决现有技术需要人工烧氧开浇的缺点。

该专利的形状特点也不能避免稀土钢粘附到温度特别容易降低的长水口壁上。

实际生产中,长水口堵塞由于其下部和空气接触,温度降低较多(特别在冬季)。堵塞后,钢包内钢水不能流到中间包内,这给炼钢生产带来了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稀土钢或不锈钢用钢包防堵长水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稀土钢或不锈钢用钢包防堵长水口,其内部结构包括上部分和下部分,喉口以上部位形成上部分;喉口的底端沿竖直方向呈夹角α向外侧斜上方延伸后再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形成下部分,90°≤α≤120°;

所述下部分的内半径比喉口处内半径大距离d,25mm≤d≤100mm。

进一步地,100°≤α≤115°,35mm≤d≤45mm。

进一步地,上述稀土钢或不锈钢用钢包防堵长水口适用于小方坯、大方坯、圆坯、异型坯及板坯断面的浇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钢或不锈钢用钢包防堵长水口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长水口的下部分的顶端斜面与竖直方向形成的α角等于或大于90°,小于或等于120°,因此在重力作用下,钢水不可能沿长水口上部壁面经喉口流到长水口下部壁面并继续流下,从而实现了长水口下部分壁面与钢水不直接接触。该水口可实现稀土钢及不锈钢的连续浇注,这给生产组织带来很大好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钢或不锈钢用钢包防堵长水口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部分

2-下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稀土钢或不锈钢用钢包防堵长水口。请参考图1,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钢或不锈钢用钢包防堵长水口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钢或不锈钢用钢包防堵长水口的内部结构包括上部分1和下部分2,喉口以上部位形成上部分1;喉口的底端沿竖直方向呈夹角α向外侧斜上方延伸后再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形成下部分2,90°≤α≤120°;

所述下部分2的内半径比喉口处内半径大距离d,25mm≤d≤100mm。

进一步地,100°≤α≤115°,35mm≤d≤45mm。此种结构的水口一方面最易于加工,另一方面隔绝钢水与下部分2的效果最为优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稀土钢或不锈钢用钢包防堵长水口适用于小方坯、大方坯、圆坯、异型坯及板坯断面的浇注。该水口特别适用于浇注钢中稀土含量0~10%的钢种(稀土元素含量不为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钢或不锈钢用钢包防堵长水口由于使钢水不与温度特别容易降低的长水口下部直接接触,从而实现了稀土钢长水口的正常浇注,对稀土钢的连续生产非常有利。

具体的实施过程为:

(1)钢水从回转台钢包开始流下;

(2)稀土含量0~10%的钢种或不锈钢;

(3)长水口的下部分2的顶面斜面(即喉口的底端沿竖直方向呈夹角α向外侧斜上方延伸形成的斜面)与竖直方向形成的角度为α,长水口下部分内半径比喉口处内半径大距离d;

(4)钢水不与长水口下部的内壁直接接触进入连铸中间包,长水口不堵塞。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稀土钢或不锈钢用钢包防堵长水口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长水口的下部分的顶端斜面与竖直方向形成的α角等于或大于90°,小于或等于120°,因此在重力作用下,钢水不可能沿长水口上部壁面经喉口流到长水口下部壁面并继续流下,从而实现了长水口下部分壁面与钢水不直接接触。该水口可实现稀土钢及不锈钢的连续浇注,这给生产组织带来很大好处。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方案,下面举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钢水从回转台钢包开始流下;

(2)钢中稀土含量0.11%;

(3)长水口的下部分的顶端斜面与竖直方向形成的角度为100°,长水口下部分内半径比喉口处内半径大距离35mm;

(4)钢水不与长水口下部分的内壁直接接触进入连铸中间包,长水口不堵塞。

实施例2

(1)钢水从回转台钢包开始流下;

(2)钢中稀土含量0.23%;

(3)长水口的下部分的顶端斜面与竖直方向形成的角度为105°,长水口下部分内半径比喉口处内半径大距离30mm;

(4)钢水不与长水口下部分的内壁直接接触进入连铸中间包,长水口不堵塞。

实施例3

(1)钢水从回转台钢包开始流下;

(2)钢中稀土含量0.08%;

(3)长水口的下部分的顶端斜面与竖直方向形成的角度为108°,长水口下部分内半径比喉口处内半径大距离41mm;

(4)钢水不与长水口下部分的内壁直接接触进入连铸中间包,长水口不堵塞。

实施例4

(1)钢水从回转台钢包开始流下;

(2)钢中稀土含量0.11%;

(3)长水口的下部分的顶端斜面与竖直方向形成的角度为110°,长水口下部分内半径比喉口处内半径大距离45mm;

(4)钢水不与长水口下部分的内壁直接接触进入连铸中间包,长水口不堵塞。

实施例5

(1)钢水从回转台钢包开始流下;

(2)钢种为409l铁素体不锈钢;

(3)长水口的下部分的顶端斜面与竖直方向形成的角度为115°,长水口下部分内半径比喉口处内半径大距离58mm;

(4)钢水不与长水口下部分的内壁直接接触进入连铸中间包,长水口不堵塞。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稀土钢或不锈钢用钢包防堵长水口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