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金属管材用热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5530发布日期:2018-07-04 12:58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设备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大口径金属管材用热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目前,管件的热处理一般是将管件直接放置在热处理炉内直接进行加热,通过人工或者机械将管件转运至热处理炉内,一般需要对管件进行封闭式热处理,管件进出口较小导致工件进出料困难,各管件在加热的过程中会相互影响,造成质量偏差,且热处理炉内只能放置一层管件,使得空间利用率低。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0451364.1公开了管状工件热处理架,包括底板、车轮和两个支架,所述车轮安装在所述底板下方,所述支架固定在底板上表面的两端,两个所述支架之间固定安装有至少两个挂架,所述挂架由若干横杆和若干弧形弯板间隔组成,所述弧形弯板的开口向上,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还转动安装有辊轴。只在管件的底部的部分区域以及左右两侧部分区域设置有加热件,导致管件放置稳定后的外环面上部以及传送辊附近的区域受热不均匀或者无法受热,极大的影响了管件整体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件表面热处理均匀、空间利用率高、加工效率高、操作方便的大口径金属管材用热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大口径金属管材用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处理工作台、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在所述热处理工作台上的若干组用于输送管件的传送组件、若干平行设置在每两对所述传送组件之间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环住管件外环面下部的下热处理组件、通过支撑件平行设置在所述热处理工作台正上方的安装台、沿所述安装台长度方向于所述下热处理组件正上方具有一定距离的并列设置有若干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环住管件外环面上部的上热处理组件;

所述上热处理组件通过具有弹性的上吸合组件可伸缩的安装在所述安装台上,所述上热处理组件的底部设置有可感应管件被运输至附近的自动下降的闭合组件;在所述上热处理组件上设置有上加热件、上保温件、上冷却件,在所述下热处理组件上设置有下加热件、下保温件、下冷却件;

管件通过所述传送组件输送至所述上、下热处理组件的一侧,当管件进入至所述上、下加热件之间时,所述闭合组件感应管件的靠近并向下将管件封闭在所述上、下热处理组件中部的凹陷处,所述上、下加热件同时对管件进行加热,所述上、下保温件同时对管件进行保温,所述上、下冷却件同时对管件进行退火,完成对管件的热处理工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下加热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热处理组件内部截面呈V字形的加热腔、螺旋均匀设置在所述加热腔内的加热导电丝,在所述下热处理组件的底部向所述加热腔内通入有氮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大口径金属管材用热处理装置,设置上、下热处理组件可自动下降上热处理组件将运输过来的管件封闭,自动加热、保温、冷却等热处理工艺,管件表面热处理均匀、加工效率高、操作方便;加热导电丝配合氮气实现加热过程中受热均匀,后续冷却过程中冷却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口径金属管材用热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中给出的是一种大口径金属管材用热处理装置,包括热处理工作台100、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在热处理工作台100上的若干组用于输送管件的传送组件200、若干平行设置在每两对传送组件200之间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环住管件外环面下部的下热处理组件300、通过支撑件110平行设置在热处理工作台100正上方的安装台400、沿安装台400长度方向于下热处理组件300正上方具有一定距离的并列设置有若干的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一环住管件外环面上部的上热处理组件500;本实用新型设置上、下热处理组件300、500可自动下降上热处理组件300将运输过来的管件封闭,自动加热、保温、冷却等热处理工艺,管件表面热处理均匀、加工效率高,可在热处理工作台100的下方或者安装台400的上方再次跌价一层热处理装置,空间利用率高。

一组传送组件200包括至少两个传送辊210,优选的,一组传送组件200包括两个传送辊210,上热处理组件500与下热处理组件300之间初始距离、传送辊210左上方与上加热件310右下方的最低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管件直径的最大值,两个传送辊210之间的横向距离、传送辊210与下热处理组件300的左右侧之间的距离小于管件最小直径的三分之二。

在下热处理组件300上设置有下加热件310、下保温件320、下冷却件330,下加热件310包括设置在下热处理组件300内部截面呈V字形的加热腔311、螺旋均匀设置在加热腔311内的加热导电丝312,在下热处理组件300的底部设置有氮气通道313,可由下而上向加热腔311内通入有氮气,加热导电丝312配合氮气实现加热过程中受热均匀,后续冷却过程中冷却均匀。下保温件320为设置在下加热件上方中部凹陷处的下保温石棉321,用于加热后对管件表面温度进行保温;当需要对管件表面进行冷却时,在下加热件310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可防止管件滑出下加热件凹陷处的筛网331,并将下加热件310适当朝筛网331方向倾斜,有利于冷却水及时流出。

支撑件110为四块垂直设置在热处理工作台100四个角落的支撑杆111。在上热处理组件500上设置有上加热件510、上保温件520、上冷却件530,上加热件510为开口朝下的U形状,上加热件510的U形状凹陷处设置有履带式加热器511;上保温件520包括设置在履带式加热器511的下表面的上保温石棉521;上冷却件530包括设置在安装台400内部的冷却水输送管531、设置在上保温件520下部的冷却喷头532。

上热处理组件500通过具有弹性的上吸合组件540可伸缩的安装在安装台400上,上吸合组件540为设置在上加热件510中部上方的可吸附在安装台400下表面上的吸盘541和螺旋环绕在吸盘541周边并与安装台400、上加热件510紧固连接的弹簧542;上热处理组件500的底部设置有可感应管件被运输至附近的自动下降的闭合组件550,闭合组件550包括设置在上加热件510输入端的软垫552、设置在上加热件510输出端的磁铁551,软垫552的高度等于磁铁551的高度。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工作原理为:

管件通过传送组件200传送辊210输送至上、下热处理组件500、300的一侧,当管件进入至上、下加热件510、310之间时,闭合组件550左侧的磁铁551感应不锈钢金属管件的靠近产生向下的引力,上加热件510整体脱出吸盘541的吸附力,在弹簧542的拉伸作用向下将管件封闭在上、下热处理组件500、300中部的凹陷处,上、下加热件510、310同时对管件进行加热,上、下保温件520、320同时对管件进行保温,上、下冷却件530、330同时对管件进行退火,完成对管件的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后形成的产品内部结构均一,有利于机械性能的提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同等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