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路板金属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3674发布日期:2018-06-08 20:4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路板金属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板金属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路板金属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们随着经济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人们购买了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产品的使用年限缩短,导致了大量的电子产品被废弃,废弃电路板是电子废弃物的重大组成部分,它的回收处理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全球性问题。

目前,电路板回收处理方法一般采用直接掩埋法、焚烧法、酸洗及裂解等方法,但都有有毒物质释放,易造成空气或土壤等环境的严重二次污染,国家环保政策也是不允许这样做的或者说是限制这些处理模式的。国际上推行回收处理废弃电路板的最佳方法是物理方法,这种方法最显著的特点是环境污染小、综合利用率高、附加值大等优点,其劣势是处理成本高于焚烧或者酸洗的回收处理模式。由于废旧电路板韧性较大,多为平板状,很难通过一次破碎使金属与非金属分离,并且它所含物质种类较多,分离分解工艺复杂,这些特点决定了废旧电路板的回收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在电子废弃物中,虽然电路板的回收处理难度大,但是它具有相当高的经济价值。电路板中的金属品味相当于普通矿物中金属品位的几十倍至上百倍,金属的含量高达40%以上,最多的是铜,此外还有金、锡、镍、铅、硅等金屈,其中不乏稀有金属,因此具有宝贵的回收利用价值,现在电路板的回收处理已成为废弃电路板回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解决物理法与化学法处理电路板会导致污染过大过多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电路板金属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路板金属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路板金属不易回收,金属污染过大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路板金属回收装置,包括机体外壳、反应装置、控温装置和控氧装置,所述机体外壳包括透明视窗、门把手、螺杆、夹层板、控氧旋钮、控温旋钮和风机;所述机体外壳的一面开口安装有透明视窗,所述透明视窗的侧安装有门把手且门把手固定在机体外壳的外表面并贯穿机体外壳,所述机体外壳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控氧旋钮,所述控氧旋钮的上方固定有控温旋钮,所述机体外壳的侧表面开口有风机,所述在透明视窗的一侧安装有螺杆且透明视窗通过螺杆固定为机体外壳的一面,所述机体外壳的内部侧壁上安装有夹层板,所述机体外壳的内部放置有反应皿;

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皿、刮板、弹簧、滚轮、排液口和排液塞,所述反应皿的一侧固定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一侧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反应皿的内壁上,所述反应皿的另一侧一角开口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通过内表面螺纹与排液塞的外表面螺纹咬合并固定,所述反应皿的两端侧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滚轮;

所述控温装置包括电热丝保护壳、电热丝和电热丝卡座,所述电热丝保护壳通过电热丝卡座固定在电热丝保护壳的里面;

所述控氧装置包括气管阀、供氧管道和除氧进气管道,所述气管阀通过螺栓固定在机体外壳的内表面,所述气管阀的一侧上方通过焊接固定有供氧管道,所述供氧管道通过焊接连接到除氧出气管道,所述除氧出气管道的一侧安装有风机,所述气管阀的一侧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除氧进气管道,所述除氧进气管道的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有除氧罐,所述除氧罐的内部装有还原性铁,所述除氧罐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到除氧出气管道,所述除氧出气管道的另一端通过焊接连接到三通接头,所述三通接头的另一端连接到风机。

优选的,所述夹层板的内部凹槽高度应比反应皿的高度高出CM-CM。

优选的,所述反应皿的两边通过螺栓安装有滚轮,且每侧各固定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刮板的刮板两端都安装有导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运用生物制取电路板金属具有设备资金投入较小,同时也不会产生二次污染,生产过程中环保。

(2)反应皿中内部刮板保证在制取金属完成后能够将表面皿的金属颗粒完全的刮干净,不会有二次残留。

(3)机体外壳内部增加了夹层板,可以使反应皿多层数叠放,从而加大了制取效率,经济效应提升明显。

(4)本装置中增加了控温装置与控氧装置,在制取不同的金属时,所需要的菌种不同,从而菌种的生长环境不同,所需要的温度不同,含氧量不同,在本装置能够大范围调节温度与含氧量,具有很广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应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控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控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外壳、2-透明视窗、3-门把手、4-螺杆、5-夹层板、6-控氧旋钮、7-控温旋钮、8-风机、9-反应皿、10-刮板、11-弹簧、12-滚轮、13-排液口、14-排液塞、15-电热丝保护壳、16-电热丝、17-电热丝卡座、18-气管阀、19-供氧管道、20-除氧进气管道、21-除氧罐、22-还原性铁粉、23-除氧出气管道、24-三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电路板金属回收装置,包括机体外壳1、反应装置、控温装置和控氧装置,机体外壳1包括透明视窗2、门把手3、螺杆4、夹层板5、控氧旋钮6、控温旋钮7和风机8;机体外壳1的一面开口安装有透明视窗2,透明视窗2的侧安装有门把手3且门把手3固定在机体外壳1的外表面并贯穿机体外壳1,机体外壳1的一侧外表面安装有控氧旋钮6,控氧旋钮6的上方固定有控温旋钮7,机体外壳1的侧表面开口有风机8,在透明视窗2的一侧安装有螺杆4且透明视窗2通过螺杆4固定为机体外壳1的一面,机体外壳1的内部侧壁上安装有夹层板5,机体外壳1的内部放置有反应皿9;

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皿9、刮板10、弹簧11、滚轮12、排液口13和排液塞14,反应皿9的一侧固定有刮板10,刮板10的一侧安装有弹簧11,弹簧11的另一端固定在反应皿9的内壁上,反应皿9的另一侧一角开口有排液口13,排液口13通过内表面螺纹与排液塞14的外表面螺纹咬合并固定,反应皿9的两端侧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滚轮12;

控温装置包括电热丝保护壳15、电热丝16和电热丝卡座17,电热丝保护壳15通过电热丝卡座17固定在电热丝保护壳15的里面;

控氧装置包括气管阀18、供氧管道19和除氧进气管道20,气管阀18通过螺栓固定在机体外壳1的内表面,气管阀18的一侧上方通过焊接固定有供氧管道19,供氧管道19通过焊接连接到除氧出气管道23,除氧出气管道23的一侧安装有风机8,气管阀18的一侧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除氧进气管道20,除氧进气管道20的下方通过螺栓固定有除氧罐21,除氧罐21的内部装有还原性铁粉22,除氧罐21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到除氧出气管道23,除氧出气管道23的另一端通过焊接连接到三通接头24,三通接头24的另一端连接到风机8。

为了使金属回收装置能够同时对多个金属板进行回收,故设计中可对反应皿进行多层叠加,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夹层板5的内部凹槽高度应比反应皿9的高度高出3CM-5CM。

为了使装有溶液的反应皿能够更好地放进回收装置和在反应完成后更好的拿出来,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刮板10的刮板两端都安装有导向轮。

为了保持反应皿保持更好的平衡,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反应皿9的两边通过螺栓安装有滚轮12,且每侧各固定有两个。

考虑到金属在不同的溶剂中进行不同的反应,同时溶剂中的菌种的厌氧与好氧喜好不同,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气管阀18可选择气流在供氧管道19或除氧进气管道20之间通行,供氧管道19气流通行时除氧进气管道20气流闭合;除氧进气管道20气流通行时供氧管道19气流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以金属回收装置中回收铜为例,先用排液塞14将排液口13堵住后将电路板放于反应皿9里面,再添加氧化亚铁硫杆菌菌落溶液到反应皿里面与电路板反应,再将反应皿放入金属回收装置中,在滚轮12的作用下与夹层板5凹槽里固定,关上机体外壳的门,即调整控温旋钮7,在电路控制下电热丝16开始加热空气,使反应装置内部升至菌种所需的温度,调整控氧旋钮6时,在电路的控制下气管阀18与供养管道19相通,此时风机鼓风向内调整反应装置内部氧含量;

在上述反应中因为我们加的是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为好氧杆菌,故风机8正转,向机体内部鼓风,空气经过供养管道19,通过气管阀18向机体内部送氧,若反应的菌种为厌氧菌种,则调整风机反转,此时气管阀18与管道除氧进气管道20相通,在气压的作用下空气经过除氧进气管道20到达除氧罐21,此时除氧罐21内部的还原性铁粉21与空气中氧进行反应,从而达到去氧的目的。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