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铬硅靶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29674发布日期:2018-09-25 21:11阅读:15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铬硅靶材,是用来生产功能薄膜的产品,属于功能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磁控溅射靶材是制作多种功能薄膜的重要材料,在很多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并且应用的行业越来越广泛。旋转靶材的材料利用率能达到80%,是平面靶材利用率的2-3倍,并且溅射效率高,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应用。旋转靶材的安装方式与平面靶材不同,要求更苛刻,这就要求旋转靶材的端口需要设计更可靠,才能够安装到真空磁控溅射镀膜设备上,满足溅射工艺苛严格的要求。并且,更换大型旋转靶材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工,增加的生产成本。

目前,铬硅靶材通常用等离子喷涂的生产工艺来制作,用铬和硅的粉末经过混合,经等离子火焰加热到熔化或半熔融状态,以一定的速度撞击的基体表面,逐渐沉积成一定的厚度,制成靶材。这种方法成本较低,生产效率高,但是,其密度低,氧氮含量高,导致真空磁控溅射时容易出现起弧、掉渣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镀膜的质量,导致膜层较软,易受到腐蚀和氧化变色,甚至膜层中有很多黑色颗粒,制约了其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旋转铬硅靶材,其安装方便省时,与设备连接的可靠性高,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能够稳定的旋转,均匀的溅射,不会产生起弧现象,并且杜绝了气孔和积瘤的产生。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铬硅靶材,包括背管,背管外设有钎焊层,钎焊层外设有铬硅合金管;背管的一端设有内密封面和卡槽,背管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槽和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背管内壁的两端设有导向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铬硅合金管的两端设有防裂倒角和溅射过渡区。

进一步的,所述铬硅合金管中部的厚度为3-1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钎焊层为铟层。

进一步的,所述背管为304不锈钢背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背管的一端设有内密封面和卡槽,另一端设置有定位槽和法兰,装卸方便,与设备连接的可靠性高;采用的是内密封方式,背管受力很小,几乎不会产生变形,避免了背管变形导致的靶材开裂现象;背管两端设置有导向斜面,密封圈能很容易的进入到内密封区域;铬硅合金管用铟层绑定在不锈钢背管的外部,导热性好,可靠性高;密度高,氧氮含量低,铬硅合金管两端还设置有防裂倒角和溅射过渡区,溅射过程稳定,膜层均匀,不会产生起弧现象,并且杜绝了气孔和积瘤的产生,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减少了停机更换靶材的次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了其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背管、2-内密封面、3-卡槽、4-防裂倒角、5-铬硅合金管、6-钎焊层、7-定位槽、8-法兰、9-溅射过渡区、10-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旋转铬硅靶材,包括背管1,背管1外设有钎焊层6,钎焊层6外设有铬硅合金管5,钎焊层6可以为铟层。背管1的一端设有内密封面2和卡槽3,背管1的另一端设有定位槽7和法兰8,以便和生产设备连接。背管1内壁的两端设有导向斜面10,密封圈能很容易的进入到内密封区域。铬硅合金管5的两端设有防裂倒角4和溅射过渡区9。铬硅合金管5中部的厚度为3-15毫米,其采用铬和硅的粉混合均匀,其中铬含量为30%-70%,硅含量为30%-70%,之后采用热等静压的方法压制成坯料,再经机加工制成符合尺寸要求的和金管。背管1为304不锈钢背管,其可靠性高,能重复利用,也没有磁性,不会影响到使用时放置在内部的磁铁的磁场强度。

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省时,与设备连接的可靠性高,在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中,能够稳定的旋转,均匀的溅射,不会产生起弧现象,并且杜绝了气孔和积瘤的产生;由于此靶材采用的是内密封方式,背管受力很小,几乎不会产生变形,避免了背管变形导致的靶材开裂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