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铬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39376发布日期:2018-07-27 21:03阅读:6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化铬复合镀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龙头、水槽、花洒等厨卫产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表面容易出现腐蚀、长斑、损伤等现象,这些产品表面材料主要是由电镀镍及六价铬来形成的,虽然电镀技术非常成熟、成本低廉,但由于在制备六价铬过程中通常采用重污染的铬酸,因而不仅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且电镀废液还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

为了取代六价铬,已有不少研究者开始研究毒性为六价铬1/100的三价铬产品。但是,目前三价铬制备膜层还存在几个问题——成本较高、镀液不好稳定控制、耐磨性能不太理想等。因此,急需找到一种可替代六价铬或三价铬的膜层,如crc膜层,但由于ni层和crc层的硬度差异较大,存在结合不牢固的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环保、耐腐蚀、耐磨、结合紧密的碳化铬镀层及其制备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化铬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采用tialn作为梯度过渡层将底层的ni层和外层的crc层紧密结合。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一,还包括技术方案二,在技术方案二中,在ni层表面若干次沉积tialn层以形成tialn梯度过渡层,在tialn梯度过渡层的最外层表面上沉积crc层,所述tialn梯度过渡层从内到外硬度逐渐增大。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二,还包括技术方案三,在技术方案三中,在ni层2-5次沉积tialn层以形成2-5层tialn梯度过渡层。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三,还包括技术方案四,在技术方案四中,沉积tialn层采用离子镀沉积,且沉积温度逐层降低。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四,还包括技术方案五,在技术方案五中,沉积时的温度范围为50-250℃。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二,还包括技术方案六,在技术方案六中,在tialn梯度过渡层的最外层表面上若干次沉积crc层以形成crc梯度层,所述crc梯度层从内到外硬度逐渐增大。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六,还包括技术方案七,在技术方案七中,crc层通过中频磁控溅射形成,溅射时通入乙炔,且沉积时乙炔流量逐层增加,且乙炔流量范围为10-30sccm。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碳化铬复合镀层,自基体表面从内而外依次包括ni层、tialn梯度过渡层和crc层,所述tialn梯度过渡层从内到外硬度逐渐增大以与ni层和crc层均紧密结合。

作为优选,所述crc层为多层,且从内到外硬度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所述tialn梯度过渡层层数为2-5层。

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技术方案一中,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tialn作为梯度过渡层将底层的ni层和外层的crc层紧密结合,硬度较低的ni层和硬度较高的crc层通常结合时,会由于硬度的差异而出现结合不牢固的问题,采用tialn作为梯度过渡层则可以在ni层和crc层之间平滑过渡,使得ni层和crc层结合紧密,如此,则制备的复合镀层既具有ni层的耐腐蚀性,又具有crc层的耐磨性,使用时产品质量更加稳定,且本发明的crc层更为健康环保。

2.技术方案二中,tialn梯度过渡层从内到外硬度逐渐增大,则与ni层相接触的tialn层硬度较小,与crc层相接触的tialn层硬度较大,如此,tialn梯度过渡层可与ni层和crc层紧密结合。

3.技术方案三中,在ni层2-5次沉积tialn层以形成2-5层tialn梯度过渡层可在确保tialn梯度过渡层将ni层和crc层紧密结合的同时,减少工艺程序。

4.技术方案四中,沉积tialn层采用离子镀沉积,且沉积温度逐层降低,制备方法简单,沉积温度高时,涂层表面原子捕获热震动能,可跃迁或扩散形核,使晶粒长大,内应力得以释放,则硬度低,沉积温度低时,内应力不得释放,则硬度高,如此,在沉积时通过改变温度即可得到不同硬度的tialn层。

5.技术方案五中,沉积时的温度范围为50-250℃,温度适当,可制得硬度合适的tialn梯度过渡层。

6.技术方案六中,在tialn梯度过渡层的最外层表面上若干次沉积crc层以形成crc梯度层,所述crc梯度层从内到外硬度逐渐增大,如此,可在确保crc层和最外层表面的tialn层紧密结合时,又可进一步增加外层的crc层的硬度,从而提高镀层的整体硬度和耐磨性。

7.技术方案七中,crc层通过中频磁控溅射形成,溅射时通入乙炔,且沉积时乙炔流量大时,则碳含量增大,内应力增大,硬度增大,乙炔流量小时,则碳含量减小,内应力减小,硬度减小,如此,在沉积时通过改变乙炔的流量即可得到不同硬度的crc层,乙炔流量合适,可制得硬度合适的crc梯度层,且由于乙炔中含有碳元素,乙炔含量过高或过低易导致过于碳化或碳化不足,过于碳化时会使得crc镀层外观较黑,不满足卫浴用产品外观亮白装饰效果,碳化不足时,crc镀层耐磨性较差。

8.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碳化铬复合镀层,硬度较低的ni层和硬度较高的crc层通常结合时,会由于硬度的差异而出现结合不牢固的问题,采用tialn作为梯度过渡层则可以在ni层和crc层之间平滑过渡,使得ni层和crc层结合紧密,如此,则制备的复合镀层既具有ni层的耐腐蚀性,又具有crc层的耐磨性,使用时产品质量更加稳定,且本发明的crc层健康环保;tialn梯度过渡层从内到外硬度逐渐增大,则与ni层相接触的tialn层硬度较小,与crc层相接触的tialn层硬度较大,如此,tialn梯度过渡层可与ni层和crc层紧密结合。crc采用梯度层,且从内到外硬度逐渐增大,如此,可在确保crc层和最外层表面的tialn层紧密结合时,又可进一步增加外层的crc层的硬度,从而提高镀层的整体硬度和耐磨性。tialn梯度过渡层层数为2-5层,可确保tialn梯度过渡层将ni层和crc层紧密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碳化铬复合镀层的制备方法,采用tialn作为梯度过渡层将底层的ni层和外层的crc层紧密结合,具体而言,在ni层表面若干次沉积tialn层以形成tialn梯度过渡层,在tialn梯度过渡层的最外层表面上若干次沉积crc层以形成crc梯度过渡层,所述tialn梯度过渡层从内到外硬度逐渐增大,所述crc梯度层从内到外硬度逐渐增大。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基材抛光处理

(1)开皮:分别用40目、50目、80目粗砂纸对铜合金或不锈钢基材进行开皮处理,每种砂纸处理时间300s。

(2)整平:采用80目粗砂纸对基材处理后,再分别用100目、120目、180目中号砂纸对铜合金基材或不锈钢基材进行整平处理,每种砂纸处理时间600s。

(3)精抛:180目砂纸对铜合金基材进行整平处理后,采用风轮对基材进行精抛,时间1800s。

2、基材清洗处理

基材抛光后,分别通过酸洗、超声波热脱、超声波除蜡、超声波除油、水洗等方式对抛光基材进行表面精细清洗,具体步骤如下:

(1)酸洗:hcl260±20ml/l,温度常温,时间90-120s,波美度6±2;

(2)超声波热脱:除油粉浓度20±5g/l,温度60±10℃,时间150-180s,波美度2.5±1.5,超声波电流2±1a;

(3)超声波除蜡:除蜡粉浓度35±5g/l,温度60±10℃,时间240-300s,波美度2.5±1.5,超声波电流2±1a;

(4)超声波除油:除油粉浓度35±5g/l,温度60±10℃,时间240-300s,波美度2.5±1.5,超声波电流2±1a;

(5)纯水清洗:温度常温,时间600s。

3、电镀ni耐腐蚀光亮层

在洁净的基材上镀一层光镍,进而实现产品的耐腐蚀、光亮及整平的作用。

(1)镀液配制:niso4浓度270±20g/l,nicl2浓度60±10g/l,h3bo3浓度55±5g/l,520添加剂15±2ml/l,tra镍添加剂3±1ml/l;

(2)实验条件控制:ph值4.4±0.2,波美度24±3,温度55±10℃,水镀电压6±2v,水镀电流800-7500a,时间1800s。

4、ni基片清洗处理

采用pvd技术制备tialn过渡层之前,先分别通过酸洗、超声波热脱、超声波除蜡、超声波除油、水洗等方式对镀有ni耐腐蚀光亮层基材进行精细清洗,具体步骤如下:

(1)纯水清洗:温度常温,时间600s;

(2)超声波除油:除油粉浓度35±5g/l,温度60±10℃,时间240-300s,波美度2.5±1.5,超声波电流2±1a;

(3)纯水清洗:纯水,温度常温,时间900s。

5、ni基片加热处理

将清洗后的ni基片放入洁净的加热炉中,热风烘干,炉体温度180℃,烘干时间1800s-2700s。

6、在ni基片表面离子镀沉积tialn梯度过渡层

(1)第一层tialn膜。将洁净的ni基片放入pvd炉体,并抽真空至8×10-4pa,通入ar,流量设定为300sccm,基底偏压200v,调节腔体内工作压力至1pa,环境温度加热至60℃,将ti50al50靶(小圆弧作用)的电流调节至50a,预镀20min。预镀结束后,通入n2,流量设定为300sccm,维持炉体环境温度为60℃,加热铜合金或不锈钢基体至150℃,调节腔体内工作压力为0.8pa,转动基片台,ti50al50靶的电流保持在50a,打开基片挡板,镀膜60s,关闭小圆弧电源,维持炉体内的ar和n2时间为600s。

(2)第二层tialn膜。第一层tialn镀膜完成后,通过改变铜合金或不锈钢基体温度为100℃,其它实验条件不变,打开基片挡板,镀膜120s,关闭小圆弧电源,维持炉体内的ar和n2时间为600s。

(3)第三层tialn膜。第二层tialn镀膜完成后,通过改变铜合金或不锈钢基体温度为50℃,其它实验条件不变,打开基片挡板,镀膜180s,关闭小圆弧电源,维持炉体内的ar和n2时间为600s,关闭n2气管通道开关。

7、在tialn过渡层最外层上表面磁控溅射沉积crc梯度装饰层

(1)第一层crc膜。炉体保持ar流量为300sccm,基底偏压设置为30v,保持腔体内工作压力0.8pa,保持环境温度60℃,将cr靶(纯度99.99%,中频磁控溅射作用)的功率调节至30kw,预溅射1200s。预溅射结束后,通入c2h2,流量设定为10sccm,打开基片挡板,溅射300s,关闭中频磁控溅射电源,维持炉体内的ar和c2h2时间为60s。

(2)第二层crc膜。第一层crc镀膜完成后,通过改变c2h2流量为20sccm,其它实验条件不变,打开基片挡板,溅射300s,关闭中频磁控溅射电源,维持炉体内的ar和c2h2时间为60s。

(3)顶层crc装饰膜。第二层crc镀膜完成后,通过改变c2h2流量为30sccm,其它实验条件不变,打开基片挡板,溅射300s,关闭中频磁控溅射电源,关闭ar和c2h2气管通道开关。

实施例二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tialn层数为2层,其中,沉积时,第一层温度为100℃,第二层温度为50℃。

实施例三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tialn层数为4层,其中,沉积时,第一层温度为200℃,第二层温度为150℃,第三层温度为100℃,第四层温度为50℃。

实施例四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tialn层数为5层,其中,沉积时,第一层温度为250℃,第二层温度为200℃,第三层温度为150℃,第四层温度为100℃,第五层温度为50℃。

对比例一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tialn层数为1层,其中,沉积温度为50℃。

对比例二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tialn层数为6层,沉积时,第一层温度为300℃,第二层温度为250℃,第三层温度为200℃,第四层温度为150℃,第五层温度为100℃,第六层温度为50℃。

对比例三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制备crc镀层时乙炔流量不同,沉积时,第一层乙炔流量为5sccm,第二层流量为15sccm,第三层流量为25sccm。

对比例四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制备crc镀层时乙炔流量不同,沉积时,第一层乙炔流量为8sccm,第二层流量为18sccm,第三层流量为28sccm。

对比例五

制备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制备crc镀层时乙炔流量不同,沉积时,第一层乙炔流量为20sccm,第二层流量为30sccm,第三层流量为40sccm。

制得四个实施例和五个对比例之后,我们还分别对四个实施例和五个对比例进行了cass盐雾测试,耐磨擦性测试,硬度测试和冷热循环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一。

表一:实施例和对比例的相关测试结果和观察结果

由上表一的数据可知:

1.制备tialn梯度过渡层时,在ni层2-5次沉积tialn层以形成2-5层tialn梯度过渡层得到的镀层性能最佳,tialn层少于2层(如对比例一)或tialn层大于5层(如对比例二),对比例一中,得到的镀层耐腐蚀性不佳、耐磨性差,硬度低,且出现起泡,对比例二中,则在样品制备完成时即出现脱皮。这是因为,tialn梯度过渡层从内到外硬度逐渐增大,与ni层相接触的tialn层硬度较小,与crc层相接触的tialn层硬度较大,合适的层数,既可得到与ni层硬度最接近的tialn层,也可得到与crc层硬度最接近的crc层,从而使tialn梯度过渡层可与ni层和crc层紧密结合,如此,则制备的复合镀层既具有ni层的耐腐蚀性,又具有crc层的耐磨性,使用时产品质量更加稳定,而crc层也更为健康环保。

2.制备tialn梯度过渡层时,沉积温度范围在50-250℃,且相邻两个tialn层的温差为50℃得到的镀层性能最佳,沉积温度超过250℃(如对比例二),对比例二中,样品制备完成时即出现脱皮,这是因为沉积温度高时,涂层表面原子捕获热震动能,可跃迁或扩散形核,使晶粒长大,内应力得以释放,则硬度低,沉积温度低时,内应力不得释放,则硬度高,沉积温度过高时,会使得与ni层相邻的tialn层硬度过低,结合不紧密。

3.制备crc梯度过渡层时,乙炔流量范围在10-30sccm,且相邻两个crc层的流量差为10sccm时得到的镀层性能最佳,乙炔流量小于10sccm时(如对比例三和对比例四)或大于30sccm时(如对比例五),对比例三和对比例四中,得到的镀层耐腐蚀行能不佳、耐磨性差,硬度低,对比例五中,则是得到的镀层发黑,这是因为沉积时乙炔流量大时,则碳含量增大,内应力增大,硬度增大,乙炔流量小时,则碳含量减小,内应力减小,硬度减小,乙炔流量过大或过小时,会使得与tialn层相邻的crc层硬度差过小或过大,结合不牢固。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碳化铬复合镀层,自基体表面从内而外依次包括ni层、tialn梯度过渡层和crc层,所述tialn梯度过渡层从内到外硬度逐渐增大与ni层和crc层均紧密结合。

具体而言,所述tialn梯度过渡层层数为2-5层,crc层为多层,且从内到外硬度逐渐增大。

本发明提供的碳化铬复合镀层,硬度较低的ni层和硬度较高的crc层通常结合时,会由于硬度的差异而出现结合不牢固的问题,采用tialn作为梯度过渡层则可以在ni层和crc层之间平滑过渡,使得ni层和crc层结合紧密,如此,则制备的复合镀层既具有ni层的耐腐蚀性,又具有crc层的耐磨性,使用时产品质量更加稳定,且crc层更加健康环保;tialn梯度过渡层从内到外硬度逐渐增大,则与ni层相接触的tialn层硬度较小,与crc层相接触的tialn层硬度较大,如此,tialn梯度过渡层可与ni层和crc层紧密结合。tialn梯度过渡层层数为2-5层,可确保tialn梯度过渡层将ni层和crc层紧密结合。crc采用梯度层,且从内到外硬度逐渐增大,如此,可在确保crc层和最外层表面的tialn层紧密结合时,又可进一步增加外层的crc层的硬度,从而提高镀层的整体硬度和耐磨性。

上述说明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且不应看作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通过本发明的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公知或现有技术、知识所进行的改动也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