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74262发布日期:2019-08-20 20:46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磨工具。



背景技术:

砂光机作为一种打磨抛光类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现有的砂光机通常包括:机壳、电机、偏心机构和底板,砂光机的偏心运动是由电机轴驱动偏心机构旋转实现的,砂光机的机壳和底板之间同时有振动支架的软支撑和偏心轴连接底板轴承的刚性支撑。因为底板轴承是可旋转的,所以底板可以偏心运动,振动支架的作用是限制底板旋转;电机固定在机壳上,动力由输出轴传到底板。

上述结构需要有另外的配重结构来平衡底板的质量,配重结构一般为平衡块,平衡块的大小和位置需要经过计算,且制造出来总会产生大小和位置的误差,导致偏心系统不平衡振动大,不仅带来成本的上升,而且平衡块和偏心轴不管如何放置均会占据一定的轴向空间,使得砂光机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尤其在转速高时会产生很大振动,噪声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磨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体积大、噪声大、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如上构思,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打磨工具,包括:

底座;

壳体,设置于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柔性连接;

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机的定子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电机的转子上设置有不平衡体。

其中,所述电机为无刷电机。

其中,所述电机为外转子电机,所述不平衡体位于所述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上。

其中,所述定子通过紧固机构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电机的转轴穿过所述定子的中心孔并与所述定子之间通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连接。

其中,所述外转子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转轴之间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不平衡体绕所述外转子的轴线不均匀分布。

其中,所述底座与所述壳体之间通过多个弹性件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件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上端设置有螺柱,所述螺柱与所述壳体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件由橡胶材料制成。

其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电机电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打磨工具,通过壳体与底座柔性连接,电机的定子与底座连接,由于电机的转子上设置有不平衡体,转子旋转的过程中,不平衡体产生周转的离心力并传递给底座,实现底座的偏心运动。因为取消了偏心轴,简化了结构,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降低在工作过程中高转速时的振动,有效降低噪音,减轻噪音对周围人群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打磨工具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打磨工具省略壳体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打磨工具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打磨工具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打磨工具的剖视图。

图中:

1、底座;2、壳体;3、电机;4、弹性件;5、控制器;6、电刷;

21、容置腔;22、握持部;

31、定子;32、外转子;33、不平衡体;34、转轴;35、第一轴承;36、第二轴承;37、风扇;341、轴线;

41、螺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打磨工具,用于对工件进行打磨。打磨工具包括底座1、壳体2和电机3,壳体2的内部中空形成容置腔21,壳体2设置于底座1上并与底座1柔性连接,电机3设置于壳体2的容置腔21内并穿过壳体2的底端开口与底座1连接,电机3的定子31与底座1连接,电机3的转子上设置有不平衡体33。在本实施例中,打磨工具为砂光机。

转子旋转的过程中,不平衡体33产生周转的离心力并传递给底座1,实现底座1的偏心运动,简化了结构,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降低在工作过程中高转速时的振动,有效降低噪音,减轻噪音对周围人群的危害。柔性连接的设置,允许底座1与壳体2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使得底座1在偏心运动时,壳体2不会被破坏。

电机3可以为内转子电机或者外转子电机,不平衡体33可以设置在内转子电机的转子上或外转子电机的转子上。在本实施例中,电机3为无刷电机,散热性能好,工作效率高。电机3为外转子电机,不平衡体33位于外转子电机的外转子32上。

定子31通过紧固机构固定于底座1上,电机3的转轴34穿过定子31的中心孔并与定子31之间通过第一轴承35和第二轴承36连接。第一轴承35和第二轴承36安装于轴承座上。外转子32与转轴34之间固定连接。不平衡体33设置于外转子32的外周面上,不平衡体33绕外转子32的轴线341不均匀分布,具体地,不平衡体33绕外转子32的轴线341呈扇形分布。

转轴34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置有风扇37,风扇37在转轴34的带动下转动,用于对打磨工具散热。

参见图2,底座1与壳体2之间通过多个弹性件4连接。底座1在偏心运动时,弹性件4发生弹性变形,保护壳体2不会被破坏,底座1停止运动时,弹性变形恢复。弹性件4的下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弹性件4的上端设置有螺柱41,螺柱41与壳体2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由橡胶材料制成。

参见图3,四个弹性件4于底座1上均匀间隔分布,具体地,四个弹性件4的位置分布靠近底座1的四个顶点。在本实施例中,不平衡体33为沿外转子32的径向突出的偏心块。

参见图1至图4,打磨工具还包括控制器5,控制器5位于壳体2内并与电机3电连接。控制器5连接交流电,以控制电机3运转。

参见图5和图6,壳体2包括握持部22,用于供用户握持。握持部22上可以设置开关,用户在握持时,能够方便的触发开关,控制电机3启停。

使用时,在底座1下方设置砂纸之类的打磨件,用户手持于壳体2的握持部22,通过开关启动打磨工具后,由于电机3的外转子32上设置有不平衡体33,电机3会有离心运动的趋势,进而通过电机3直接带动底座1实现偏心运动,使得砂纸在工件表面不断摩擦,实现对工件的打磨。

实施例二

图7示出了实施例二,其中与实施例一相同或相应的零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仅描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区别之处在于,电机3为带电刷6的电机,电刷6位于壳体2内。导线在往复摆动振动的过程中会疲劳折断,电刷6相对于导线来说结构更加可靠,不存在断裂的风险。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