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马达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9898发布日期:2018-07-07 09:2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马达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

目前市面上的模具均不含动力装置,在加工一些特殊的零件时,零件会与模具的型芯黏连,导致脱模效果不好,影响产品质量,并且普通的模具在浇注的时候由于浇注液进入的先后顺序会存在一定的温差,导致零件会产生裂缝等现象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轮马达模具,能够提高模具生产产品的产品质量。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齿轮马达模具,包括上机座板、下机座板、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第五板和旋转机构,

上机座板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浇注口沉孔,在浇注口沉孔上设有第一导套,在沉孔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浇注通孔,浇注通孔内设有浇注口套,浇注口套设有浇注口、过渡段和安装段。

第一板通过第一螺栓安装在上机座板的下端面,第一板设有第二浇注通孔,第二浇注通孔的位置与第一浇注通孔的位置对应,在第一板的四个角上均设有第一导套孔,第一导套孔为阶梯孔,在第一导套孔内安装有第二导套,第一板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型腔,第一型腔与浇注口套之间设有流道;

第二板通过第二螺栓安装在第一板的下端面,第二板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型腔,第二型腔的位置与第一型腔的位置对应且形状一致,在第二型腔的底部设有锥形通孔,在与第一导套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一导柱孔,第一导柱孔内安装有第二导套,在第二板的下端面设有弹簧孔,在第二板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中心孔,第一中心孔的位置与流道的焦点对应,在第一中心孔内设有固定轴;

第三板通过第二螺栓安装在第二板的下端面,第三板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位置与锥形通孔的位置对应,在第一通孔的下端设有第一轴套孔,在第一导柱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导柱孔,在第三板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中心孔,第二中心孔与第一中心孔对应,在第二中心孔的下方设有第二轴套孔;

第四板通过第三螺栓安装在第三板的下端面,第四板的上端面设有齿轮槽,齿轮槽包括第一圆弧、第二圆弧、第三圆弧和第四圆弧,且第一圆弧、第二圆弧、第三圆弧和第四圆弧各自的圆心位置设有第四轴套孔,第一圆弧与第二圆弧之间设有第一过度带,第二圆弧与第三圆弧之间设有第二过度带,第三圆弧与第四圆弧之间设有第三过度带,第四圆弧与第一圆弧之间设有第四过度带,在齿轮槽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通孔,在第二导柱孔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三导柱孔,第三导柱孔为阶梯孔;

第五板通孔第四螺栓安装在第四板的下端面,第五板的上端面设有“u”型槽,“u”形槽的圆弧中心设有第三轴套孔,第三轴套孔与第二通孔的中心位置对应,“u”形槽的开口与第五板的侧面接触,下机座板通过第四螺栓安装在第五板的下端面。

旋转机构包括电机和模具内转动件,电机安装在电机座上,电机座安装在“u”型槽的开口处,电机座的截面呈“l”形,“l”形电机座的短边的一端安装在第四板的侧面,另一端安装在第五板的侧面,“l”形电机座的长边所在的平面内设有电机安装槽,电机安装槽内设有电机轴孔,电机轴伸出“l”型电机座的下端面,在电机轴上装有第一链轮;

模具内转动件包括第二链轮、主轴、主齿轮、从动齿轮和从动轴,

主轴包括第一轴套段、第一齿轮段、第一过渡段、第二齿轮段和第二轴套段,第一轴套段上套设有第一轴套,第一轴套安装在第三轴套孔内,在第一轴套段的上方设有第一齿轮段,第一齿轮段上套设有第二链轮,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连接,在第二齿轮段设有主齿轮,第二齿轮段上端设有第二轴套段,第二轴套段上套设有第二轴套,第二轴套安装在第二轴套孔内;

从动轴安装在第一板到第四板之间,从动轴包括第三齿轮安装段、第二过度段和锥形段,第三齿轮安装段内装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齿轮啮合,从动齿轮的两侧均设有轴套,轴套分别安装在第一轴套孔和第四轴套孔内,锥形段伸入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内。

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发明还需采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弹簧孔的位置与第二螺栓的位置对应,且在弹簧孔内设有弹簧。

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内设有热流道。

所述上机座板、下机座板、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和第五板的侧面均设有螺纹孔。

所述螺纹孔成对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旋转机构的设置,可以防止零件与模具的黏连,提高脱模效果,提高生产效率。

(2)通过旋转机构的设置,可以减少由于浇注液冷却引起的裂纹和缩松锁孔等现象,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等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浇注口套的剖视图。

图4是第一板俯视图。

图5是第二板俯视图。

图6是第三板俯视图。

图7是第三板上试图。

图8是第四板俯视图。

图9是第四板上试图。

图10是第五板俯视图。

图11是电机的局部图。

图12是旋转机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上机座板1,下机座板2,第一板3,第二板4,第三板5,第四板6,第五板7,浇注口沉孔8,第一导套9,浇注口套10,浇注口11,过渡段12,安装段13,浇注通道14,第一导套孔15,第二导套16,第一型腔17,流道18,第二型腔19,锥形通孔20,第一导柱孔21,第二导套22,第一中心孔23,第一通孔24,第一轴套孔25,第二导柱孔26,第二中心孔27,齿轮槽28,第二通孔29,第三导柱孔30,第四轴套孔31,“u”型槽32,第三轴套孔33,电机34,电机座35,电机安装槽36,电机轴孔37,第一链轮38,第二链轮39,主轴40,主齿轮41,从动齿轮42,从动轴43,第一轴套44,第二轴套45,第二轴套孔46,第三轴套4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一种齿轮马达模具,包括上机座板1、下机座板2、第一板3、第二板4、第三板5、第四板6、第五板7和旋转机构,

上机座板1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设有浇注口沉孔8,在浇注口沉孔8上设有第一导套9,在浇注口沉孔8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浇注通孔,浇注通孔内设有浇注口套10,浇注口套10设有浇注口11、过渡段12和安装段13,浇注口套10内设有浇注通道14,过渡段12与上机座板1的第一浇注通孔配合。

第一板通3过第一螺栓安装在上机座板1的下端面,第一板3设有第二浇注通孔,第二浇注通孔的位置与第一浇注通孔的位置对应,浇注口套10的安装段12安装在第二浇注通孔内,在第一板的四个角上均设有第一导套孔15,第一导套孔15为阶梯孔,在第一导套15孔内安装有第二导套16,第一板3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型腔17,第一型腔17与浇注口套10之间设有流道18,流道18的交点在第二浇注通孔上;

第二板4通过第二螺栓安装在第一板3的下端面,第二板4的上端面设有第二型腔19,第二型腔19的位置与第一型腔17的位置对应且形状一致,在第二型腔的底部设有锥形通孔20,在与第一导套孔15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一导柱孔21,第一导柱孔21内安装有第二导套22,在第二板4的下端面设有弹簧孔,在第二板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中心孔23,第一中心孔23的位置与流道18的焦点对应,在第一中心孔23内设有固定轴;

第三板5通过第二螺栓安装在第二板4的下端面,第三板5设有第一通孔24,第一通孔24的位置与锥形通孔20的位置对应,在第一通孔24的下端设有第一轴套孔25,在第一导柱孔21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导柱孔26,在第三板5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中心孔27,第二中心孔27与第一中心孔23对应,在第二中心孔的下方设有第二轴套孔46;

第四板6通过第三螺栓安装在第三板5的下端面,第四板6的上端面设有齿轮槽28,齿轮槽28包括第一圆弧、第二圆弧、第三圆弧和第四圆弧,且第一圆弧、第二圆弧、第三圆弧和第四圆弧各自的圆心位置设有四个第四轴套孔31,第四轴套孔31的位置与第一轴套孔25的位置对应,第一圆弧与第二圆弧之间设有第一过度带,第二圆弧与第三圆弧之间设有第二过度带,第三圆弧与第四圆弧之间设有第三过度带,第四圆弧与第一圆弧之间设有第四过度带,在齿轮槽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二通孔29,在第二导柱孔26对应的位置上设有第三导柱孔30,第三导柱孔30为阶梯孔;

第五板7通孔第四螺栓安装在第四板6的下端面,第五板7的上端面设有“u”型槽32,“u”形槽32的圆弧中心设有第三轴套孔33,第三轴套孔33与第二通孔29的中心位置对应,“u”形槽32的开口与第五板7的侧面接触,下机座板2通过第四螺栓安装在第五板的7下端面。

旋转机构包括电机34和模具内转动件,电机34安装在电机座35上,电机座35安装在“u”型槽32的开口处,电机座34的截面呈“l”形,“l”形电机座的短边的一端安装在第四板6的侧面,另一端安装在第五板5的侧面,“l”形电机座的长边所在的平面内设有电机安装槽36,电机安装槽内设有电机轴孔37,电机轴伸出“l”型电机座35的下端面,在电机轴上装有第一链轮38;

模具内转动件包括第二链轮39、主轴40、主齿轮41、从动齿轮42和从动轴43,

主轴40包括第一轴套段、第一齿轮段、第一过渡段、第二齿轮段和第二轴套段,第一轴套段上套设有第一轴套44,第一轴套44安装在第三轴套孔33内,在第一轴套段44的上方设有第一齿轮段,第一齿轮段上套设有第二链轮39,第二链轮与第一链轮38连接,在第二齿轮段设有主齿轮41,第二齿轮段上端设有第二轴套段,第二轴套段上套设有第二轴套45,第二轴套45安装在第二轴套孔46内;

从动轴43安装在第一板3到第四板6之间,从动轴43包括第三齿轮安装段、第二过度段和锥形段,第三齿轮安装段内装有从动齿轮42,从动齿轮42与主齿轮41啮合,从动齿轮42的两侧均设有第三轴套47,第三轴套47分别安装在第一轴套孔25和第四轴套孔31内,锥形段伸入第一型腔17和第二型腔19内。

所述弹簧孔的位置与第二螺栓的位置对应,且在弹簧孔内设有弹簧,弹簧可以在起模时,将第二螺栓拧松弹簧会将第二板顶起,起到自动脱模的效果,为工作带来便利。

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内设有热流道,热流道均布在型腔周围,保持型腔内温度,提高浇注产品的质量。

所述上机座板、下机座板、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和第五板的侧面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成对设置,通过螺纹孔可以更方便的对各个板进行起重。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链轮和齿轮与轴之间均设有键槽,键槽内设有键,保证链轮与轴同时转动,优选的,键采用平键的形式。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从动轴上设有密封件,防止浇注液通过缝隙进入从动轴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浇注时,电机通电带动第一链轮转动,通过链传动带动第二链轮转动,第二链轮转动带动主轴转动,主轴转动带动主齿轮转动,主齿轮转动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从动轴转动,从动轴的锥形转动面在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内,浇注液进入型腔后从动轴会带着浇注液转动,可以防止由于温差原因造成的裂缝灯原因,在铸造件冷却过程中,从动轴不断转动,可以防止浇注液黏在性心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