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用高精密陶瓷轴套的磨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62167发布日期:2018-09-29 02:30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陶瓷材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泵用高精密陶瓷轴套的磨削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泵用高精密陶瓷轴套的加工工艺是:直接双端面精磨,然后外径粗精磨,再内径粗磨;由于双端面直接进行精细磨削,且内径只有粗磨,没有精细磨削,因此产品精度无法保证,且双端面精磨时磨削量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泵用高精密陶瓷轴套的磨削工艺,能够提高产品精度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泵用高精密陶瓷轴套的磨削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00)双端面粗磨:在研磨机上将陶瓷轴套两端面上的粉末研磨干净,同时将陶瓷轴套的厚度研磨至余量0.15-0.25mm;

(200)双端面精磨:在研磨机上将陶瓷轴套厚度研磨至基准尺寸,保证陶瓷轴套两端面的平行度≤0.01mm,平面度≤0.005mm;

(300)外径粗磨和精磨:将若干陶瓷轴套串在紧配芯棒上,然后在无心磨上分七次将陶瓷轴套的外径磨削至基准尺寸,保证陶瓷轴套外圆与两端面的垂直度≤0.008mm;

(400)内径精磨:采用成等腰三角形排列的上滚轮、下滚轮和人造金刚石支撑块夹住陶瓷轴套,使陶瓷轴套自转,磨头在陶瓷轴套内孔内进行往复式震荡磨削,保证内孔与外圆的同心度≤0.01mm,内孔与两端面的垂直度≤0.008mm,内孔圆度≤0.003m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00)双端面粗磨时采用金刚石蝶式砂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刚石蝶式砂轮的粒度为80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200)双端面精磨时采用金刚石研磨膏。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金刚石研磨膏的粒度为1200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00)外径粗磨和精磨时选用金刚石砂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径粗磨时的金刚石砂轮粒度为80目,所述外径精磨时的金刚石砂轮粒度为600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300)外径粗磨和精磨时,若干陶瓷轴套串在紧配芯棒上,两端采用橡胶管束紧。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00)中的上滚轮和下滚轮通过滚轮驱动伺服电机带动。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00)中的人造金刚石支撑块垂直于上滚轮和下滚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双端面粗磨时的余量,并采用自制的外径粗精磨削工具和内径精磨用工具,优选各磨削阶段用砂轮,提高产品精度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泵用高精密陶瓷轴套的磨削工艺的流程图;

图2是图1所示外径粗磨和精磨时陶瓷轴套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内径精磨时陶瓷轴套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内径精磨时陶瓷轴套的磨削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紧配芯棒,2、橡胶管,3、陶瓷轴套,4、人造金刚石支撑块,5、上滚轮,6、下滚轮,7、磨头,8、滚轮驱动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一:

一种泵用高精密陶瓷轴套的磨削工艺,包括:双端面粗磨—双端面精磨—外径粗磨和精磨—内径精磨。

具体为:

(100)双端面粗磨:在双端面研磨机上,采用粒度为80目的金刚石蝶式砂轮,将陶瓷轴套两端面上由于烧结粘附的的粉末研磨干净,同时将陶瓷轴套的厚度研磨至余量为0.15mm的位置;将双端面粗修出平行基准,同时由于80目粒度的金刚石蝶式砂轮切削速度快,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双端面精磨时的磨削量,降低生产成本。

(200)双端面精磨:在双端面研磨机上,采用粒度为1200目的金刚石研磨膏,对陶瓷轴套的两个端面进行精细研磨加工,将陶瓷轴套厚度研磨至基准尺寸,保证陶瓷轴套两端面的平行度≤0.01mm,平面度≤0.005mm,确保后续加工的垂直度。

(300)外径粗磨和精磨:外径粗磨时,采用粒度为80目的金刚石砂轮;外径精磨时,采用粒度为600目的金刚石砂轮;磨削时,如图2所示,将十个陶瓷轴套3一起串在紧配芯棒1上,两端采用橡胶管2束紧,保证陶瓷轴套3的两个平面之间精密接触无缝隙且不松动,然后在无心磨上分七次将陶瓷轴套的外径磨削至基准尺寸,保证在磨削时能够使陶瓷轴套不前后松动倾斜,从而达到控制陶瓷轴套外圆与两端面垂直度≤0.008mm的目的。

(400)内径精磨:如图3和图4所示,采用成等腰三角形排列的上滚轮5、下滚轮6和人造金刚石支撑块4夹住陶瓷轴套3,使陶瓷轴套3能够在最稳定的状态下旋转,并通过滚轮驱动伺服电机8带动上滚轮5和下滚轮6,使得陶瓷轴套3紧贴在人造金刚石支撑块4上实现同向自转,而磨头7在陶瓷轴套3内孔内进行复式震荡磨削,保证内孔与外圆的同心度≤0.01mm,内孔与两端面的垂直度≤0.008mm,内孔圆度≤0.003mm。

其中,所述步骤(400)中的人造金刚石支撑块4垂直于上滚轮5和下滚轮6。且上滚轮5和下滚轮6导向调节约3°的角度偏差,在陶瓷轴套3旋转时可以促使陶瓷轴套3向内吸附在人造金刚石支撑块4上,不形成前后移动。

实施例二

一种泵用高精密陶瓷轴套的磨削工艺,包括:双端面粗磨—双端面精磨—外径粗磨和精磨—内径精磨。

具体为:

(100)双端面粗磨:在双端面研磨机上,采用粒度为80目的金刚石蝶式砂轮,将陶瓷轴套两端面上由于烧结粘附的的粉末研磨干净,同时将陶瓷轴套的厚度研磨至余量为0.2mm的位置;将双端面粗修出平行基准,同时由于80目粒度的金刚石蝶式砂轮切削速度快,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双端面精磨时的磨削量,降低生产成本。

(200)双端面精磨:在双端面研磨机上,采用粒度为1200目的金刚石研磨膏,对陶瓷轴套的两个端面进行精细研磨加工,将陶瓷轴套厚度研磨至基准尺寸,保证陶瓷轴套两端面的平行度≤0.01mm,平面度≤0.005mm,确保后续加工的垂直度。

(300)外径粗磨和精磨:外径粗磨时,采用粒度为80目的金刚石砂轮;外径精磨时,采用粒度为600目的金刚石砂轮;磨削时,如图2所示,将十个陶瓷轴套3一起串在紧配芯棒1上,两端采用橡胶管2束紧,保证陶瓷轴套3的两个平面之间精密接触无缝隙且不松动,然后在无心磨上分七次将陶瓷轴套的外径磨削至基准尺寸,保证在磨削时能够使陶瓷轴套不前后松动倾斜,从而达到控制陶瓷轴套外圆与两端面垂直度≤0.008mm的目的。

(400)内径精磨:如图3和图4所示,采用成等腰三角形排列的上滚轮5、下滚轮6和人造金刚石支撑块4夹住陶瓷轴套3,使陶瓷轴套3能够在最稳定的状态下旋转,并通过滚轮驱动伺服电机8带动上滚轮5和下滚轮6,使得陶瓷轴套3紧贴在人造金刚石支撑块4上实现同向自转,而磨头7在陶瓷轴套3内孔内进行复式震荡磨削,保证内孔与外圆的同心度≤0.01mm,内孔与两端面的垂直度≤0.008mm,内孔圆度≤0.003mm。

其中,所述步骤(400)中的人造金刚石支撑块4垂直于上滚轮5和下滚轮6。且上滚轮5和下滚轮6导向调节约3°的角度偏差,在陶瓷轴套3旋转时可以促使陶瓷轴套3向内吸附在人造金刚石支撑块4上,不形成前后移动。

实施例三

一种泵用高精密陶瓷轴套的磨削工艺,包括:双端面粗磨—双端面精磨—外径粗磨和精磨—内径精磨。

具体为:

(100)双端面粗磨:在双端面研磨机上,采用粒度为80目的金刚石蝶式砂轮,将陶瓷轴套两端面上由于烧结粘附的的粉末研磨干净,同时将陶瓷轴套的厚度研磨至余量为0.25mm的位置;将双端面粗修出平行基准,同时由于80目粒度的金刚石蝶式砂轮切削速度快,能够提升生产效率,减少双端面精磨时的磨削量,降低生产成本。

(200)双端面精磨:在双端面研磨机上,采用粒度为1200目的金刚石研磨膏,对陶瓷轴套的两个端面进行精细研磨加工,将陶瓷轴套厚度研磨至基准尺寸,保证陶瓷轴套两端面的平行度≤0.01mm,平面度≤0.005mm,确保后续加工的垂直度。

(300)外径粗磨和精磨:外径粗磨时,采用粒度为80目的金刚石砂轮;外径精磨时,采用粒度为600目的金刚石砂轮;磨削时,如图2所示,将十个陶瓷轴套3一起串在紧配芯棒1上,两端采用橡胶管2束紧,保证陶瓷轴套3的两个平面之间精密接触无缝隙且不松动,然后在无心磨上分七次将陶瓷轴套的外径磨削至基准尺寸,保证在磨削时能够使陶瓷轴套不前后松动倾斜,从而达到控制陶瓷轴套外圆与两端面垂直度≤0.008mm的目的。

(400)内径精磨:如图3和图4所示,采用成等腰三角形排列的上滚轮5、下滚轮6和人造金刚石支撑块4夹住陶瓷轴套3,使陶瓷轴套3能够在最稳定的状态下旋转,并通过滚轮驱动伺服电机8带动上滚轮5和下滚轮6,使得陶瓷轴套3紧贴在人造金刚石支撑块4上实现同向自转,而磨头7在陶瓷轴套3内孔内进行复式震荡磨削,保证内孔与外圆的同心度≤0.01mm,内孔与两端面的垂直度≤0.008mm,内孔圆度≤0.003mm。

其中,所述步骤(400)中的人造金刚石支撑块4垂直于上滚轮5和下滚轮6。且上滚轮5和下滚轮6导向调节约3°的角度偏差,在陶瓷轴套3旋转时可以促使陶瓷轴套3向内吸附在人造金刚石支撑块4上,不形成前后移动。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泵用高精密陶瓷轴套的磨削工艺,通过控制双端面粗磨时的余量,并采用自制的外径粗精磨削工具和内径精磨用工具,优选各磨削阶段用砂轮,提高产品精度及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