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高射频功率溅射制备ITO纳米线及其气体传感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576099发布日期:2018-09-29 05:33阅读:5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气敏传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高射频功率溅射制备ito纳米线及其气体传感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铟锡(ito)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感器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以及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其上的氧元素与气体作用非常敏感,可以显著的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目前,一维纳米结构具有大的比表面积,更利于气体的吸附和扩散,使得一维纳米材料在气体传感器有着潜在的优势,其具有的特点是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器件性能稳定。

现阶段关于ito的纳米材料的报道主要集中在ito纳米线,生长机理遵从气液固(vls,vapor-liquid-solid)机理,目前已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制备ito纳米线,包括激光脉冲沉积、电子束蒸镀以及热蒸镀,但是这些方法对生长环境要求过高,并且都需要通过催化剂来引导纳米线的生长,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纳米线的形貌受到催化剂性质的影响。而自催化方法生长纳米线可以克服这一缺点,但目前利用磁控溅射制备ito纳米线采用的是直流溅射和低射频(30w)溅射,生长速率慢,ito纳米线质量也不高,严重制约着ito纳米线的应用。关于在高射频下磁控溅射制备ito纳米线一直是工业领域寻求突破的技术难题。

ito纳米线作为气体传感器已有相关专利和应用,如申请号为cn200710167865.7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提出用管式炉法制备ito纳米线,然后再利用超声将ito纳米线震落于溶液中,最后涂覆至陶瓷管上再烘干,进行气敏器件的制备。流程较多,制作工艺复杂,气敏器件性能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高射频功率溅射制备ito纳米线及其气体传感器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第一是实现在高射频功率下磁控溅射高速制备ito纳米线;第二是针对现有ito纳米线制备气敏传感器的不足,简化制备工艺。本发明方法具有性能稳定,灵敏度高,工艺步骤简单,可大规模工业生产应用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高射频功率制备ito纳米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衬底或陶瓷管进行预处理,然后置于磁控溅射腔中,调整溅射室气压和温度,并通入氩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利用磁控溅射的方式,在高频条件下轰击ito靶材磁控溅射,进行一次生长,利用自催化原理在衬底或陶瓷管表面制备一层ito纳米线。

进一步的,衬底或陶瓷管进行磁控溅射前进行预处理;具体处理方法为:将衬底或陶瓷管置于酒精溶液中超声0.5小时,去除表面颗粒杂质,之后用氮气吹干。

进一步的,将预处理过的衬底或陶瓷管放在溅射室托盘上,调整磁控溅射工艺参数:射频功率为250-300w,氩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比例为ar2:o2=25sccm:0.2sccm;溅射室气压为1pa,温度为500℃。

进一步的,磁控溅射制备纳米线的生长速率可达到2μm/h。

进一步的,所述衬底为熔点500℃以上的任何形状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保温是指将溅射室加热至500℃后,保温30-50分钟。

进一步的,磁控溅射的时间为20-60分钟,进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获得ito纳米线。

进一步的,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在空气氛围下,400-500℃下快速退火5min,获得淡黄色ito纳米线。

进一步的,所获得淡黄色ito纳米线的横向尺寸分布在30-70nm之间,长度可以达到2μm。

进一步的,所获得淡黄色ito纳米线的xrd测试结果,有两个主要的衍射峰,30.5°和35.4°分别对应氧化铟锡的(222)和(400)晶面;ito纳米线的单晶结构中晶面间距为0.412nm。

一种ito纳米线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将ito纳米线直接一步制备于接有引线的陶瓷管表面,所述陶瓷管内置有加热丝。

以上所述的制备的ito纳米线薄膜用四探针法测出的方块电阻为40ω/sq,呈现出良好的导电性。

所述采用的陶瓷管内部含加热丝,可直接对传感器进行加热。在溅射制备ito纳米线前,已做好接引线的端口。

利用高射频溅射所得的ito纳米线制备出的气体传感器对酒精表现出较强的探测作用,在温度为350℃时,对200ppm酒精的灵敏度为2.2,响应时间10s左右,恢复时间6s左右。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中介绍的高射频功率溅射制备ito纳米线制备过程简单,制备成本低,能实现对耐高温任何形状衬底的直接制备。陶瓷管两端具有电极引线,并且陶瓷管内部具有加热丝,可直接对传感器进行加热;本发明可一步实现在陶瓷管上制备ito纳米线,极大简化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流程。并且该气体传感器对酒精表现出较强的气敏特性,并且性能稳定,在工业生产上具有巨大潜力。

高射频磁控溅射制备的ito纳米线作为气敏材料,制备气体传感器,可一步实现在陶瓷管上制备,能够保证大批量气敏器件的性能,利于实现工业规模化生产和应用。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实现高频下制备ito纳米线;本发明方法中核心关键工艺有相互配合共同作用的两点:第一是氧气的比例:0.2sccm;第二是温度,过低过高都会有影响,500度是最佳的。本发明综合氧气比例以及最佳温度两个相关因素,共同作用,实现了高射频功率250-300w下快速磁控溅射制备纳米线,生长速率可达到2μm/h。所制备ito纳米线气体传感器,加热电压为4.8v,工作温度为350℃,传感器对乙醇气体表现出较强的探测性,在200ppm条件下,灵敏度达到2.2。

附图说明

图1为硅衬底上生长的ito纳米线的sem图;其中图1(a)为直径为30nm的ito纳米线;图1(b)为直径为70nm的ito纳米线。

图2为ito纳米线的xrd图。

图3为ito纳米线的高倍tem图;其中,图3(a)为单根ito纳米线的tem图;图3(b)为一组生长过程中的ito纳米线的tem图。

图4为ito纳米线气体传感器在不同乙醇浓度下(50,100,200,400,800ppm)的灵敏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实施例1:

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利用高射频功率磁控溅射制备ito纳米线。为了制备性能良好的ito纳米线气体传感器,需要不断的调整磁控溅射的工艺参数,使得在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纳米线的生长。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高射频功率制备ito纳米线及其气体传感器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硅衬底置于浓硫酸和双氧水的混合溶液(h2so4:h2o2=3:1)中处理0.5小时,之后用去离子水冲洗,最后用氮气吹干;

(2)将处理过的硅衬底放在溅射室托盘上,加热到500℃,保温30分钟,通入氩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ar2:o2=25sccm:0.2sccm),溅射室气压设置为1pa,在射频250w功率下溅射25分钟。

(3)冷却至室温后,取出样品,在470℃下快速退火5min。

所述硅衬底为p型硅衬底,退火是在空气氛围中进行。

实施例2:气体传感器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显著特点就是能够一步实现在陶瓷管上制备ito纳米线,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将陶瓷管置于酒精溶液中超声0.5小时,之后用氮气吹干;

(2)将陶瓷管放在溅射室托盘上,调整磁控溅射工艺参数:射频功率为250w,氩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比例为ar2:o2=25sccm:0.2sccm,溅射室气压设置为1pa,温度为500℃;

(3)腔室温度达到500℃后,保温时间为30分钟;

(4)溅射时间为0.5小时,之后自然冷却至室温;

(5)取出陶瓷管,在空气氛围下,470℃下快速退火5min;

(6)对陶瓷管进行引线连接,气体传感器制作完成。

实现了ito纳米线一步牢固的制备在陶瓷管上,极大的简化了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流程和工艺。

以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说明:

首先对高射频功率溅射获得的ito纳米线进行特性表征。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quantaf250)、x射线衍射仪(xrd,x’pertprom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jem-2100)分别对其形貌、晶体结构和组分进行分析。

图1是在硅衬底上生长的ito纳米线的sem图,从sem中可以得到纳米线的横向尺寸大概分布在30-70nm之间,长度在2μm左右。

图2为ito纳米线的xrd测试结果,有两个主要的衍射峰,30.5°和35.4°分别对应氧化铟锡的(222)和(400)晶面。

图3(a)是ito纳米线高倍的tem图,观察到了ito纳米线的单晶结构,晶面间距为0.412nm,对应单晶锰铁结构in2o3的晶面间距。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一维纳米结构的生长遵循气相-液相-固相(vls)机制。在自催化vls机制中,通常会首先在纳米线的顶端形成一个合金液滴,作为催化剂引导纳米线的生长。在本发明结果中通过sem观测(图1)和tem观测(图3(b))中观察到每根纳米线的顶端都出现球状微粒,验证了ito纳米线的生长遵循vls机制。

所发明所制备的气体传感器的气敏特性由气敏元件测试系统(ws-30a)测量。测试所用乙醇浓度为99.5%。

气体灵敏度定义为ra/rg,ra是制备的ito纳米线陶瓷管空气中电阻,rg是ito纳米线陶瓷管在乙醇和空气混合气体中的电阻。

图4为实施例2所制备ito纳米线气体传感器在不同气体浓度下的响应恢复曲线,加热电压为4.8v,工作温度为350℃,传感器对乙醇气体表现出较强的探测性,在200ppm条件下,灵敏度达到2.2左右。

ito纳米线气体传感器探测乙醇的原理为:当传感器暴露在空气中时,空气的氧分子会吸附在材料表面,并且从材料的导带中捕获电子,形成氧离子(o-、o2-、o2-),这增加了耗尽层厚度并且增大材料电阻;而当传感器置于乙醇气体中时,乙醇分子将会与氧离子反应生成乙醛,捕获的电子释放回导带,耗尽层减小,材料电阻下降,氧离子吸附脱附的过程导致了ito纳米线对乙醇的探测性。本发明所制备的ito纳米线相互交织形成网络,对气体分子具有良好的捕获能力,探测气体灵敏度更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