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刚线切割玻璃材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47261发布日期:2018-09-14 23:31阅读:94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切割方法,尤其涉及玻璃行业的精细切割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玻璃或者其它新型玻璃材料一般采用刀具或者激光来进行切割,刀具或者激光切割种类颇多,创新也颇多,但都存在一个问题,大多切割都是一片片进行切割,切割效率低,切割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刚线切割玻璃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步骤一、将玻璃材料(3)固定在树脂板(2)上;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得到的组合物放置到金刚线切割机上进行固定,设置工艺参数,开机时玻璃材料由机架带动向金刚线移动,导轮5带动金刚线4正向、或反向运动,完成切割;

步骤三、下机、检测包装;

所述的玻璃材料包括手机玻璃、有机玻璃、复合玻璃等其它能制备成块的材料。

所述的金刚线可选用电镀金刚线、树脂金刚线等各种金刚线中的任何一种或者多种;

所述的金刚线切片机可选用金刚线切片专机或者砂浆切片机经过改造而成的金刚线切片机。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金刚线切割玻璃的方法,打破了传统的钻石、激光等切割方式,可实现玻璃材料的精密批量切割,尤其在超薄精密玻璃材料上更有突出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玻璃切割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实施例1

首先,将手机玻璃制备成致密的块状,然后将块状玻璃固定在树脂板上,继而放入金刚线切割机上进行固定,采用正切工艺(新线进多,旧线回少),设定工艺耗线每刀3.5km,最大台速为1.5mm/min,选用直径为30μm的金刚线,切割时间为120min,最终出片1220厚度为500μm的手机玻璃片,测出表面平整度13μm,成品率95.6%;

实施例2

首先,将手机玻璃制备成致密的块状,然后将块状玻璃固定在树脂板上,继而放入金刚线切割机上进行固定,采用正切工艺(新线进多,旧线回少),设定工艺耗线每刀3.5km,最大台速为1.5mm/min,选用直径为35μm的金刚线,切割时间为100min,最终切割出片厚为1000μm的手机玻璃片650片,测出表面平整度12μm,成品率93.5%;

实施例3

首先,将手机玻璃制备成致密的块状,然后将块状玻璃固定在树脂板上,继而放入金刚线切割机上进行固定,采用正切工艺(新线进多,旧线回少),设定工艺耗线每刀3.5km,最大台速为1.5mm/min,选用直径为35μm的金刚线,切割时间为100min,最终切割出片厚为1500μm的手机玻璃片400片,测出表面平整度15μm,成品率95.2%;

实施例4

首先,将手机玻璃制备成致密的块状,然后将块状玻璃固定在树脂板上,继而放入金刚线切割机上进行固定,采用正切工艺(新线进多,旧线回少),设定工艺耗线每刀3.5km,最大台速为1.5mm/min,选用直径为40μm的金刚线,切割时间为150min,最终切割出片厚为3000μm的手机玻璃片200片,测出表面平整度20μm,成品率92.5%;

实施例5

首先,将有机玻璃制备成致密的块状,然后将块状玻璃固定在树脂板上,继而放入金刚线切割机上进行固定,采用正切工艺(新线进多,旧线回少),设定工艺耗线每刀3.5km,最大台速为1.5mm/min,选用直径为45μm的金刚线,切割时间为120min,最终切割出片厚为4000μm的手机玻璃片180片,测出表面平整度25μm,成品率91.8%;

实施例6

首先,将有机玻璃制备成致密的块状,然后将块状玻璃固定在树脂板上,继而放入金刚线切割机上进行固定,采用正切工艺(新线进多,旧线回少),设定工艺耗线每刀3.5km,最大台速为1.5mm/min,选用直径为45μm的金刚线,切割时间为150min,最终切割出片厚为4000μm的手机玻璃片180片,测出表面平整度23μm,成品率92.8%。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金刚线切割玻璃材料的方法,传统玻璃材料包括有机玻璃、钢化玻璃等都采用激光、钻石等一片一片进行切割,切割效率低,本发明采用直径为30 μm‑50μm的金刚线切割玻璃材料,可实现批量切割,在短时间内获得多片表面完整光滑的薄片,有效提高切割效率,提升切割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军;汪兴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聚成金刚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19
技术公布日:2018.09.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