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芯吊把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9972发布日期:2018-10-23 22:07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智能化控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枪双炉测温区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用3D打印砂芯均采用方型吊把结构,目前清砂房RGV小车上的配套支架上开有固定尺寸凹形槽,请参见附图1,凹形槽的尺寸与砂芯吊把的尺寸一致,当砂芯放置到凹形槽中后,需保证砂芯在水平面上与伺服对中支撑系统有相对位移,从而为砂芯在桁架放置及抓取时的精度提供保障。现有支架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定位精度不足,若使用方型吊把的砂芯时,与凹型槽之间没有误差补偿功能,而砂芯运输过程中,对于砂芯的定位精度要求非常高,因此需要配置高精度的砂芯输送设备。

2.砂芯脱离困难,方型支架与方型吊把之间没有脱模斜度,经常因为吊把未与支架对中而导致吊把卡死在凹槽中,清砂完成吊运砂芯时,吊把不易脱离支架凹槽,强行拖动砂芯,造成砂芯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砂芯吊把支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定位精度不足、砂芯脱离困难等问题。

一种砂芯吊把支架,包括夹紧装置、底座;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件、第二夹紧件、导向杆、弹性复位元件;所述第一夹紧件一个侧边与底边垂直,且另一个侧边呈阶梯状;所述第二夹紧件与所述第一夹紧件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夹紧件与所述第二夹紧件呈镜像对称,且阶梯状一侧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夹紧件与所述第二夹紧件接触处与所述导向杆铰接,所述第一夹紧件与所述第二夹紧件之间形成倒置“凸”字型空间。

所述第一夹紧件与所述第二夹紧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滑动铰接,所述导向杆向上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夹紧件与所述第二夹紧件上部的两个自由端向两侧张开运动。

所述导向杆包括杆体、导向键,所述杆体与所述第一夹紧件与所述第二夹紧件铰接端处上端为平面结构,便于支撑砂芯吊把,且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键;所述导向杆上设置有所述弹性复位元件。

所述底座包括架体、凸台、支撑限位块、安装槽、导向槽、限位槽、固定轴,所述架体上表面中间设置有与导向杆相匹配的向内凹陷的安装槽,用于摆放所述导向杆,所述安装槽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键相匹配的导向槽,所述导向键摆放在所述导向槽中;所述架体上表面两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相匹配的安装凹槽,用于摆放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所述凸台设置有水平方向布置的限位槽,所述固定轴贯穿第一夹紧件或第二夹紧件,且两端摆放在限位槽中,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凸台之间设置有支撑限位块;所述支撑限位块同时支撑定位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杆体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弹性复位元件截面面积。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导向槽为竖直长条状。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梯形状侧边内棱角和外棱角均倒圆角。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弹性复位元件弹性作用下使所述导向键处于所述导向槽最高位,即所述导向杆位于最高位,同时将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张开。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所述导向键处于导向槽最低位时,即所述导向杆位于最低位,所述弹性复位元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导向杆端部平面同时与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铰接处部位上端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一种砂芯吊把支架支撑夹紧砂芯吊把的方法:

将砂芯吊把自上而下放置在所述导向杆端部平面上,由于砂芯吊把的重力作用,所述导向杆向下沿着所述安装槽滑动,使弹性复位元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在所述导向杆的带动下,使所述第一夹紧件与所述第二夹紧件闭合夹紧砂芯吊把,在夹紧过程中对砂芯吊把有定位作用。

将砂芯吊把吊离砂芯吊把支架时,由于所述弹性复位元件弹性作用,所述导向杆向上沿着所述安装槽滑动,将所述第一夹紧件和所述第二夹紧件张开,助于砂芯吊把取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砂芯吊把支架,在使用时,只需要将砂芯吊把放置在导向杆端面上,在砂芯吊把的重力作用下,使夹紧装置夹紧砂芯吊把,同时,当砂芯吊把吊离支架时,在弹性复位元件的作用力下,导向杆向上运动,使第一夹紧件和第二夹紧件张开,有助于砂芯吊把取出,且复位方便下一次使用。

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具有自动夹紧和复位的功能,便于夹紧砂芯吊把,且保证实现夹紧和取出砂芯吊把的过程中,砂芯吊把不受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砂芯吊把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夹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导向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夹紧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砂芯吊把支架导向杆处于最高位示意图;

10-夹紧装置、20-底座、11-第一夹紧件、12-第二夹紧件、13-导向杆、14-弹性复位元件、21-架体、22-凸台、23-支撑限位块、24-安装槽、25-导向槽、26-限位槽、27-固定轴、131-杆体、132-导向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中间”、“竖直”、“一”、“二”及“铰接”、“配合”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一种砂芯吊把支架,请参见附图1,包括夹紧装置10、底座20;请参见附图2,夹紧装置10包括第一夹紧件11、第二夹紧件12、导向杆13、弹性复位元件14;请参见附图3,底座20包括架体21、凸台22、支撑限位块23、安装槽24、导向槽25、限位槽26、固定轴27;请参见附图4,导向杆13包括杆体131、导向键132。

请参见附图5,第一夹紧件11一个侧边与底边垂直,且另一个侧边呈阶梯状;第二夹紧件12与第一夹紧件11形状相同;第一夹紧件11和第二夹紧件12梯形状侧边内棱角和外棱角均倒圆角;第一夹紧件11与所述第二夹紧件12呈镜像对称,且阶梯状一侧相对设置;第一夹紧件11与所述第二夹紧件12接触处与所述导向杆13铰接,第一夹紧件11与所述第二夹紧件12之间形成倒置“凸”字型空间;导向杆13向上运动以使第一夹紧件11与第二夹紧件12上部的两个自由端向两侧张开运动,导向杆13向下运动以使第一夹紧件11与第二夹紧件12上部的两个自由端闭合运动。第一夹紧件11与第二夹紧放置在底座20上,底座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夹紧件11和第二夹紧件12滑动铰接。导向13杆上设置有弹性复位元件14。

架体21上表面中间设置有与导向杆13相匹配的向内凹陷的安装槽24,用于摆放所述导向杆13,安装槽24与导向杆13为间隙配合,安装槽24上设置有与导向键132相匹配的导向槽25,导向键132摆放在导向槽25中;架体21上表面两端设置有凸台22,凸台22中间设置有与第一夹紧件11和第二夹紧件12相匹配的安装凹槽,用于摆放第一夹紧件11和第二夹紧件12,凸台22设置有水平方向布置的限位槽26,固定轴27贯穿第一夹紧件11或第二夹紧件12,且两端摆放在限位槽26中,固定轴27与第一夹紧件11或第二夹紧件12为转动配合,固定轴27与限位槽26为滑动配合,同时第一夹紧件11和第二夹紧件12可以沿着转轴转动,同步实现滑动和转动的配合运动;安装槽24和凸台22之间设置有支撑限位块23;支撑限位块23同时支撑定位第一夹紧件11和第二夹紧件12。

杆体131与第一夹紧件11与第二夹紧件12铰接端处上端为平面结构,便于支撑砂芯吊把,且竖直方向设置有导向键132;杆体131截面面积大于弹性复位元件14截面面积。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杆体131远离铰接的一端设有10~20mm的凸台,弹性复位元件14套设在此凸台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杆体131远离铰接的一端与弹性复位元件14固定连接。

请参见附图6,弹性复位元件14弹性作用下使导向键132处于导向槽25最高位,即导向杆13位于最高位,同时使第一夹紧件11和第二夹紧件12张开。请参见附图1,导向键132处于导向槽25最低位时,即导向杆13位于最低位,弹性复位元件14处于压缩状态,导向杆13端部平面同时与第一夹紧件11和第二夹紧件12铰接处部位上端平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一种砂芯吊把支架支撑夹紧砂芯吊把的方法:

(1)在自然状态下,弹性复位元件14弹性作用下使导向键132处于导向槽25最高位,即导向杆13位于最高位,同时使第一夹紧件11和第二夹紧件12张开。将砂芯吊把自上而下放置在导向杆13端部平面上,由于砂芯吊把的重力作用,导向杆13向下沿着安装槽24滑动,使弹性复位元件14处于压缩状态,第一夹紧件11和第二夹紧件12在导向杆13的带动下,使第一夹紧件11与第二夹紧件12闭合夹紧砂芯吊把,在夹紧过程中对砂芯吊把有定位作用;

(2)将砂芯吊把吊离砂芯吊把支架时,由于弹性复位元件14弹性作用,导向杆13向上沿着安装槽24滑动,将第一夹紧件11和第二夹紧件12张开,助于砂芯吊把取出,恢复到自然状态,方便下次使用。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