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双磨头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5458发布日期:2019-03-30 08:1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双磨头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锯片抛光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双磨头抛光机。



背景技术:

锯片是用于切割固体材料的薄片圆形刀具的统称。锯片可分为:用于石材切割的金刚石锯片;用于金属材料切割的高速钢锯片(不镶嵌硬质合金刀头的);用于实木、家具、人造板、铝合金、铝型材、散热器、塑料、塑钢等切割的硬质合金锯片。

锯片的制作过程大致有锯片基体制作、抛光、焊接或者喷涂涂层等几个步骤。抛光步骤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锯片基体上的毛刺,给后续的焊接或者喷涂涂层提供基础。抛光内容包括侧面抛光和端面抛光两个部分,其中,端面抛光使用的设备是锯片平面抛光机。该设备进行抛光作业时需要将锯片逐个放在工位上并翻面,每次只能抛光一个锯片,工作效率比较低,特别是在更换锯片和锯片翻面的过程抛光机停止工作,等待工作人员完成换面或者更换锯片基体,相当于生产时间内只有一半的时间在进行抛光,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抛光效率高的自动双磨头抛光机。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双磨头抛光机,包括工作台;还包括设在工作台上的水平移动装置、固定在水平移动装置上的移动台、设在移动台的抛光装置和对称设在工作台上的锯片固定装置;

所述抛光装置包括与移动台铰接的转台、设在移动台上的电机、设在转台上用于驱动转台转动的气缸、固定在电机连接端面上的板、设在板上的轴、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与轴转动连接的从动轮和将主动轮与从动轮连接起来的抛光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同时放置两个锯片基体,抛光装置在对其中一个进行抛光和抛光装置移动时,工作人员可以对另外一个进行翻面或者换新,抛光装置在两个工位之间交替进行抛光。工作效率上升一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平移动装置包括水平固定在工作台上的滑轨、与工作台转动连接的丝杠、设在丝杠上的滑块和设在工作台上用于驱动丝杠转动的动力装置;

所述滑轨与丝杠平行;

所述滑块与滑轨滑动连接;

所述移动台固定在滑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移动装置的具体形式。通过转动的丝杠带动滑块在滑轨上做直线往复运动,带动抛光装置在两个工位之间交替。丝杠转动时带动抛光装置移动,不转时自动锁死,能够给抛光装置提供一个稳定的工作环境。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与丝杠垂直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保护套;

所述保护套的自由端固定在工作台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随着滑块在丝杠上位置的改变缩短或伸长,能够避免抛光过程中产生的铁屑、车间内的灰尘和溅射的抛光液落到丝杠和滑轨上,避免丝杠和滑轨出现表面损伤和锈蚀等损伤,能够提高其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台上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下端从转台的底面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台在转动的过程中,调节杆顶到工作台上后转台无法继续转动,可以限制转台的转动幅度,以便控制抛光带与锯片基体之间的压力,避免打磨力度过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锯片固定装置包括设在工作台上的工作腔、开在工作腔中心处的通孔和设在通孔外壁上且与其转动连接的连接件;

所述连接件的上表面上设有磁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锯片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锯片基体吸附在磁铁上,通过磁力实现锯片基体的固定,不需要额外的固定装置和固定步骤,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在工作腔下方的升降气缸和设在升降气缸活塞杆上的轴承;

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自下而上穿过从连接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更换锯片基体或者换面的过程中,升降气缸将锯片基体与磁铁分离,工作人员能够直接取下,不需要额外的扣取动作,更加方便。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在工作台内的辅助电机和设在辅助电机输出轴上用于驱动连接件转动的驱动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电机通过驱动轮、连接件和磁铁带动锯片基体转动,能够与抛光带形成速度差,进一步提高打磨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铁上放置有橡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片位于锯片基体的下方,能够将抛光过程中产生的铁屑和喷洒在锯片基体上的抛光液导入工作腔,避免其渗入到下方的连接件和升降气缸内。可以提高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板上设有防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将主动轮、从动轮和抛光带等包裹住,一方面能够拦截附着在抛光带上的铁屑和抛光液,避免其溅射到车间内,另一方面还能够避免人员误触,起保护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液体箱、与液体箱连接的泵和与泵连接的万向管;

所述万向管的一端连接在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供抛光液的装置。抛光过程中,泵将液体箱内的抛光液打入万向管,万向管可以根据抛光情况在任意位置悬停,将抛光液喷到抛光带与锯片基体的结合处,调整十分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发明采用双工位操作,可以同时安装两个锯片基体,抛光装置在对其中一个锯片基体打磨时,工作人员可以对另一个进行翻面和换新操作,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2.本发明采用磁铁作为锯片基体的固定载体,不需要额外的辅助措施。同时还通过升降气缸实现二者的接触与分离。工作人员在拿取锯片基体时,锯片基体始终没有吸力,拿取过程不会出现任何阻碍,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水平移动装置和抛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锯片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辅助电机和驱动轮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1、工作台;12、移动台;21、转台;22、电机;23、气缸;24、板;25、轴;26、主动轮;27、从动轮;28、抛光带;31、滑轨;32、丝杠;33、滑块;34、保护套;4、调节杆;51、工作腔;52、通孔;53、连接件;54、磁铁;61、升降气缸;62、轴承;71、辅助电机;72、驱动轮;8、橡胶片;9、防护罩;101、液体箱;102、泵;103、万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自动双磨头抛光机,包括放置在车间内的工作台11和安装在工作台11上的水平移动装置、抛光装置和锯片固定装置。

气缸23安装在转台21上,动作时,其活塞杆伸长,顶到移动台12上,推动转台21转动,不动作时,活塞杆收回,转台21回到原位。为了增加转台21转动的稳定性,气缸23选择铰接在转台21上,并且气缸23的活塞杆铰接到移动台12上,这样气缸23在动作的同时还能够固定转台21,避免其发生晃动。

调节杆4同样安装在转台21上,与转台21螺纹连接,当转台21转动到指定位置后,调节杆4的下端与移动台12接触,转台21停止转动。调节杆4的作用是限定转台21的转动幅度,因为气缸23无法实现精确定位。调整转台21的转动幅度时,转动调节杆4,增加或缩短其从转台21底面伸出部分的长度即可。

液体箱101放置在工作台11的一侧或者直接固定在工作台11侧壁上,泵102固定在液体箱101或者工作台11,其输入端与液体箱101,万向管103连接在泵102的输出端上,另一端用铁丝或者卡子等固定在板24上,抛光装置移动时,万向管103跟随移动。

参照图2,水平移动装置包括两端均与工作台11转动连接的丝杠32,两端均与工作台11固定连接的滑轨31和套在滑轨31上的滑块33。丝杠32和滑轨31平行,同时滑块33螺纹连接在丝杠32上。动力装置包括固定在工作台11上的伺服电机和伺服减速机,伺服减速机与丝杠32连接。伺服电机的转动能够精确控制,可以准确的将抛光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当然,当定位要求不严或者需要控制成本时,也可以选择普通电机。

滑块33的两端连接有保护套34,滑轨31和丝杠32位于保护套34内,保护套34的另一端均连接在工作台11上。工作过程中,保护套34随着滑块33的移动伸长或者缩短。

移动台12固定在滑块33的上表面上。

抛光装置包括与转台21铰接的移动台12,螺栓连接在转台21上的电机22,螺栓固定在电机22法兰连接面上的板24,键连接在电机22输出轴上的主动轮26,固定在板24上的轴25,套在轴25上的从动轮27和两端分别套在主动轮26和从动轮27上的抛光带28。主动轮26和从动轮27位于板24的同一侧。板24上连接着防护罩9,将板24、轴25、主动轮26、从动轮27和抛光带28罩住。

参照图3,锯片固定装置有两个,对称设在工作台11上。工作腔51是开在工作台11上的深孔,其中心处开有通孔52,该通孔52上连接有一段圆管,圆管的外壁上安装有轴承。连接件53安装在轴承上,同时连接件53的一部分伸到通孔52内,该部分的上表面上固定有磁铁54,磁铁54的上表面高于工作腔51的底面。橡胶片8放置在磁铁54上,中心处开有一个孔。

升降气缸61固定在工作台11内工作腔51的下方,其活塞杆上设有一个轴承62。升降气缸61动作时,其活塞杆向上运动,穿过连接件53和磁铁54和橡胶片8中心处的孔后伸到工作腔51内。

参照图4,辅助电机71安装在工作11的底面上,其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轮72,辅助电机71工作时,通过驱动轮72带动连接件53转动。驱动轮72通过摩擦力带动连接件53转动,当然也可以是齿轮传动、链轮传动、皮带轮传动和同步带传动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本发明中有两个工作腔51,为了描述的更加清楚,这两个工作腔51对应的位置分别称为左工位和右工位。

将两个需要抛光的锯片基体分别放置在左工位和右工位内的橡胶片8上,锯片基体中心处有孔,正好套到轴承62上。放置完成后,升降气缸61的活塞杆向下移动,锯片基体吸到磁铁54上。

动力装置启动,带动丝杠32转动,丝杠32转动时带动滑块33在滑轨31上移动到左工位。

移动到左工位后,丝杠32停止转动,气缸23开始动作,推动转台21向靠近工作腔51的方向转动,调节杆4与移动台12接触后停止。此时抛光带28与锯片基体接触。

转台21的同时,电机22和辅助电机71同时启动,电机22输出轴转动,通过主动轮26带动抛光带28转动。辅助电机71的输出轴转动,通过驱动轮72带动连接件53转动,连接件53转动时,位于其上的磁铁54、橡胶片8和锯片基体同时转动。

转动的锯片基体与抛光带28接触后,开始抛光,同时泵102动作,将液体箱101内的抛光液抽出后注入万向管103,然后喷到锯片基体与抛光带28的结合处。

抛光完成后,气缸23反向动作,将转台21拉回原位,同时丝杠32反向转动,带动抛光装置移动到右工位。

抛光装置在移动的过程中,升降气缸61的活塞杆升起,将锯片基体与磁铁54分离,工作人员将该锯片基体翻面。左右工位上的工作内容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左右工位上的锯片基体交替抛光。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