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玻璃边缘扫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20074发布日期:2018-09-01 02:52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器件加工器械领域,更确切地说是涉及一种方形玻璃边缘扫光装置。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智能穿戴类产品需求越来越大,并且对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腕表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广受成功人士的追捧。传统的圆形腕表边缘扫光只需要使用传统的圆形仿形机装夹一个毛刷轮即可实现,但是方形腕表使用的方形玻璃在扫光时,由于玻璃旋转过程中与毛刷轮的距离忽远忽近,又由于短边部分与毛刷轮较接近,故短边部分扫光进行的效率比较高,常常是短边部扫光已经完成,而长边部分还是砂面,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以及制品的完美性。

故如何提供一种可对方形玻璃四边进行均匀扫光的扫光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造后的仿形机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方形玻璃四边扫光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形玻璃边缘扫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靠模、靠轮、毛刷轮、专用治具,所述毛刷轮通过转轴与所述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靠轮通过固定轴与所述毛刷轮连接,所述靠模可活动的连接在所述靠轮上,并且所述靠模与所述专用治具通过轴固定连接,所述靠模形状与所述专用治具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靠模表面包覆有耐磨硬质高分子材料层。

优选的,所述毛刷轮边缘设置有一圈猪毛刷。

优选的,所述专用治具外表面包覆有耐磨硬质高分子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改进后的仿行工具用于方形玻璃的边缘扫光,玻璃装夹治具可随着靠模转动,靠模转动过程中靠轮又会带动靠模及装夹治具整体前后移动来保证玻璃边缘与毛刷轮之间的距离,使得在方形玻璃扫光过程中,长边和短边与毛刷轮之间的距离一致,保证了各个边缘扫光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方形玻璃边缘扫光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电动机,2、靠模,3、靠轮,4、毛刷轮,5、专用治具,6、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所示,一种方形玻璃边缘扫光装置,包括:电动机1、靠模2、靠轮3、毛刷轮4、专用治具5,毛刷轮4通过转轴与电动机1固定连接,靠轮3通过固定轴与毛刷轮4连接,靠模2可活动的连接在靠轮2上,并且靠模2与专用治具5通过轴6固定连接,靠模2形状与专用治具5相适配。

在工作过程中,电动机1带动毛刷轮4转动进行扫光,轴6带动靠模2与专用治具5转动以便对玻璃的各个边缘进行扫光,靠模2转动是靠模2边缘在靠轮3上滑动转动,由于靠轮3为固定连接,故在靠模2边缘沿着靠轮3转动时候,会带动专用治具前后移动以保证玻璃的长边部分与短边部分进行扫光时与毛刷轮4的距离一致,进而使得方形玻璃的各个边缘的扫光进度一致,制品均匀。

由上述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形玻璃边缘扫光装置结构简单且完全自动化,无需人为控制的同时还能保证方形玻璃的各个边缘扫光均匀,结构简单且易于操作,并且制品完美,瑕疵率低。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