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珐琅锅施釉操作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7960发布日期:2018-08-04 15:02阅读:14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珐琅锅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珐琅锅施釉操作间。



背景技术:

珐琅锅,又名珐琅涂层铸铁锅。珐琅即搪瓷也叫珐琅瓷,是涂烧在金属底坯表面上的无机玻璃瓷釉。主要由高强度石英和长石等组成的硅酸盐矿物质,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在金属表面进行瓷釉搪可以防止金属生锈,使金属在受热时不至于在表面形成氧化层,并且能抵抗各种液体的侵蚀,所以在使用珐琅锅烹煮食物的过程中,不会因为高温而产生有害溶出物,而且抗酸碱能力好,不会和食物起化学反应。铸铁锅是由铁和碳组成,天然的铸铁材料比一般金属材料要重,是公认的最优质的锅具材料,具有导热快而均匀、保温好的优点。

珐琅锅在烹饪过程中使用中低温烹煮,煮出的食物不但美味可口,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珐琅锅外形美观,既可以当厨具,又可以当餐具,因此,珐琅锅逐渐走进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

珐琅锅的制作分为铸造、施釉、预烧制和定型烧制等几个工序。在施釉工序中,因为珐琅锅的不规则外形,大部分的生产工厂均采用了人工施釉。人工施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釉的均匀性,但是会使车间釉料弥漫,工作人员在施釉过程中极易吸入釉料,导致呼吸道和肺部疾病,这种伤害不可逆,目前也没有相应的治疗手段,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同时,部分弥漫的釉料会附着到珐琅锅釉面上,导致釉面厚度不均匀,粗糙度增加,不但影响产品的美观程度,也非常容易出现烧制过程中釉面内部应力不均匀导致的破裂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珐琅锅施釉质量的珐琅锅施釉操作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珐琅锅施釉操作间,包括操作台和固定在操作台上的防护罩,所述操作台内设有转动平台和漆雾去除系统;

所述转动平台包括固定安装在操作台上的立柱、与立柱转动连接的转动盘、固定安装在转动盘上的从动锥齿轮、连续固定在操作台上的支撑架、与支撑架转动连接的传动轴、固定在传动轴一端的主动锥齿轮和安装在传动轴另一端的动力装置;

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

所述漆雾去除系统包括设在操作台上的水池、固定安装在水池内的喷淋支架、固定安装在喷淋支架上的喷淋管、均布在喷淋管上的喷头和循环泵;

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与水池连接,输出端与喷淋管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防护罩包括一个顶面和顺序与顶面固定连接的侧面A、侧面B与侧面C;

所述侧面A、侧面B和侧面C均与操作台螺栓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喷头朝向侧面B。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转动盘上均布有通孔;所述通孔的轴线与立柱的轴线平行。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转动盘上固定安装有龙门架;所述龙门架上设有挂钩。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还包括辅助风压系统;所述辅助风压系统包括布置在顶面下表面上的风道、均布在风道上的风口和设在防护罩外的风机;

所述风机的输出端与风道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风机与风道的连接处设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与侧面C贯通连接的箱体和固定在箱体内的导向板;

所述箱体的输入端与风机连接,输出端与风道连接;

所述导向板向顶面倾斜。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

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施釉时,珐琅锅的釉面更加均匀。传统的生产工艺采用人工转动喷涂或者手动转盘转动的方式,转动速度不稳定,尤其是珐琅锅的体积小,喷枪的喷射速度快,人工需要同时控制珐琅锅的转动与喷枪喷射,两个工作参数很难实现配合,也就导致了喷涂釉面厚度不均匀。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匀速转动,转动速度恒定,能够使釉料附着的更加均匀,不但能够提高产品质量,还能够避免后续烧制过程中釉面应力释放不均匀导致的崩裂现象,降低残品率。

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难度。当采用人工转动喷涂或者手动转盘转动时,工作人员需要同时控制喷枪和转台,而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喷涂时,仅需要控制喷枪。相比较而言,控制参数由两个变为一个,控制难度大大降低;操作也由双手操作变为单手操作,劳动强度也得到降低。

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釉料对工作人员的伤害。在喷涂过程中,防护罩能够避免釉料向四周扩散;均布在防护罩顶面上的风道和风口能够将喷涂过程中弥漫在防护罩内的釉料压向水池,使釉料被水吸附,降低扩散。通过这两种措施,能够降低工作人员吸入的釉料量,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喷淋管与喷头的连接关系图;

图3为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操作台、2防护罩、21顶面、22侧面A、23侧面B、24侧面C、31立柱、32转动盘、33从动锥齿轮、34支撑架、35传动轴、36主动锥齿轮、41水池、42喷淋支架、43喷淋管、44喷头、45循环泵、5通孔、61龙门架、62挂钩、71风道、72风口、73风机、81箱体、82导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珐琅锅施釉操作间,包括操作台1和固定在操作台1上的防护罩2,所述操作台1内设有转动平台和漆雾去除系统;

所述转动平台包括固定安装在操作台1上的立柱31、与立柱31转动连接的转动盘32、固定安装在转动盘32上的从动锥齿轮33、连续固定在操作台1上的支撑架34、与支撑架34转动连接的传动轴35、固定在传动轴35一端的主动锥齿轮36和安装在传动轴35另一端的动力装置;

所述主动锥齿轮36与从动锥齿轮33啮合;

所述漆雾去除系统包括设在操作台1上的水池41、固定安装在水池41内的喷淋支架42、固定安装在喷淋支架42上的喷淋管43、均布在喷淋管43上的喷头44和循环泵45;

所述循环泵45的输入端与水池41连接,输出端与喷淋管43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防护罩2包括一个顶面21和顺序与顶面21固定连接的侧面A22、侧面B23与侧面C24;

所述侧面A22、侧面B23和侧面C24均与操作台1螺栓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喷头44朝向侧面B23。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转动盘32上均布有通孔5;所述通孔5的轴线与立柱31的轴线平行。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转动盘32上固定安装有龙门架61;所述龙门架61上设有挂钩62。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还包括辅助风压系统;所述辅助风压系统包括布置在顶面21下表面上的风道71、均布在风道71上的风口72和设在防护罩2外的风机73;

所述风机73的输出端与风道71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所述风机73与风道71的连接处设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与侧面C24贯通连接的箱体81和固定在箱体81内的导向板82;

所述箱体81的输入端与风机73连接,输出端与风道71连接;

所述导向板82向顶面21倾斜。

多个操作台1顺序摆放在车间内,防护罩2的侧面A22、侧面B23和侧面C24带有翻边,与操作台1螺栓连接。动力装置和风机73可以安装在操作台1上,也可以安装在车间地面上,根据车间的情况确定。操作台1的高度根据站立操作和坐立操作确定高度;防护罩2采用螺栓连接方便拆装与维护。

使用时,将锅体平放在转动盘32上,启动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带动传动轴35转动,传动轴35转动时通过主动锥齿轮36和从动锥齿轮33带动转动盘32转动,锅体也开始随着转动盘32转动。

启动循环泵45,循环泵45将水池41内的水输送给喷淋管43,然后从喷头44内喷出,喷出的水喷射到侧面B23上。侧面A22、侧面B23、侧面C24、顶面21和操作台1 相当于五个面,组成一个立方体式的操作间,这个操作间的前面为开放面,侧面B23与开放面为相对面。工作人员从开放面侧向珐琅锅锅体喷射釉料。

启动风机73,风机73将外界的空气通过导向装置、风道71和风口72输送到操作间内,风口72略微向侧面B23倾斜,使防护罩2内的空气有一个向里流动的趋势,避免釉料通过开放面流动到车间内。导向装置由箱体8和导向板82组成,导向板82倾斜设置,使输入操作间内的风首先吹向顶面21后再通过风口72输入到操作间内,这样能够降低风速,避免操作间内风速过快对釉料附着的影响。

上述准备过程完成后,开始喷涂工作。工作人员单手握住喷枪,将其对准锅体后按下启开关,喷枪将釉料雾化后喷到锅体上。随着锅体的转动,釉料逐渐附着均匀。接着将锅体挂到挂钩62上,对锅体的内表面和底面进行喷涂,喷涂完成后取出,送到下一道工序。

在喷涂的过程中,釉料始终是向着侧面B23运动的,喷头44喷射出的水能够在侧面B23上形成一个循环的水膜,将与之接触的釉料带到水池41中。风口72中进入的空气始终向斜下方流动,能够将操作间内弥漫的釉料压向水池41和水膜,避免其扩散。均布在转动盘32上的通孔5能够避免釉料在锅体和转动盘32之间堆积造成锅底处釉面偏厚的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