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还原炉双蝶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1500发布日期:2018-09-15 00:05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冶炼还原炉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全自动还原炉双蝶阀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高炉仍然是我国冶金行业中炼铁的主力军。但由于高炉流程长、基建费用高、设备复杂、能耗高、环境条件差,在市场能源紧张、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人们的目光不得不转向开发新的炼铁工艺和设备,而无焦低污染已经成为炼铁新工艺的目标。而熔融还原炼铁技术是目前非高炉炼铁领域的一大课题,根据含铁原料预还原的不同程度,熔融还原炼铁工艺可分为一步法和二步法,目前国际上较现金的熔融还原炼铁工艺主要是二步法。二步法在利用还原反应产生的高温一氧化碳热能方面具有一定的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和能源优势,但二步法还原炼铁往往需要庞大的附属设备,这不符合目前短流程的发展趋势,而且目前多数炼铁还原炉自动化程度较低,排料困难同时安全性也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全自动还原炉双蝶阀装置,其具有较高的一氧化碳燃烧利用率,可以实现全自动排料,避免人工操作失误的产生,实现持续性的高稳定性生产,同时安全性能也得以提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还原炉双蝶阀装置,包括支撑架和炉体,所述炉体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炉体顶部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所述炉体连通,所述炉体内部设有多块倾斜设置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交错设置且焊接在所述炉体内壁;

所述炉体侧壁设有第一还原气管和第二还原气管,所述第一还原气管贯穿所述炉体外壳伸进所述炉体内部,所述第二还原气管竖直设置于所述炉体内部且与所述第一还原气管连通,所述第二还原气管上设有多个喷头;

所述炉体底部设有T型出料管,所述T型出料管一端与所述炉体连通,另一端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上设有第一蝶阀,所述第二出口上设有第二蝶阀;

所述炉体侧壁中部还设有助燃气管,侧壁顶部设有排气管,所述助燃气管、所述排气管均与所述炉体连通,所述炉体侧壁底部设有排渣口,所述排渣口处设有滑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热板的倾斜角度为30°-60°。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炉体外壁覆有保温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蝶阀和所述第二蝶阀均为手动、电动两用蝶阀。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盖顶部设有吊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气管外接引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还原炉双蝶阀装置,其在炉体内部设有还原气体喷头和倾斜的加热板,能让还原气体和金属矿石充分接触、反应,具有较高的一氧化碳燃烧利用率,同时炉体底部T型出料管的可以实现全自动排料,避免人工操作失误的产生,实现持续性的高稳定性生产,同时安全性能也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全自动还原炉双蝶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架;2、炉体;3、密封盖;4、进料斗;5、引风机;6、加热板;7、T型出料管;8、滑门;9、保温材料;21、排渣口;22、第一还原气管;23、第二还原气管;24、助燃气管;25、喷头;26、排气管;31、吊环;71、第一出口;72、第二出口;73、第一蝶阀;74、第二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还原炉双蝶阀装置,包括支撑架1和炉体2,所述炉体2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上,所述炉体2顶部设有密封盖3,所述密封盖3上设有进料斗4,所述进料斗4与所述炉体2连通,所述炉体2内部设有多块倾斜设置的加热板6,所述加热板6交错设置且焊接在所述炉体2内壁;

所述炉体2侧壁设有第一还原气管22和第二还原气管23,所述第一还原气管22贯穿所述炉体2外壳伸进所述炉体2内部,所述第二还原气管23竖直设置于所述炉体2内部且与所述第一还原气管22连通,所述第二还原气管23上设有多个喷头25;

所述炉体2底部设有T型出料管7,所述T型出料管7一端与所述炉体2连通,另一端设有第一出口71和第二出口72,所述第一出口71上设有第一蝶阀73,所述第二出口72上设有第二蝶阀74;

所述炉体2侧壁中部还设有助燃气管24,侧壁顶部设有排气管26,所述助燃气管24、所述排气管26均与所述炉体2连通,所述炉体2侧壁底部设有排渣口21,所述排渣口21处设有滑门8。

上述的一种全自动还原炉双蝶阀装置,其在所述炉体2内部设有所述喷头25和倾斜的所述加热板6,能让还原气体和金属矿石充分接触、反应,具有较高的一氧化碳燃烧利用率,同时所述炉体2底部的所述T型出料管7可以实现全自动排料,避免人工操作失误的产生,实现持续性的高稳定性生产,同时安全性能也得以提高。

更具体地,金属矿物原料从所述进料斗4进入所述炉体2内部,并落在所述加热板6上,启动电源,所述加热板6持续不断产生热量,所述炉体2内部的金属矿物不断吸收热量变成高温矿物,高温矿物与从所述喷头25喷出的一氧化碳充分接触反生熔融还原反应,熔融还原反应后的矿水从所述T型出料管7排出,反应后的矿渣从所述排渣口21排出,反应尾气从所述排气管26排出。两个蝶阀可分别控制所述T型出料管7排料,当其中一个发生故障时,可通过另一个蝶阀控制所述T型出料管7排料,实现该装置的连续性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板6的倾斜角度为30°-60°;倾斜设置的所述加热板6可以增大所述加热板6与矿物原料的接触面积,提高一氧化碳的燃烧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2外壁覆有保温材料9;所述保温材料9可以减少所述炉体2的热量散失,减少能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蝶阀73和所述第二蝶阀74均为手动、电动两用蝶阀;手动、电动两用的所述蝶阀,既能保证该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也可在排液出现故障时手动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盖3顶部设有吊环31;所述吊环31有利于转移所述密封盖3。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26外接引风机5;所述引风机5可快速地将所述炉体2内部的废气吸出,避免过多废气阻碍还原气体一氧化碳与矿物原料反应,降低一氧化碳的燃烧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