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进的砂轮基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7501发布日期:2018-09-14 22:22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削加工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结构改进的砂轮基体。



背景技术:

目前砂轮都是通过在砂轮基体上粘磨料刀头后形成砂轮结构,而砂轮基体都是金属一体成型的,常见的如铝合金、45#钢等等,这种结构导致砂轮整体质量大,切削加工时,其自身消耗能源多,金属材质抗冲击能力差,在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容易发生崩刀或损伤工件表面,且在做动平衡测试时需要挖除大量的金属,降低整体重量,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砂轮基体,该结构改进的砂轮基体重量轻,抗冲击性能高,方便做动平衡测试,加工精度高,节省能源。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结构改进的砂轮基体,包括金属环和碳纤维环,所述弹性为环内侧形成恰供主轴穿设的安装孔,碳纤维环轴向端面上设有用于与主轴连接的连接结构,金属环固定套设于碳纤维环圆周外侧,金属环圆周外侧表面上形成供砂轮刀头安装的安装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碳纤维环轴向端面上的连接结构包括若干均匀间隔排列的沉头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碳纤维环轴向端面上的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沿碳纤维环轴线对称分布的销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环和碳纤维环之间通过结构胶层紧密粘合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碳纤维环圆周外侧表面和金属环内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喷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环为铝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环上设有径向延伸的测试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砂轮基体由金属环和碳纤维环通过结构胶粘合形成一体结构,金属环用于粘接刀头,实现对刀头的承载和支撑碳纤维环能够降低砂轮基体整体重量,方便进行动平衡实验,实验时无需再过多的挖除金属材料,节约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由于基体整体重量轻,其使用时功率消耗大大降低,碳纤维环的抗冲击性能好,能够减少刀头和工件损伤,提高工件加工精度和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结构改进的砂轮基体,包括金属环1和碳纤维环2,所述弹性为环内侧形成恰供主轴穿设的安装孔,碳纤维环2轴向端面上设有用于与主轴连接的连接结构,金属环1固定套设于碳纤维环2圆周外侧,金属环1圆周外侧表面上形成供砂轮刀头安装的安装面。

该砂轮基体由内层的碳纤维环2和外层的金属环1组成,金属环1表面用于安装砂轮刀头,实现对刀头的承载和支撑,形成稳定的圆形切割面,碳纤维环2密度低于金属环1,大大降低了砂轮基体整体的质量,进而减少砂轮磨削时自身功率消耗,且砂轮进行动平衡测试时也无需通过挖空的方式去除过多的重量,节约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同时碳纤维环2抗冲击性能好,砂轮进行磨削加工是,能够有效减少工件损伤,金属环1损坏后,碳纤维环2还可以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

所述碳纤维环2轴向端面上的连接结构包括若干均匀间隔排列的沉头通孔3,便于通过螺栓实现砂轮基体主轴的安装和连接。

所述碳纤维环2轴向端面上的连接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沿碳纤维环2轴线对称分布的销孔4,销孔4用于砂轮安装时预先进行定位,保证砂轮安装位置精度。

所述金属环1和碳纤维环2之间通过结构胶层紧密粘合在一起,通过结构胶实现金属环1与碳纤维环2的固定连接,避免打孔等破坏碳纤维环2内部结构。

所述碳纤维环2圆周外侧表面和金属环1内侧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设有喷砂层,在碳纤维环2与金属环1接触面喷砂处理后,表面粗糙,增大了二者之间相对摩擦力,同时增大了结构胶与二者表面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粘接强度,除了采用喷砂的方式外,也可以采用加工纹路的方式增大接触面的粗糙度。

所述金属环1为铝环,碳纤维的密度为1.5~2.0g/cm3,铝密度为2.7g/cm3,二者组合整体密度远远小于铝质基体,且铝的密度也相对其他金属密度低,且其与砂轮刀头粘合牢固。

所述金属环1上设有径向延伸的测试孔,做动平衡测试时在铝环上打孔,不会破坏碳纤维环2内部结构,不会影响碳纤维环2力学性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