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容积热处理反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4548发布日期:2019-01-22 22:03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容积热处理反应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金属热处理炉,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容积热处理反应炉。



背景技术:

金属工件往往需要进行一定的热处理后,机械性能才能满足相应的使用条件。对金属热处理一般在热处理炉中进行,金属热处理一般要采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加热,因此对能源的消耗很高,占据很大一部分的生产成本,在目前国家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的趋势下,节能方面是一个较大的趋势。目前的热处理炉一般是整体式结构,体积固定,满炉时是热效率最高的时候。但是往往因为生产订单不一,各种需要进行热处理的工件体积不同。热处理炉常常只能使用一部分体积,但是仍然要对整个炉体加热,热效率较低,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容积热处理反应炉,炉腔的容积可以调整,降低了生产能源的消耗,提高了热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容积热处理反应炉,包括炉体、加热系统、提升装置、控制系统;所述炉体内设有炉腔,所述炉腔内设有能够在竖向上将炉腔分隔成工作区和空置区的隔板,所述隔板具有竖向移动的行程,所述隔板与提升装置传动相连;所述加热系统包括若干加热模块,若干所述加热模块均匀的设在炉壁上;所述提升装置、每一加热模块分别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体在横向两端的内壁上分别设有竖向滑槽,所述隔板两端设有与竖向滑槽对应的滑块,所述滑块与竖向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滑块上均转动连接有与竖向滑槽相匹配的滚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横梁和至少一条拉绳,所述横梁转动连接于炉体上方,所述横梁一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隔板上表面设有与拉绳对应的连接件,所述拉绳一端与横梁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炉体的顶部后与连接件相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梁上设有绕线槽,所述拉绳与横梁对应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绕线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包括底层、顶层以及底层和顶层之间的隔热层,所述底层和顶层为钢材制成,所述隔热层为硅酸铝纤维毡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作区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空置区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热模块为电热元件组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可调容积热处理反应炉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送风装置和送风管,所述送风管一端与送风装置输出端相通,另一端穿过炉体的侧壁后与工作区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炉腔内设置能将炉腔竖向分隔为工作区和空置区的隔板,使热处理炉的炉腔容积可以改变。在热处理只占用一部分容腔体积的工件时,将隔板调整到相应的位置,只需要对工作区加热即可,避免对热处理炉炉腔整体加热。提高了热处理炉的热效率,降低了生产能耗,节约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隔板的剖视图;

图4是隔板与竖向滑轨连接的水平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炉体1、加热系统、提升装置、控制系统。在炉体1内设有炉腔,隔板3将炉腔分为下部的工作区13和上部的空置区14。隔板3通过与提升装置传动连接可以在炉腔内竖向滑动,以调整工作区13的容积。加热系统包括若干加热模块2,若干加热模块均匀的设在炉体内壁上,每一加热模块2与控制系统连接,根据工作区13的实际区域打开加热模块2,只对工作区13进行加热,不用对整个炉腔加热。提升装置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如图2、图4,炉体1在横向两端的内壁上分别设有竖向滑槽11,隔板3两端设有与竖向滑槽11对应的滑块31,滑块31沿着竖向滑槽11竖向滑动。为减小滑块31与竖向滑槽11的摩擦力,在滑块31上转动连接有滚轮311,滚轮311与竖向滑槽11滚动连接。为了防止隔块3在滑动过程中,隔块3横向的两个端面与炉体横向两侧炉壁干涉,滑块31的长度大于竖向凹槽11的深度。隔块3横向的两个端面设有可拆卸的密封件,当隔板3滑到合适的工作位置时,安装上密封件,使隔板3横向的两个端面与炉壁密封。

提升装置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和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传动机构包括横梁41和至少一条拉绳42,优选为两条拉绳。横梁41转动连接于炉体1上方,横梁41一端设有从动齿轮,驱动装置上设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之间使用链条连接,此处也可以采用其他的传动方式,如皮带传动等。隔板3上表面设有连接件34,拉绳42一端与横梁41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过炉体1的顶部后与连接件34相接。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驱动装置、传动装置控制横梁41转动,收放拉绳42,进而改变隔板3的位置,调节工作区13的容积。

在横梁41上设有绕线槽411,拉绳42对应横梁4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绕线槽411内。通过绕线槽411,限制拉绳42收放过程中在横梁41上的位置,防止拉绳42回收后,拉绳42位置偏位,拉绳42与连接件34不垂直,导致拉力不在垂直方向上。

如图3所示,隔板3包括底层35、顶层33以及底层35和顶层33之间的隔热层32,底层35和顶层33为钢材制成,隔热层32为硅酸铝纤维毡材料制成。隔板3底层35和顶层33为钢材制成,底层35和顶层33之间设置隔热层32,既保证隔板3具有足够的刚度,又具有保温隔热的效果。

金属热处理对温度变化敏感,一般温度误差不能超过±10℃,在工作区13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61,第一温度传感器61和控制系统电性连接,通过第一传感器61和控制系统连接,结合加热模块2,可以准确控制工作区13内温度。在空置区14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62,第二温度传感器62监测空置区14内温度,主要是为了防止隔板3的隔热效果不良或者密封处理不到位,导致热量传递到空置区14中。如果第二温度传感器62监测到空置区14炉温出现异常升温情况,则需要对热处理炉进行检查维修,第二温度传感器62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

加热模块2为电热元件组成,电热元件具有可控性好的优点,在本实用新型中,加热模块2采用电阻元件方便控制对不同的工作区13区域加热。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冷却系统,目前的热处理炉冷却方式一般采用自然空冷的方式,但是热处理炉的保温效果都比较好,冷却缓慢,一般要几天几夜才能完成冷却,大大影响了生产效率,在设备需要维修时也不能迅速的冷却。冷却系统包括送风装置51和送风管52,送风管52一端和送风装置51输出端相通,另一端穿过炉体1的侧壁后和工作区13相通。在需要对热处理炉快速降温时,将吹风管52与工作区13连通,对炉内快速送风,提高热处理炉的降温速度。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