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交通用路管件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5999发布日期:2019-05-17 21:3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公路交通用路管件除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交通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公路交通用路管件除锈装置。



背景技术:

交通是指从事旅客和货物运输及语言和图文传递的行业,包括运输和邮电两个方面,在国民经济中属于第三产业。运输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方式,邮电包括邮政和电信两方面内容。

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乡村与乡村之间、和工矿基地之间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可的道路,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但不包括田间或农村自然形成的小道。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道路是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城市道路、公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及乡村道路等。其中城市道路是指城市规划区内的公共道路,一般划设人行道、车行道和交通隔离设施等。包括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城市支路、胡同里巷等。

然而现有的公路交通用路管件除锈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存在除锈效果差、除锈效率低下和不能及时除锈屑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公路交通用路管件除锈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公路交通用路管件除锈装置,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和使用,进而提高了管件内壁与钢丝刷毛之间的相对作用力,进而提高了除锈的效果,同时达到了及时对锈屑进行清理的目的;而且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公路交通用路管件除锈装置,包括底板、侧板和顶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所述侧板,所述侧板的上端设有所述顶板,左侧所述侧板的上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右端贯穿左侧所述侧板与右侧所述侧板转动相连,所述丝杠的螺纹处配合有螺母,所述螺母插接在移动板的上端,所述移动板的下端插接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杆,且所述导向杆的左右两端与所述侧板相连,所述移动板上设有固定机构,右侧所述侧板上设有除锈吸尘机构。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材质为Q235钢,且所述底板的底部包覆有镀锌层。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第一链条、第一轴承座、固定套筒和橡胶垫,所述移动板的左侧上部安装有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左端设有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移动板的下部插接有所述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轴承座内安装有所述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左侧外壁套设有所述第一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链条传动相连,所述固定套筒的内壁设有所述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除锈吸尘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二主动齿轮、第二从动齿轮、第二链条、除锈杆、第二轴承座、钢丝刷毛、通孔、空腔、通管、分管、吸风机和集尘箱,右侧所述侧板的右侧上部安装有所述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右端设有所述第二主动齿轮,右侧所述侧板的下部插接有所述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内安装有所述除锈杆,所述除锈杆的右侧外壁套设有所述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链条传动相连,所述除锈杆的内部开设有所述空腔,所述除锈杆的左侧外壁四周开设有所述通孔,所述除锈杆的左侧外壁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所述钢丝刷毛,所述空腔的右端与所述分管转动相连,所述分管与所述通管相连通,所述通管的下端与所述吸风机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吸风机的输出与所述集尘箱相连通,所述集尘箱设置在右侧所述侧板的右侧下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设置的数量至少为三组。

优选的,左侧所述侧板的下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一轴承座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一一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和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第一驱动电机、丝杠、螺母、移动板、导向套、导向杆、固定机构、除锈吸尘机构的相互配合使用下,进而达到了对管件的转动与钢丝刷毛的转动方向相反的目的,进而提高了管件内壁与钢丝刷毛之间的相对作用力,进而提高了除锈的效果。

2、通过在上述除锈吸尘机构的相互配合使用下,进而达到了及时对锈屑进行清理的目的。

3、而且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和使用,进而达到了对多组管件进行同时除锈的目的,进而提高了除锈的效率。

4、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除锈吸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侧板、3-顶板、4-第一驱动电机、5-丝杠、6-螺母、7-移动板、8-导向套、9-导向杆、10-固定机构、101-第二驱动电机、102-第一主动齿轮、103-第一从动齿轮、104-第一链条、105-第一轴承座、106-固定套筒、107-橡胶垫、11-除锈吸尘机构、111-第三驱动电机、112-第二主动齿轮、113-第二从动齿轮、114-第二链条、115-除锈杆、116-第二轴承座、117-钢丝刷毛、118-通孔、119-空腔、120-通管、121-分管、122-吸风机、123-集尘箱、12-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公路交通用路管件除锈装置,包括底板1、侧板2和顶板3,底板1的顶部左右两侧对称设有侧板2,侧板2的上端设有顶板3,左侧侧板2的上部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4,第一驱动电机4的输出端设有丝杠5,丝杠5的右端贯穿左侧侧板2与右侧侧板2转动相连,丝杠5的螺纹处配合有螺母6,螺母6插接在移动板7的上端,移动板7的下端插接有导向套8,导向套8内滑动连接有导向杆9,且导向杆9的左右两端与侧板2相连,移动板7上设有固定机构10,右侧侧板2上设有除锈吸尘机构11。

具体的,底板1的材质为Q235钢,且底板1的底部包覆有镀锌层。

具体的,固定机构10包括第二驱动电机101、第一主动齿轮102、第一从动齿轮103、第一链条104、第一轴承座105、固定套筒106和橡胶垫107,移动板7的左侧上部安装有第二驱动电机101,第二驱动电机101的输出轴左端设有第一主动齿轮102,移动板7的下部插接有第一轴承座105,第一轴承座105内安装有固定套筒106,固定套筒106的左侧外壁套设有第一从动齿轮103,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第一链条104传动相连,固定套筒106的内壁设有橡胶垫107。

具体的,除锈吸尘机构11包括第三驱动电机111、第二主动齿轮112、第二从动齿轮113、第二链条114、除锈杆115、第二轴承座116、钢丝刷毛117、通孔118、空腔119、通管120、分管121、吸风机122和集尘箱123,右侧侧板2的右侧上部安装有第三驱动电机111,第三驱动电机111的输出轴右端设有第二主动齿轮112,右侧侧板2的下部插接有第二轴承座116,第二轴承座116内安装有除锈杆115,除锈杆115的右侧外壁套设有第二从动齿轮113,第二主动齿轮112与第二从动齿之间通过第二链条114传动相连,除锈杆115的内部开设有空腔119,除锈杆115的左侧外壁四周开设有通孔118,除锈杆115的左侧外壁上下两侧对称设有钢丝刷毛117,空腔119的右端与分管121转动相连,分管121与通管120相连通,通管120的下端与吸风机122的输入端相连通,吸风机122的输出与集尘箱123相连通,集尘箱123设置在右侧侧板2的右侧下部。

具体的,第一轴承座105和第二轴承座116设置的数量至少为三组。

具体的,左侧侧板2的下部开设有通槽12,通槽12与第一轴承座105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的,第一驱动电机4、第二驱动电机101和第三驱动电机111均为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进行使用时,当需要对管件内壁进行除锈加工时,首先将管件插入固定套筒106内,在橡胶垫107的弹性作用下,进而达到了对管件的固定的目的,然后控制第一驱动电机4工作,第一驱动电机4带动丝杠5转动,丝杠5通过螺纹与螺母6的传动带动移动板7在导向套8和导向杆9的导向配合下进行向右运动的,当运动到管件完全被钢丝刷毛117从管件内壁中插入时,控制第一驱动电机4停止工作,然后同时控制第二驱动电机101、第三驱动电机111和吸风机122工作,第二驱动电机101带动第一主动齿轮102转动,第一主动齿轮102通过第一链条104的传动带动第一从动齿轮103转动,进而带动固定套筒106进行转动,进而达到了对固定套筒106内的管件进行转动的目的,同时第二驱动电机101带动第二主动齿轮112转动,第二主动齿轮112通第二链条114的传动带动第二从动齿轮113转动,进而带动除锈杆115进行转动,除锈杆115带动上下两侧的钢丝刷毛117对管件内壁进行打磨除锈。

而且上述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控制第一主动齿轮102和第二主动齿轮112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达到了对管件的转动与钢丝刷毛117的转动方向相反的目的,进而提高了管件内壁与钢丝刷毛117之间的相对作用力,进而提高了除锈的效果。

而且上述装置除锈杆115在进行转动除锈的同时(分管121由于与除锈杆115的空腔119转动相连,所以分管121不会发生转动),吸风机122通过除锈杆115四周设置的通孔118对管件内部打磨产生的锈屑进行吸附,在空腔119、分管121、通管120的连通下,吸风机122进而将锈屑输送到集尘箱123中,进而达到了及时对锈屑进行清理的目的。

而且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和使用,进而达到了对多组管件进行同时除锈的目的,进而提高了除锈的效率。

当除锈完毕时,控制第二驱动电机101和第三驱动电机111停止工作,然后通过控制第一驱动电机4工作,带动移动板7回到初始位置后即停止工作,随后取出管件即可。

通过底板1的材质为Q235钢,且底板1的底部包覆有镀锌层,可以在提高本装置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延长了其使用寿命,避免底板1发生生锈或腐蚀现象;通过左侧侧板2的下部开设有通槽12,通槽12与第一轴承座105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且一一对应设置,进而方便了管件从左侧侧板2进行穿插的目的,进而提高了使用效果;通过第一驱动电机4、第二驱动电机101和第三驱动电机111均为伺服电机,可以精确地控制其转速,使其运行的平稳安全。

上述第一驱动电机4、第二驱动电机101和第三驱动电机111的控制方式是通过与其配套的外设控制器进行控制的,控制器的型号为MAM-300,且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仅对其进行使用,未对其进行改进,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