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乙烯复合管用修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129发布日期:2019-03-27 09:5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乙烯复合管用修边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乙烯复合管用修边机。



背景技术:

孔网钢带聚乙烯复合管是以冷轧钢带焊接的孔网管为增强骨架,复合热塑性塑料的复合管材,由于引入增强骨架,管材的耐压强度显著提高,选用不同种类和牌号啊的热塑性塑料可以生产不同用途的复合管材。其具有使用寿命长达50年、重量轻、施工方便、土方量少、抗腐蚀性强、运输费用少、管材视踪性好的优点。

现有的复合管在加工之后需要对其进行切割,使其被分隔成多个较短的管道,切割后的复合管两端会露出其中的钢带孔网,此时将会采用密封件对复合管的两端开口进行密封,但是密封过后的复合管位于接口处的外径会大于管件的直径,导致复合管较难插入管件内,使得管件降低了对两个复合管连接时的连接效果,并且在密封后复合管接口处的内径也会变小,在多个复合管连通向其内通水后,会降低水于复合管内通过的通过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乙烯复合管用修边机,具有对复合管接口处的外壁和内壁进行修复且能提高复合管的使用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聚乙烯复合管用修边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为贯通设置,所述壳体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于壳体外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轴转动的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壳体上,所述转动轴于壳体外的另一端设置有修边件,所述修边件与所述转动轴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复合管的管道接口的内壁和外壁打磨时,首先将修边机组合安装,将转动轴于壳体的端部插入至壳体内,将转动轴与电机的电机轴固定连接,将电机固定至壳体上,将修边件通过固定件安装至转动轴远离电机的端部,通过将电机通电,使得电机带动转动轴上的修边件转动,手持壳体带动修边件对复合管接口的内壁和外壁打磨,使得修边后的复合管可以更好的插入至管件内,提高了管件对复合管的连接效果,并且将复合管接口处的内壁打磨,提高了复合管内通水时水的流动效果。

进一步,所述修边件包括刀轴和沿刀轴长度方向设置在刀轴周向位置上的多个修边刀。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带动转动轴转动时,转动轴带动刀轴上的多个修边刀转动使得修边刀完成对复合管的打磨修边,采用多个修边刀的设置具有使用寿命长,成型规则,效率高的优点。

进一步,多个所述修边刀的横截面呈八叶风车状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修边刀的边缘距离刀轴较远时,刀轴带动修边刀对复合管打磨时,每个修边刀的间距较大,并且半径较大,打磨时形成的圆弧形槽的弧度较大,难以控制修边刀对复合管的打磨深度;将多个修边刀设置为八叶风车状,使得刀轴在带动多个修边刀转动时,多个修边刀的端部距离刀轴较近,并且相邻的修边刀之间的间距较小,当对复合管进行打磨时,打出的圆弧形槽的弧度较小,打磨后的复合管较为平整,提高了对复合管的打磨效果。

进一步,所述刀轴远离壳体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刀轴和修边刀的直径之和等于所述第一轴承的直径。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持壳体对复合管的接口外壁和内壁打磨时,将第一轴承抵接至复合管的外壁或内壁上,使得电机带动刀轴和刀轴上的修边刀于第一轴承内转动,对整个刀轴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操作人员控制修边刀对复合管外壁和内壁的打磨深度。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设置为手紧钻夹头,所述刀轴与所述转动轴通过手紧钻夹头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手紧钻夹头的设置可对刀轴起到较好的固定效果,其最大的优点就是锁紧容易,只要握住手紧钻夹头的前后套,拧紧即可使用,并且手紧钻夹头的设置可在一定程度固定不同直径大小的刀轴,采用不同直径大小的刀轴可修复不同规格大小的复合管,提高了整个修边机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转动轴上于电机的驱动端所在的位置开设有容纳孔,所述容纳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电机的驱动端上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转动轴安装至电机的驱动端上时,将转动轴拧至电机的驱动端上,使得电机可以带动转动转动,将电机的驱动端和转动轴采用螺纹连接,方便安装,并且安装之后转动轴于电机驱动端上的牢固性较好,可防止电机在带动转动轴转动时于电机的驱动端上掉落。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与电机连接的连接部和直径小于连接部的手持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部的设置方便与电机之间连接,手持部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拿取整个修边机进行修边操作,将手持部的直径小于连接部的直径,使得手持部适用于正常人的手部大小,进一步方便操作人员拿取修边机。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且位于远离连接部的位置设置有保护部,所述保护部的直径小于连接部且大于手持部。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抓取手持部进行修边操作时,因保护部的直径大于手持部的直径,保护部对操作人员的手起到了阻挡的作用,防止手部朝向修边刀所在的位置移动,对操作人员的手部造成损害。

进一步,所述保护部内沿保护部的周向位置开设有槽体,所述槽体内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轴承抵接的凸缘。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轴承的设置可提高转动轴于壳体转动的转动效果,因转动轴与电机的输出端之间为螺纹连接,第二轴承的设置可减小转动轴于壳体内转动的阻力,防止转动轴与电机的输出端之间因螺纹连接产生脱离;凸缘的设置可对转动轴起到固定的作用,使得转动轴被固定至壳体内,防止转动轴在转动时产生偏心,并且凸缘的设置可将第二轴承抵接至端盖上,防止第二轴承产生偏心转动,进一步提高了修边机的使用效果。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位于靠近修边件的开口处可拆卸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中心设置有用于供转动轴通过的开口。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端盖的设置可对壳体的一端起到密封的效果,端盖上开口的设置可对转动轴于壳体内的转动起到一定程度上的导向作用,防止转动轴在转动时偏心,从而防止修边刀在修边时,造成复合管成型不规则,间接提高了对修边机对复合管的修边效果;并且端盖的设置可防止第二轴承于壳体内产生脱离,提高了第二轴承于壳体内的转动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将多个修边刀呈八叶风车状设置,使得多个修边刀提高对复合管的打磨效果,使得打磨后的复合管成型较为规则;

二、第一轴承的设置起到了定位的作用,当打磨时,将第一轴承抵接至复合管上,带动修边刀远离或接近复合管即可完成打磨;

三、手持部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抓取修边机,保护部的设置可防止操作人员手部受损;

四、抵接块和凸缘的设置可防止转动轴于壳体内沿其长度方向移动,提高了修边机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个修边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转动轴;111、容纳孔;112、凸缘;12、电机;121、第二螺栓;13、刀轴;131、修边刀;132、第一轴承;14、手紧钻夹头;15、连接部;16、手持部;17、保护部;171、槽体;172、第二轴承;18、端盖;181、开口;182、第一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聚乙烯复合管用修边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两端为贯通设置,壳体1依次包括连接部15、手持部16和保护部17,连接部15、手持部16和保护部17的横截面均为圆形设置,手持部16的直径小于连接部15的直径,保护部17的直径大于手持部16的直径且小于连接部15的直径,手持部16的直径略等于正常人员单手抓取的直径。

结合图1和图2,壳体1的一端位于保护部17的位置设置有端盖18,端盖18通过第一螺栓182固定连接于壳体1上,第一螺栓182设置有四个且周向分布于壳体1的四周,第一螺栓182设置为沉头螺栓,端盖18上且位于端盖18的中心开设有开口181。

结合图1和图3,壳体1的另一端位于连接的位置设置有电机12,电机12通过第二螺栓121固定连接于壳体1上,第二螺栓121设置有四个且周向分布于壳体1的四周,第二螺栓121设置同样设置为沉头螺栓;壳体1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转动轴11上于电机12的驱动端所在的位置开设有容纳孔111,容纳孔111内设置有内螺纹,电机12的驱动端上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转动轴11远离电机12的另一端通过壳体1的开口181延伸至壳体1外,转动轴11于壳体1外的端部通过手紧钻夹头14固定连接有修边件。

当需要安装修边机时,将端盖18通过第一螺栓182安装至壳体1上,将转动轴11与电机12的驱动端螺纹连接至一起,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2采用断电制动电机12,断电制动电机12断电后其驱动端会锁定不动,方便操作人员对其进行安装;将转动轴11安装至电机12的驱动端上后,将转动轴11通过端盖18的开口181将电机12通过第二螺栓121固定至壳体1上,此时将修边建通过手紧钻夹头14固定至转动轴11上,完成整个修边机的安装,在本实施例中,手紧钻夹头14为用于固定电钻钻头的固定装置,其为现有技术在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结合图1和图2,修边件包括刀轴13和沿刀轴13长度方向设置在刀轴13周向位置上的多个修边刀131(参见图4),修边刀131共设置有八个且八个修边刀131的横截面呈八叶风车状设置;将八个修边设置为八叶风车,使得刀轴13在带动多个修边刀131转动时,多个修边刀131的端部距离刀轴13较近,并且相邻的修边刀131之间的间距较小,当对复合管进行打磨时,打出的圆弧形槽的弧度较小,打磨后的复合管较为平整,提高了对复合管的打磨效果。

结合图1和图2,刀轴13远离壳体1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轴承132,刀轴13和修边刀131的直径之和等于第一轴承132的直径;在使用时,将第一轴承132抵接至复合管上,使得第一轴承132对多个修边刀131起到定位的作用,移动第一轴承132于复合管上移动,使得第一轴承132带动修边刀131完成对复合管的修边;保护部17内沿其周向位置开设有槽体171,槽体171内设置有第二轴承172,第二轴承172的一边与端盖18抵接,转动轴11上设置有与第二轴承172的另一边抵接的凸缘112;第二轴承172的设置可提高转动轴11于壳体1内的转动效果,防止壳体1对转动轴11于壳体1内的转动造成阻力,从而防止转动轴11与电机12的驱动端脱落。

安装过程:当需要安装整个修边机时,将端盖18通过第一螺栓182安装至壳体1上,将转动轴11螺纹连接于电机12的驱动端上,将电机12带动转动轴11穿过端盖18的开口181,将电机12通过第二螺栓121固定至壳体1上,将刀轴13通过手紧钻夹头14固定至转动轴11上;在使用时,将第一轴承132抵接至需要打磨的复合管上,驱动电机12带动刀轴13上的修边刀131转动,通过带动第一轴承132于复合管周向位置上移动,完成对复合管的接口修边,对复合管外壁打磨使得多个复合管方便通过管件连接至一起,提高了管件对复合管的连接效果,对复合管内壁打磨,使得复合管内通水后提高了水于复合管内流动的流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