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7754发布日期:2019-05-24 20:45阅读:721来源:国知局
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铝合金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前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铝合金由于重量轻、成本低、易于加工成型且容易着色染色,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受金属铝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制约,其表面硬度较低,容易出现擦痕或划痕。虽然近些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仿钛铝合金型材,其表面呈现金黄色,且硬度较常规铝合金型材的表面硬度略高,但与不锈钢或钛金材料相比,其硬度和耐腐蚀性等仍然相差甚远。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镀钛材料,即在铝合金型材或其它材料表面镀上一层硬度高、耐腐蚀的钛膜。目前,镀钛的方法主要有真空镀钛膜和化学镀钛膜两类,真空镀钛膜要求温度较高,适合熔点较高的材料;化学镀钛膜是采用置换的方法,难以形成高品质的钛膜。

铝材进入阳极氧化处理生产线的第一道工序是脱脂,脱脂溶液通常采用弱酸性或弱碱性的溶液并添加表面活性剂组成,用于清除铝材表面的油脂或污染物。脱脂有的文献也称为化学清洗或除油。为了彻底清除铝材表面的油脂或污染物,有的生产线采用侵蚀性较强的脱脂溶液,连同表面的自然氧化膜或复合氧化膜一起清洗除掉,使铝材表面呈现出润湿均匀的清洁表面。铝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润滑剂、乳液或轧制油,在机械抛光中使用抛光膏,在半成品(基材)的储存中使用防锈油等必要的油脂,也需要脱脂除去;此外,铝材表面在生产过程中或在运输过程中稍不留意,还很有可能意外地粘附着机械设备中用的润滑油脂,还有可能在表面累积或飘落着油烟、灰尘等污染物,严重时形成污垢,必须进行脱脂处理。铝材表面接触到油脂或污染物后,会阻碍其表面与处理溶液的充分接触,不能得到润湿均匀的清洁表面;若油脂或污染物带入其后的处理溶液中,将会破坏溶液的组成,对铝材形成二次污染。

在进行上述脱脂处理后,一般都需要使用清水进行洗净,然后进行烘干。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当完成铝合金清洗之后,还需要额外的设备来进行烘干除油后的铝材,非常的不方便,还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对于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还有待对现有技术中的铝合金前处理装置进行改进,以使待铝合金能够得到脱脂、脱蜡,同时使处理过后的铝合金能够得到烘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铝合金在做镀钛处理前所需的清洗烘干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上依次固定有盛有碱性溶液的除油槽、盛有酸性溶液的脱蜡槽和烘干机构,所述的除油槽与脱蜡槽之间和脱蜡槽与烘干机构之间分别设置有盛有清水的清洗槽一和清洗槽二,所述的除油槽的前端设置有左支撑架,所述的烘干机构的后端设置有右支撑架,左支撑架与右支撑架之间设置有能够使待处理的铝合金从除油槽经脱蜡槽向烘干机构运动的输送结构。

本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装置,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首先,向除油槽中添加碱液,在35℃下浸泡处理8min,去除待处理铝合金表面的油污和油脂印痕,然后捞出,再用清水清洗2次,得除油铝合金材料;然后,向脱蜡槽中添加酸液,在常温下浸泡处理8min,去除待处理铝合金表面的蜡质和蜡质印痕,然后捞出,再用清水清洗2次,得脱蜡铝合金材料;最后,在烘干机构的作用下,对处理过后的铝合金进行烘干,用于铝合金表面镀钛,完成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工作。

在上述的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装置中,所述的输送结构包括输送链条和驱动电机,所述的左支撑架上通过轴承设置有主转轴,主转轴上固定有链轮一,所述的右支撑架上通过轴承设置有从转轴,从转轴上固定有链轮二,且主转轴与从转轴平行设置,所述的输送链条设置在链轮一和链轮二之间;所述的驱动电机的机体设置在左支撑架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且其端部与主转轴通过联轴器固连。

在上述的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装置中,所述的输送链条上的链节上固定有若干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上均固定有提升电机,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卷拉绳固定具有用于装载铝合金的盛装篮。

在上述的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装置中,所述的盛装篮包括对称设置的篮体一和篮体二,篮体一和篮体二的上端铰接在连接杆上,上述的卷拉绳固定在连接杆上,篮体一和篮体二的下端通过卡槽和卡扣铰接。

在上述的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装置中,所述的烘干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烘箱,两个烘箱的上方形成供链条通过的行走通道,两个烘箱的下方形成供待烘干的铝合金通过的烘干通道,所述两个烘箱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出风孔,两个烘箱的底部通过一进风管道相连通,进风管道上还连通有能够为其提供热风的风箱。

在上述的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装置中,所述的出风孔的上沿均固定有倾斜向下的导流板。

在上述的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装置中,所述的导流板与竖直方向所成的夹角为30-6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输送链条和驱动电机可以对待处理的铝合金从机架左端的左支撑架向机架右端的右支撑架运动,在除油槽和清洗槽一的作用下,实现铝合金除油处理同时对其进行清洗碱液;在脱蜡槽和清洗槽二的作用下,实现铝合金脱蜡处理同时对其进行清洗酸液;在烘箱的作用下,对铝合金进行烘干处理,完成铝合金前期处理。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序清晰,可以完全实现铝合金的前期自动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除油槽;3、清洗槽一;4、脱蜡槽;5、清洗槽二;6、左支撑架;7、右支撑架;8、输送链条;9、驱动电机;10、主转轴;11、链轮一;12、从转轴;13、链轮二;14、连接板;15、提升电机;16、卷拉绳;17、盛装篮;18、烘箱; 19、进风管;20、风箱;21、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装置,包括机架 1,机架1上依次固定有盛有碱性溶液的除油槽2、盛有酸性溶液的脱蜡槽4和烘干机构,除油槽2与脱蜡槽4之间设置有盛有清水的清洗槽一3,脱蜡槽4与烘干机构之间设置有盛有清水的清洗槽二5,除油槽2的前端设置有左支撑架6,烘干机构的后端设置有右支撑架7。

左支撑架6与右支撑架7之间设置有能够使待处理的铝合金从除油槽2经脱蜡槽4向烘干机构运动的输送结构。输送结构包括输送链条8和驱动电机9,左支撑架6上通过轴承设置有主转轴10,主转轴10上固定有链轮一11,右支撑架7上通过轴承设置有从转轴12,从转轴12上固定有链轮二13,且主转轴10与从转轴12平行设置,输送链条8设置在链轮一11和链轮二13之间。驱动电机9的机体设置在左支撑架6上,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水平设置且其端部与主转轴10通过联轴器固连。输送链条8上的链节上固定有六块连接板14,连接板14上均固定有提升电机15,提升电机15的输出轴上通过卷拉绳16固定具有用于装载铝合金的盛装篮17。盛装篮17包括对称设置的篮体一和篮体二,篮体一和篮体二的上端铰接在连接杆上,卷拉绳16固定在连接杆上,篮体一和篮体二的下端通过卡槽和卡扣铰接。

首先,将铝合金放置在盛装篮17中,同时在除油槽2中放置足量的碱液,在脱蜡槽4中放置足量的酸液,在清洗槽一3和清洗槽二5中分别放置足量的清水;其次,启动驱动电机9,通过联轴器使主转轴10和链轮一11转动,并联合从转轴12和链轮二 13带动输送链条8循环运动,六块连接板14便能够使随着输送链条8循环运动;然后,利用提升电机15和卷拉绳16将置有铝合金的盛装篮17放入到除油槽2中便可去除油污和油脂,同时用清洗槽一3中的清水洗净;最后,利用提升电机15和卷拉绳16 将置有铝合金的盛装篮17放入到脱蜡槽4中便可去除蜡质和蜡质印痕,同时用清洗槽二5中的清水洗净,完成清洗工序。

在本实施例中,碱液为氢氧化钾、硅酸钠、十二烷基酚乙烯醚和焦磷酸钠的混合液,且按照氢氧化钾40g/L、硅酸钠6g/L、十二烷基酚乙烯醚10g/L、焦磷酸钠6g/L的浓度配比,与清水混合均匀。酸液为盐酸、草酸和十四烷基酚乙烯醚的混合液,且按照盐酸33g/L、草酸22g/L、十四烷基酚乙烯醚10g/L的浓度配比,与清水混合均匀。

烘干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烘箱18,两个烘箱18的上方形成供链条通过的行走通道,两个烘箱18的下方形成供待烘干的铝合金通过的烘干通道,两个烘箱18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出风孔,两个烘箱18的底部通过一进风管19道相连通,进风管19 道上还连通有能够为其提供热风的风箱20。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孔的上沿均固定有倾斜向下的导流板21,导流板21与竖直方向所成的夹角为45°。

首先,经过清洗过后的铝合金在输送链条8上继续实现输送,输送链条8从行走通道中通过,盛有铝合金的盛装篮17从烘干通道中通过;然后,打开风箱20,风箱20中的风从进风管19道经出风孔输出;最后,在导流板21的作用下,风从出风孔中吹出并形成倾斜乡下输送,对处于烘干通道中的铝合金进行烘干工序。

本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装置,其工作原理是这样的:首先,向除油槽2中添加碱液,在35℃下浸泡处理8min,去除待处理铝合金表面的油污和油脂印痕,然后捞出,再用清水清洗2次,得除油铝合金材料;然后,向脱蜡槽4中添加酸液,在常温下浸泡处理8min,去除待处理铝合金表面的蜡质和蜡质印痕,然后捞出,再用清水清洗2次,得脱蜡铝合金材料;最后,在烘箱18 和进风管19道的作用下,对清洗过后的铝合金进行烘干,用于铝合金表面镀钛,完成铝合金表面镀钛的前处理工作。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机架;2、除油槽;3、清洗槽一; 4、脱蜡槽;5、清洗槽二;6、左支撑架;7、右支撑架;8、输送链条;9、驱动电机;10、主转轴;11、链轮一;12、从转轴;13、链轮二;14、连接板;15、提升电机;16、卷拉绳;17、盛装篮; 18、烘箱;19、进风管;20、风箱;21、导流板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