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工位极群铸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4715发布日期:2019-05-24 20:3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单工位极群铸焊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铅酸蓄电池的装备,具体地讲,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极群铸焊机,特别是一种仅有一工位的极群铸焊机。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的正负极板为矩形薄片,每块极板仅有一边设有一只向外伸出的极耳。极群由若干片正负极板交替相叠组成,形成正极板的极耳位于一侧,负极板的极耳位于另一侧。为了实现同性极板等电位,本行业通常将同性极耳用导电桥连接。该处连接实为一种钎焊连接,即施焊时正负极板的极耳不溶化,将已溶化的铅溶液注入导电桥成型模内,待凝固后便形成导电桥与极耳的连接。现有技术采用一种四工位极群铸焊机实现极耳与导电桥的连接,该装置采用定点转动四工位,顺序完成极群装夹、极耳沾助焊剂、极耳沾锡、铸焊成型。此工艺采用分步作业、定点连接,接头强度高且成型质量稳定,能够实现工业化生产。但是,现有技术工效欠佳,铸焊时铅溶液溢模量大,易形成铸件表面飞边和资源浪费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四工位极群铸焊机占地大、工效慢和材料浪费多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型效率高、接头质量好、材料不浪费的单工位极群铸焊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单工位极群铸焊机,它包括工作台、升降柱、辅料槽、极群夹、导电桥模、泵和融铅炉。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工作台为矩形平台,台面上定位平放模腔敞口朝上的导电桥模,工作台台面上两侧分别设有平置的导轨,在两根导轨外侧的工作台台面上分别居中安装升降柱,由两根升降柱共同支撑或联动极群夹。所述辅料槽是一种设有两条并排长槽的联体凹槽,敞口朝上的辅料槽置放在导轨上。所述极群夹顺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列4~8只供极群定位的腔体,极群夹内置腔体除与导电桥模的模腔数量相等外,且位置也相对应。所述融铅炉依附在工作台前侧,炉内配有输送铅溶液的泵,泵的出口配有对着导电桥模内置模腔的排管,多管式排管定点往导电桥模腔中定量注入铅溶液铸焊结构。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泵出口配置的排管输出口数量等于导电桥模预置导电桥模腔数量。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升降柱采用气动或液动作为动力源控制升降。

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辅料槽采用步进电机控制位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单工位铸焊结构紧凑、占地省、工序间周转路径短、耗用辅助工时少、操作简便,故铸焊效率高;

2、定点定量供铅,铸件无飞边,除质量好还节省生产原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在图1的极群夹中安装极群的示意图。

图3是极群的极耳处于沾助焊剂的状况示意图。

图4是极群的极耳处于沾锡的状况示意图。

图5是辅料槽后退,极群的极耳与导电桥铸焊的示意图。

图6是一只极群的极耳与导电桥铸焊后的产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单工位极群铸焊机,它包括工作台1、升降柱2、辅料槽3、极群夹4、导电桥模5、泵6和融铅炉7。所述工作台1是结构的主体构件,呈矩形框架的工作台1台面上定位平放导电桥模5,本实施例导电桥模5设有6只敞口朝上模腔。在工作台1台面上两侧分别设有平置导轨1.1,位于两根导轨1.1外侧的工作台1台面上分别居中安装升降柱2,本实施例中的升降柱2采用气动动力源控制升降。结构中由两根升降柱2共同支撑或联动极群夹4,可根据工序要求带动极群夹4作升或降运动。所述辅料槽3是一种设有两条并排长槽的联体凹槽,敞口上的辅料槽3置放在导轨1.1上,通过内置的步进电驱动实现前进或后退移动,辅料槽3内置的两条凹槽与配套的极群夹4纵向相平行,靠近导电桥模5一侧的凹槽用于存放助焊剂,远离导电桥模5一侧的凹槽用于存放锡溶液。所述极群夹4顺长度方向等间距预留供极群定位的腔体,本实施例预留6只腔体。极群夹4内置的腔体除与导电模5的模腔数量相等,且位置相对应。所述融铅炉7依附在工作台1前侧,炉内设有输送铅溶液的泵6,泵6的出口配有对着导电桥模5内置模腔的排管6.1,多管式排管6.1的输出口数量等于导电桥模5预置导电桥模腔数量,构成定点往导电桥模腔中定量注入铅溶液的铸焊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如图2所示,首先升高升降柱2,往极群夹4预留腔体中填装待铸焊的极群,待极群得到定位压紧后,辅料槽3在步进电机带动前行,直至辅料槽3内置助焊剂的凹槽位于极群夹4正下方时,如图3所示升降柱2下行带动极群夹4内极群的极耳伸入凹槽中沾上助焊剂,接着升降柱2带动极群夹4升高,待已沾上助焊剂的极耳悬在辅料槽3之上时,辅料槽3继续前行,待辅料槽3内置锡溶液的凹槽位于极群夹4正下方时,如图4所示,升降柱2下行带动极群夹4内置极群的极耳伸入凹槽中沾锡,极耳沾锡之后升降柱2立即升高,辅料槽3立即返回到初始位置,如图5所示,升降柱2下行带动已沾锡的极耳伸入导电桥模5预置的导电桥模腔内,此刻泵6抽吸融铅炉7内的铅溶液,然后通过排管6.1定点往导电桥模5预置的导电桥模腔内定量注入铅溶液,待铅溶液凝固后便形成铸焊结构,实现图6所示的导电桥与极耳铸焊成形生产。

本实用新型为单工位结构,与现有技术的四工位铸焊机相比,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占地节省一半以上。最重要的是生产过程中工序间周转路径短,耗用辅助工时少,所以生产效率至少比现有技术高50%。本实用新型为单工件生产,铸焊时便于做到定点定量注入铅溶液,确保导电桥铸件表面无飞边。再加上极群处于定位状态下作铸焊,故铸焊形成的接头质量好,还显著节省生产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示例而已,实用新型内容并不局限本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均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