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型活塞模具浇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0136发布日期:2019-09-18 00:42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薄型活塞模具浇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模具浇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薄型活塞模具浇道。



背景技术:

在生产活塞时,采用于模具内浇注的方式,在浇注时,需要用到浇道,对液态金属进行导流,现有的浇道大多采用直接简单拼接的方式,然后直接埋在沙内,其中浪费的金属量较大,后期需要进行回收处理,不仅金属的利用率较低,处理也极其麻烦,因此,急需一种超薄型活塞模具浇道,通过本装置能大大减少在浇注时对金属材料的浪费,减少了对废气金属的回收处理,大大提高了金属的利用率,并有效的提高了浇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型活塞模具浇道,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超薄型活塞模具浇道,包括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端固定设有上浇道,所述上浇道内设有开口向上且与所述上浇道连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下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下的拼接腔,所述拼接腔内设有与所述连通孔下侧连通的下浇道,所述下浇道外圆面上端固定设有固定环,所述拼接腔左右两侧设有拼接装置,所述拼接装置通过所述固定环将所述下浇道进行夹紧和固定,所述连通孔左右两侧设有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可将所述连通孔内上侧进行封闭,将所述上浇道和所述下浇道内的液态金属隔离,然后打开所述拼接装置,将所述下浇道和所述连接头分离,此时将所述连接头和所述上浇道从型砂内取出,所述上浇道内的液态金属得以完整的保留,可直接进行回收,所述隔离装置下侧设有锁定装置,当所述隔离装置将所述连通孔上下隔离后,所述拼接装置可将所述隔离装置锁定,所述连通孔后侧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可控制所述拼接装置和所述隔离装置,并对所述锁定装置解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拼接装置包括对称且连通设于所述拼接腔左右两壁的卡板腔,所述卡板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相对一端可与所述下浇道外圆面抵紧,并将所述固定环卡紧,所述夹紧板相反一端与所述卡板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顶压弹簧,所述卡板腔后壁连通设有推动腔,所述夹紧板后端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固定设有延伸到所述推动腔内的固定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离装置包括对称且连通设于所述连通孔左右两壁上侧的挡板腔,所述挡板腔内可滑动的设有分隔板,所述挡板腔下侧连通设有摆动腔,所述分隔板下端面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固定设有延伸到所述摆动腔内的平移杆,所述平移杆内前后贯穿设有直线滑槽,所述摆动腔内中心下侧可转动的设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固定设有摆杆,所述摆杆远离所述转盘一端固定设有穿过所述直线滑槽的滑杆,所述转盘轴心固定设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所述转盘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卡槽。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锁定装置包括连通设于所述摆动腔下壁且正对所述转盘下侧的卡杆腔,所述卡杆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有卡杆,所述卡杆下端与所述卡杆腔下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卡杆腔后壁连通设有第一连杆腔,所述第一连杆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卡杆后端的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腔靠近对称中心一侧内壁后端连通设有第二连杆腔,所述第二连杆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后端的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腔之间连通设有按压腔,所述按压腔内可滑动的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按压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连通设于所述推动腔后侧的移动腔,所述移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前端固定设有延伸到所述推动腔内的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位于同一侧所述固定块靠近中心的位置,所述移动杆上端面内固定设有齿条,所述转轴后端延伸到同一侧的所述移动腔内固定设有可与所述齿条上端啮合的直齿轮,所述移动杆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移动腔之间设有连通于所述按压腔后侧的控制腔,所述螺杆相对一端延伸到所述控制腔内固定设有从动锥齿轮,所述控制腔上壁可转动的设有啮合于左右两侧的所述从动锥齿轮上端的主动锥齿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头上侧前后设有提拉杆,所述提拉杆上端固定设有圆盘,前侧的所述提拉杆固定设于所述连接头上端面,后侧的所述提拉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头上端面,后侧的所述提拉杆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锥齿轮轴心,后侧的所述提拉杆内上下贯穿设有通轴孔,所述通轴孔内设有按压轴,所述按压块后端延伸到所述控制腔内,所述按压轴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按压块后端,所述按压轴上端固定设有按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能大大减少在浇注时对金属材料的浪费,减少了对废气金属的回收处理,大大提高了金属的利用率,并有效的提高了浇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超薄型活塞模具浇道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c-c”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d-d”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中“e-e”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中“f-f”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7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参照图1-7,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种超薄型活塞模具浇道,包括连接头11,所述连接头11上端固定设有上浇道12,所述上浇道12内设有开口向上且与所述上浇道12连通的连通孔13,所述连通孔13下侧连通设有开口向下的拼接腔14,所述拼接腔14内设有与所述连通孔13下侧连通的下浇道15,所述下浇道15外圆面上端固定设有固定环16,所述拼接腔14左右两侧设有拼接装置101,所述拼接装置101通过所述固定环16将所述下浇道15进行夹紧和固定,所述连通孔13左右两侧设有隔离装置102,所述隔离装置102可将所述连通孔13内上侧进行封闭,将所述上浇道12和所述下浇道15内的液态金属隔离,然后打开所述拼接装置101,将所述下浇道15和所述连接头11分离,此时将所述连接头11和所述上浇道12从型砂内取出,所述上浇道12内的液态金属得以完整的保留,可直接进行回收,所述隔离装置102下侧设有锁定装置103,当所述隔离装置102将所述连通孔13上下隔离后,所述拼接装置101可将所述隔离装置102锁定,所述连通孔13后侧设有控制装置104,所述控制装置104可控制所述拼接装置101和所述隔离装置102,并对所述锁定装置103解锁。

有益地,所述拼接装置101包括对称且连通设于所述拼接腔14左右两壁的卡板腔17,所述卡板腔17内可左右滑动的设有夹紧板18,所述夹紧板18相对一端可与所述下浇道15外圆面抵紧,并将所述固定环16卡紧,所述夹紧板18相反一端与所述卡板腔17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顶压弹簧19,所述卡板腔17后壁连通设有推动腔20,所述夹紧板18后端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固定设有延伸到所述推动腔20内的固定块21。

有益地,所述隔离装置102包括对称且连通设于所述连通孔13左右两壁上侧的挡板腔22,所述挡板腔22内可滑动的设有分隔板23,所述挡板腔22下侧连通设有摆动腔24,所述分隔板23下端面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固定设有延伸到所述摆动腔24内的平移杆25,所述平移杆25内前后贯穿设有直线滑槽26,所述摆动腔24内中心下侧可转动的设有转盘27,所述转盘27远离对称中心一端固定设有摆杆28,所述摆杆28远离所述转盘27一端固定设有穿过所述直线滑槽26的滑杆29,所述转盘27轴心固定设有转轴30,所述转轴30连接于所述控制装置104,所述转盘27内设有开口向上的卡槽60。

有益地,所述锁定装置103包括连通设于所述摆动腔24下壁且正对所述转盘27下侧的卡杆腔40,所述卡杆腔40内可上下滑动的设有卡杆41,所述卡杆41下端与所述卡杆腔40下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42,所述卡杆腔40后壁连通设有第一连杆腔43,所述第一连杆腔43内可上下滑动的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卡杆41后端的第一连杆44,所述第一连杆腔43靠近对称中心一侧内壁后端连通设有第二连杆腔45,所述第二连杆腔45内可上下滑动的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杆44后端的第二连杆46,所述第二连杆腔45之间连通设有按压腔47,所述按压腔47内可滑动的设有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46之间的按压块48。

有益地,所述控制装置104包括连通设于所述推动腔20后侧的移动腔31,所述移动腔31内可左右滑动的设有移动杆32,所述移动杆32前端固定设有延伸到所述推动腔20内的推动杆33,所述推动杆33位于同一侧所述固定块21靠近中心的位置,所述移动杆32上端面内固定设有齿条34,所述转轴30后端延伸到同一侧的所述移动腔31内固定设有可与所述齿条34上端啮合的直齿轮35,所述移动杆32内螺纹连接有螺杆36,所述移动腔31之间设有连通于所述按压腔47后侧的控制腔37,所述螺杆36相对一端延伸到所述控制腔37内固定设有从动锥齿轮38,所述控制腔37上壁可转动的设有啮合于左右两侧的所述从动锥齿轮38上端的主动锥齿轮39。

有益地,所述连接头11上侧前后设有提拉杆50,所述提拉杆50上端固定设有圆盘51,前侧的所述提拉杆50固定设于所述连接头11上端面,后侧的所述提拉杆50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头11上端面,后侧的所述提拉杆50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主动锥齿轮39轴心,后侧的所述提拉杆50内上下贯穿设有通轴孔52,所述通轴孔52内设有按压轴53,所述按压块48后端延伸到所述控制腔37内,所述按压轴53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按压块48后端,所述按压轴53上端固定设有按钮54。

初始状态时,分隔板23缩于挡板腔22内,夹紧板18将下浇道15夹紧并固定,卡杆41缩于卡杆腔40内,按压块48位于下极限位置。

浇注时,将下浇道15与后续的浇道连通,将连接头11和下浇道15埋在型砂内,将液态金属通过上浇道12浇入,通过连通孔13流入下浇道15内,并流入型腔内,当浇注结束后,转动后侧的圆盘51,通过后侧的提拉杆50带动主动锥齿轮39转动,通过齿轮啮合带动从动锥齿轮38转动并带动螺杆36转动,通过螺纹连接带动移动杆32相互远离,此时齿条34由于齿轮啮合在移动时带动直齿轮35转动,进而通过转轴30带动转盘27转动,进而摆杆28向相对一侧翻转一百八十度,通过滑杆29带动平移杆25相互靠近,进而带动分隔板23相对一端延伸到连通孔13内并相抵,将连通孔13上下两侧分离,此时卡槽60朝下,卡杆41在压缩弹簧42弹力下上升至卡槽60内,通过第一连杆44和第二连杆46带动按压块48上升,此时齿条34与直齿轮35脱离啮合,推动杆33与固定块21相抵,移动杆32继续相互远离,推动杆33推动固定块21相互远离,带动夹紧板18相互远离并缩进卡板腔17内,此时通过前后两侧的圆盘51将本装置于沙内取出;

取出后,按压按钮54,通过按压轴53带动按压块48下降,进而带动卡杆41下移出卡槽60,此时反转后侧的圆盘51,至装置复位,进而将上浇道12内的液态金属进行回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本装置能大大减少在浇注时对金属材料的浪费,减少了对废气金属的回收处理,大大提高了金属的利用率,并有效的提高了浇注效率。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明确,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总体精神以及构思的情形下,可以做出对于以上实施例的各种变型。其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方案以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