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的阀体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973356发布日期:2019-10-29 03:04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低成本的阀体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方法属于阀门生产铸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成本的阀体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在生产阀门过程中,需要进行打磨、清洗以及喷漆工作;由于机械加工会在阀门表面产生很多碎屑,如果不进行清洗、烘干工作或是清洗质量较差都会使后续的喷漆成膜质量大幅降低。

现在公开号为cn108554945a的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生产阀门用阀门清洗装置,该装置简便的实现水均匀的分配,保证清洁效果,同时对水进行回收利用,节约水资源。

但是,该装置仅能针对小型的阀门进行高效的清洗处理,而大型的阀门或阀体已经十分的费力和麻烦,清洗起来更是十分的费劲且耗时,因此亟需一种可自动清洗大型阀门或阀体的装置来替代人工清洗。

方法内容

本方法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清洗且高效的低成本的阀体加工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方法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成本的阀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模:根据所需尺寸制作阀体模具,将阀体模具放入型砂盒中,得到型砂;b.浇注:将提前准备好的钢水浇注到型砂中;c.冷却:等待钢水的冷却成型;d.热处理:对成型的阀体进行热处理;e.打磨:对制作好的阀体进行表面打磨;f.清洗:通过阀体清洗设备对打磨后的阀体进行清洗;g.喷漆:对清洗后的阀体进行喷漆处理;

其中,所述阀体清洗设备包括固定底座、移动架、分别用于清洗阀体内壁的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用于控制清洗棒公转的旋转盘、用于控制旋转盘转的第一传动件、用于驱动第一传动件转动的第一驱动件、用于分别控制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转动的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用于控制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转动的第四传动件及用于驱动第四传动件转动和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固定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移动架移动的第三驱动件,所述旋转盘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用于驱动第四传动件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旋转盘上设有与第一传动件啮合连接的第一啮齿组;在对阀体的内壁进行清洗之前,先启动第三驱动件,第三驱动件带动移动架移动,移动架带动旋转盘移动,旋转盘带动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移动,直至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移动至阀体内,然后启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使得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移动至与阀体的内壁相接触,然后,启动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驱动第四传动件,第四传动件带动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自转,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自转,从而实现对阀体内壁的清洗;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阀体可以通过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实现自动清洗的效果,避免了人工清洗的费力和耗时,提高了对阀体的清洗效率,加强了对阀体的清洗效果,且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可以通过第三驱动件的控制自动移动至阀体内,避免人工移动大型阀体的费劲和危险性,提高了安全性,十分的实用可靠。

所述步骤a中的型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硅砂100份、水玻璃7-9份、水11-15份、酚醛树脂2-5份、硅油2-5份、膨润土12-14份和三聚磷酸铝3-5份;采用上述原料的配比设置,有效的提高了型砂的浇铸可靠性,加强对阀体的浇铸效果,加强了对阀体的浇铸质量。

所述步骤b中的钢水中含硫量不大于0.15%,含磷量不大于0.03%,含碳量为0.06-0.07%,含硅量0.25-0.30%,含锰量0.40-0.45%;采用上述参数的设定,有效的提高了钢水的铸件质量,增加了阀体的强度和硬度,加强了铸件效果。

所述步骤c中的钢水在型砂中在冷却至常温后,可取出成型的阀体,且在取出阀体后,需要对阀体的表面进行清理和抛光处理;采用上述方式的设置,使得钢水可以完全凝固成固体,以便于阀体的成型,且避免烫伤工作人员,同时保证了阀体的成型质量。

所述步骤d中对阀门进行热处理,对阀体进行淬火时的淬火温度控制在740-860℃,对阀体进行回火时的回火温度控制在610-660℃;采用上述方式的设置,以便于提高阀体的硬度,降低阀体的裂纹率,加强阀体的成型强度,提高阀体的耐用性。

所述第四传动件上设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设有环形啮齿块,所述旋转轴上设有卡柱和用于供卡柱移动的伸缩槽,所述卡柱的底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伸缩槽的底部设有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上设有与凹槽连接的弹性件,所述环形啮齿块上设有用于供卡柱插入的卡槽;在旋转轴移动时,第一控制件处于启动状态,顶动卡柱,使得卡柱插入卡槽内,对环形啮齿块固定,此时弹性件拉伸,旋转轴的转动可以带动环形啮齿块转动,在旋转轴固定不移动时,第一控制件处于关闭状态,卡柱受到弹性件的作用收缩至伸缩槽内,离开卡槽,旋转轴从而不会带动环形啮齿块转动,实现第四传动件的自转;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环形啮齿块可以通过卡柱和卡槽的配合实现固定松脱的效果,以便于环形啮齿块带动旋转轴移动,从而实现第四传动件的移动,且可以通过旋转轴实现第四传动件的旋转,环形啮齿块对第四传动件的转动造成干扰,有效的保证了结构运行的稳定性。

所述旋转盘上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的一侧设有用于供旋转轴移动的第一移动槽,所述工作腔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移动槽,所述旋转轴的端部与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槽上设有可移动的啮齿圈,所述第二移动槽上还固设有啮齿板,所述环形啮齿块的一侧与啮齿圈啮合连接,所述环形啮齿块的另一侧与啮齿板啮合连接;在需要对第四传动件移动时,卡柱插在卡槽内,第二驱动件启动,通过旋转轴带动环形啮齿块转动,环形啮齿块的一侧在啮齿板上顺着啮齿转动,环形啮齿块的另一侧在啮齿圈上顺着啮齿转动,啮齿板无法移动,由此环形啮齿块需移动才能完成转动,啮齿圈随着环形啮齿块的转动而移动,由此,通过啮齿圈和啮齿板的配合,第二驱动件带动环形啮齿块的转动,实现环形啮齿块在第二移动槽内的移动,从而可以调整第四传动件的位置;通过上述啮齿圈和啮齿板的设置,使得环形啮齿块可以通过旋转实现对第四传动件的移动的控制,以便于调整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尺寸的阀体内径,增加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减低了购买不同规格的清洗设备的成本,十分的可靠实用。

本方法具有以下优点:本低成本的阀体加工方法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阀体可以通过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实现自动清洗的效果,避免人工清洗时的费劲和耗时,有效的提高了对大型阀体的清洗效率,且避免清洗时需移动大型阀体的费力和意外事故的发生,降低了清洗大型阀体的危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方法中的阀体清洗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剖视图一。

图3为图1的立体剖视图二。

图4为图3中的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的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6为图1中的旋转盘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图6的立体剖视图。

图8为图7中的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9为图7中的d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0为图9中的e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11为图7中的f处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低成本的阀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模:根据所需尺寸制作阀体模具,将阀体模具放入型砂盒中,得到型砂;b.浇注:将提前准备好的钢水浇注到型砂中;c.冷却:等待钢水的冷却成型;d.热处理:对成型的阀体进行热处理;e.打磨:对制作好的阀体进行表面打磨;f.清洗:通过阀体清洗设备对打磨后的阀体进行清洗;g.喷漆:对清洗后的阀体进行喷漆处理;所述步骤a中的型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硅砂100份、水玻璃7份、水11份、酚醛树脂2份、硅油2份、膨润土12份和三聚磷酸铝3份;所述步骤b中的钢水中含硫量不大于0.15%,含磷量不大于0.03%,含碳量为0.06%,含硅量0.25%,含锰量0.40%;所述步骤c中的钢水在型砂中在冷却至常温后,可取出成型的阀体,且在取出阀体后,需要对阀体的表面进行清理和抛光处理;所述步骤d中对阀门进行热处理,对阀体进行淬火时的淬火温度控制在740℃,对阀体进行回火时的回火温度控制在610℃。

如图1-11所示,其中,所述阀体清洗设备包括固定底座1、移动架2、分别用于清洗阀体内壁的第一清洗棒31和第二清洗棒32、用于控制清洗棒公转的旋转盘33、用于控制旋转盘33转的第一传动件21、用于驱动第一传动件21转动的第一驱动件22、用于分别控制第一清洗棒31和第二清洗棒32转动的第二传动件34和第三传动件35、用于控制第二传动件34和第三传动件35转动的第四传动件36及用于驱动第四传动件36转动和移动的第二驱动件37,所述固定底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移动架2移动的第三驱动件11,所述旋转盘33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传动件35和第三传动件36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和用于驱动第四传动件36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旋转盘33上设有与第一传动件21啮合连接的第一啮齿组331;在对阀体的内壁进行清洗之前,先启动第三驱动件11,第三驱动件11带动移动架2移动,移动架2带动旋转盘33移动,旋转盘33带动第一清洗棒31和第二清洗棒32移动,直至第一清洗棒31和第二清洗棒32移动至阀体内,然后启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使得第一清洗棒31和第二清洗棒32移动至与阀体的内壁相接触,然后,启动第二驱动件27,第二驱动件27驱动第四传动件36,第四传动件26带动第二传动件35和第三传动件36自转,第二传动件35和第三传动件36自转,从而实现对阀体内壁的清洗。

上述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采用目前市场上普通的清洗刷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第一传动件、第二传动件、第三传动件及第四传动件均采用齿轮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均采用电机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第三驱动件采用无杆气缸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分别与第四传动件始终保持啮齿状态;上述旋转盘33上设有环形滑块337,所述环形滑块设于移动架2上,旋转盘33通过环形滑块337在移动架2上进行转动,在清洗阀体时,第一驱动件启动,控制第一传动件转动,第一传动件带动旋转盘转动,从而实现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持续的对阀体内壁进行全覆盖清洗。

所述第四传动件36上设有旋转轴361,所述旋转轴361上设有环形槽362,所述环形槽362上设有环形啮齿块363,所述旋转轴361上设有卡柱364和用于供卡柱364移动的伸缩槽365,所述卡柱364的底部设有支撑块366,所述支撑块366的底部设有凹槽3661,所述伸缩槽365的底部设有第一控制件367,所述第一控制件367上设有与凹槽3661连接的弹性件368,所述环形啮齿块363上设有用于供卡柱364插入的卡槽3631;在旋转轴361移动时,第一控制件367处于启动状态,排斥卡柱364,使得卡柱364插入卡槽3631内,对环形啮齿块363固定,此时弹性件368拉伸,旋转轴361的转动可以带动环形啮齿块363转动,在旋转轴361固定不移动时,第一控制件367处于关闭状态,卡柱364受到弹性件368的作用收缩至伸缩槽365内,离开卡槽3631,旋转轴361从而不会带动环形啮齿块363转动,实现第四传动件36的自转;上述第一控制件采用通电线圈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弹性件采用螺旋弹簧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卡柱采用永磁体制成,在第一控制件启动时,卡柱与第一控制件之间相互排斥,使得卡柱移动至卡槽内。

所述旋转盘33上设有工作腔332,所述工作腔332的一侧设有用于供旋转轴361移动的第一移动槽333,所述工作腔332的另一侧设有第二移动槽334,所述旋转轴361的端部与第二驱动件37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槽334上设有可移动的啮齿圈335,所述第二移动槽334上还固设有啮齿板336,所述环形啮齿块363的一侧与啮齿圈335啮合连接,所述环形啮齿块363的另一侧与啮齿板336啮合连接;在需要对第四传动件36移动时,卡柱364插在卡槽3631内,第二驱动件37启动,通过旋转轴361带动环形啮齿块363转动,环形啮齿块363的一侧在啮齿板363上顺着啮齿转动,环形啮齿块363的另一侧在啮齿圈335上顺着啮齿转动,啮齿板363无法移动,由此环形啮齿块363需移动才能完成转动,啮齿圈335随着环形啮齿块363的转动而移动,由此,通过啮齿圈335和啮齿板363的配合,第二驱动件37带动环形啮齿块363的转动,实现环形啮齿块363在第二移动槽334内的移动,从而可以调整第四传动件36的位置;上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以上结构,上述啮齿板设于啮齿圈的圈内。

上述啮齿圈335上设有用于辅助啮齿圈335在第二移动槽334上移动的辅助滑块3351,上述第二驱动件37上设有固定壳体38,所述固定壳体38的底部设有辅助移动块381,所述旋转盘33上设有用于支撑第二驱动件37移动的支撑架39,所述支撑架39上设有与辅助移动块381相配合的第三移动槽391,所述辅助移动块381上设有用于固定第二驱动件37的第二控制件382,所述第三移动槽391的底部设有与第二控制件382相配合的固定件392;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第二驱动件可以随着第四传动件的移动而移动,以便于保持对第四传动件的驱动,保证结构的稳定运行,而固定件和第二控制件的设置,以便于在第二驱动件停止移动时,对第二驱动件进行固定,避免第二驱动件在启动时发生松动而影响对阀体的清洗进程;上述第二控制件采用通电线圈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固定件采用铁钴镍材料制成,上述第二驱动件在移动时,第二驱动件通过固定壳体上的辅助移动块在第三移动槽内移动,第二驱动件停止后,第三控制件启动,对固定件产生吸力,将固定壳体固定在指定位置,从而实现对第二驱动件的固定。

上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两个用于分别控制第二传动件35和第三传动件36移动的弧形控制块41、用于供弧形控制块41移动的第四移动槽42用于控制弧形控制块41移动的第五传动件43及用于驱动第五传动件43转动的第四驱动件44,所述旋转盘33上设有两个分别用于供第二传动件35和第三传动件36上的一固定轴351移动的第五移动槽338,所述弧形控制块41的一侧设有与第五传动件43啮合连接的第二啮齿组411,所述弧形控制块41的另一侧设有限位滑块412,所述第四移动槽42上设有用于供限位滑块412移动的限位滑槽421;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上述弧形控制块可以通过第五传动件的控制实现移动的效果,以便于调整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之间的间距,从而适应不同规格尺寸的阀体内壁,增加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同时可以通过弧形的设置,始终保持与第四传动件的啮齿状态,十分的可靠实用;上述第五传动件采用齿轮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上述第四驱动件采用电机设置,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在需要调整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之间的间距时,先移动第四传动件,使得第四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分离,然后启动第四驱动件,第四驱动件带动第五传动件转动,第五传动件带动弧形控制块移动,直至第一清洗棒和第二清洗棒与阀体的内壁相接触,第四驱动件停止驱动,然后移动第四传动件,使得第四传动件与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相接触,从而完成对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的调整,上述第二传动件和第三传动件上的固定轴在弧形控制块上可自由转动,以便于在第四传动件的驱动下实现自转的效果。

实施例二:

一种低成本的阀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模:根据所需尺寸制作阀体模具,将阀体模具放入型砂盒中,得到型砂;b.浇注:将提前准备好的钢水浇注到型砂中;c.冷却:等待钢水的冷却成型;d.热处理:对成型的阀体进行热处理;e.打磨:对制作好的阀体进行表面打磨;f.清洗:通过阀体清洗设备对打磨后的阀体进行清洗;g.喷漆:对清洗后的阀体进行喷漆处理;所述步骤a中的型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硅砂100份、水玻璃8份、水13份、酚醛树脂3份、硅油3份、膨润土13份和三聚磷酸铝4份;所述步骤b中的钢水中含硫量不大于0.15%,含磷量不大于0.03%,含碳量为0.065%,含硅量0.27%,含锰量0.43%;所述步骤c中的钢水在型砂中在冷却至常温后,可取出成型的阀体,且在取出阀体后,需要对阀体的表面进行清理和抛光处理;所述步骤d中对阀门进行热处理,对阀体进行淬火时的淬火温度控制在800℃,对阀体进行回火时的回火温度控制在630℃。

本实施例中阀体清洗设备与实施例一中的阀体清洗设备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一种低成本的阀体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模:根据所需尺寸制作阀体模具,将阀体模具放入型砂盒中,得到型砂;b.浇注:将提前准备好的钢水浇注到型砂中;c.冷却:等待钢水的冷却成型;d.热处理:对成型的阀体进行热处理;e.打磨:对制作好的阀体进行表面打磨;f.清洗:通过阀体清洗设备对打磨后的阀体进行清洗;g.喷漆:对清洗后的阀体进行喷漆处理;所述步骤a中的型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硅砂100份、水玻璃8份、水13份、酚醛树脂3份、硅油3份、膨润土13份和三聚磷酸铝4份;所述步骤b中的钢水中含硫量不大于0.15%,含磷量不大于0.03%,含碳量为0.065%,含硅量0.27%,含锰量0.42%;所述步骤c中的钢水在型砂中在冷却至常温后,可取出成型的阀体,且在取出阀体后,需要对阀体的表面进行清理和抛光处理;所述步骤d中对阀门进行热处理,对阀体进行淬火时的淬火温度控制在800℃,对阀体进行回火时的回火温度控制在630℃。

本实施例中阀体清洗设备与实施例一中的阀体清洗设备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