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6438发布日期:2020-01-07 09:40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石墨模具。



背景技术:

近年模具行业飞速发展,石墨材料、新工艺和不断增加的模具工厂不断冲击着模具市场,石墨以其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逐渐成为模具制作的首选材料。石墨模具具有:1.优良的导热及导电性能;2.线膨胀系数低等很好的热稳定性能及抗加热冲击性;3.耐化学腐蚀与多数金属不易发生反应;4.在高温下(在多数铜基胎体烧结温度800℃以上)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5.具有良好的润滑和抗磨性;6.易于加工,机械加工性能好,可以制作成形状复杂、精度高的模具。

现有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152975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水平连铸石墨结晶器,包括外套、尾部连接在外套上的芯棒,芯棒与外套之间设有环形通道,外套与环形通道的连接处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口与外套内壁呈垂直切线状。进液口均匀设置在外套距离模座的8-12mm的侧壁处,利用通道内外的压差,产生切力和向心力,使金属熔液内的晶粒在同一铸锭面按同方向流动和旋转,达到内部组织匀质,晶粒细化,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解决应采用新工艺所产生的设备投资大、电能消耗多、操作较为困难而不能形成批量生产的问题。

上述的水平连铸石墨结晶器的石墨芯子、石墨外套采用石墨销装配于一体,拆卸困难,互换性较低,当有铜液粘连于环形通道内或由铜管断于环形通道内难以清除,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模具,具有装卸方便,便于使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石墨模具,包括柱状的模座、环套以及芯棒,所述模座的一侧开设有插环,所述插环能够抵接于环套的外侧的位置开有内螺纹,所述环套外侧一端还固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芯棒置于环套内部,芯棒与环套之间形成环形通道,所述芯棒的一端螺栓连接于模座;所述环套包括两相互拼接的半环,两所述半环的拼接面间设置有连接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拆卸模具时,直接转动模座即可将环套从模座上拆卸下来,然后通过连接结构,将两半环拆卸,即可轻松的清除环套与芯棒之间的杂质,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沿半环长度方向开设于一半环的两拼接面的燕尾槽以开设于另一半环两拼接面的燕尾条,所述燕尾条滑移连接于燕尾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方便的实现两半环的拼接,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套插设于插环的一端周面开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模座周面螺纹连接有多个端部能够插设于定位孔内的定位螺栓。

通过采用的定位螺栓,能够进一步的对模座以及环套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从而保证模座与环套的牢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模座的中部开有插孔,所述芯棒插设于插孔内,所述芯棒插设于插孔内的一端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模座的周面螺纹连接有端部插设于限位孔内的限位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限位螺栓能够实现芯棒与模座的牢固固定,且拆卸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套靠近模座的一端开设有多根与环形通道连通的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与环套均呈垂直切线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液口均匀设置在环套靠近模座的侧壁处,利用环形通道内外的压差,产生切力和向心力,使金属熔液内的晶粒在同一铸锭面按同方向流动和旋转,达到内部组织匀质,晶粒细化,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进液口设置在环套外侧距离模座的8-12mm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棒呈由模座向远离模座的一端直径递减的锥形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芯棒为锥形结构,能够便于铜管的脱模,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芯棒远离模座的一端延伸出环套的端部且不少于5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的芯棒延伸出环套,能够大大增加牵引速度,并能保证铜管内孔的大小,减少生产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需要拆卸模具时,直接转动模座即可将环套从模座上拆卸下来,然后通过连接结构,将两半环拆卸,即可轻松的清除环套与芯棒之间的杂质,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2.通过采用的限位螺栓能够实现芯棒与模座的牢固固定,且拆卸方便;

3.进液口均匀设置在环套靠近模座的侧壁处,利用环形通道内外的压差,产生切力和向心力,使金属熔液内的晶粒在同一铸锭面按同方向流动和旋转,达到内部组织匀质,晶粒细化,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液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模座;11、插环;12、内螺纹;13、定位螺栓;14、插孔;15、限位螺栓;2、环套;21、外螺纹;22、定位孔;23、半环;231、燕尾槽;232、燕尾条;24、进液口;3、芯棒;31、限位孔;4、环形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石墨模具,包括模座1、环套2以及芯棒3。

参照图2和图3,模座1呈扁圆柱状,模座1的一侧开设有与模座1同轴线的插环11,插环11的直径与环套2的直径相同,插环11的外侧开设有内螺纹12,环套2的一端外壁还固设有外螺纹21,通过外螺纹21与内螺纹12相互配合能够使环套2的一端插设于插环11内,且完成模座1与环套2的连接。环套2插设于插环11内的一端外周面还开设有一定位孔22,模座1的外周面还螺纹连接有一端部能够插设于定位孔22内的定位螺栓13。环套2包括两能够相互拼接成整环的半环23,两半环23的拼接面之间设置有拼接结构,拼接结构包括沿半环23长度方向开设于一半环23两拼接面的燕尾槽231以及沿半环23长度方向开设于另一半环23两拼接面的燕尾条232,燕尾条232能够滑移连接于燕尾槽231内,从而形成管状的环套2。当需要拆卸模具时,转动定位螺栓13,使定位螺栓13的端部的脱离环套2的定位孔22,然后,转动模座1或环套2即可实现模座1与环套2的分离,再然后,通过两环套2相互滑移,即可将环套2分成两半环23,即可方便的清洁环套2与芯棒3之间的杂质。

模座1的中部开设有与模座1同轴线的插孔14,芯棒3的一端插设于插孔14内,芯棒3插设于插孔14的一端周面开设有一限位孔31,模座1的周面还螺纹连接有端部能够插设于限位孔31内的限位螺栓15。当需要拆卸模座1与芯棒3时,转动限位螺栓15,使限位螺栓15的端部脱离芯棒3的限位孔31即可完成芯棒3与模座1的脱离。

参照图1和图3,芯棒3与环套2之间形成用于形成铜管的环形通道4,环套2的外侧周面距模座18-12mm的位置均匀开设有多个能够与环形通道4连通的进液口24,进液口24与环套2均呈垂直切线状。芯棒3远离模座1的一端延伸出环套2的端部55mm,且芯棒3呈由模座1向远离模座1的一端直径递减的锥形结构。进液口24均匀设置在环套2靠近模座18-12mm的侧壁处,利用环形通道4内外的压差,产生切力和向心力,使金属熔液内的晶粒在同一铸锭面按同方向流动和旋转,达到内部组织匀质,晶粒细化,通过采用的芯棒3为锥形结构,能够便于铜管的脱模,此外,采用的通过采用的芯棒3延伸出环套2,能够大大增加牵引速度,并能保证铜管内孔的大小。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拆卸模具时,转动定位螺栓13,使定位螺栓13的端部的脱离环套2的定位孔22,然后,转动模座1或环套2即可实现模座1与环套2的分离,再然后,通过两环套2相互滑移,即可将环套2分成两半环23,即可方便的清洁环套2与芯棒3之间的杂质;当需要拆卸模座1与芯棒3时,转动限位螺栓15,使限位螺栓15的端部脱离芯棒3的限位孔31即可完成芯棒3与模座1的脱离。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