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9865发布日期:2020-05-20 01:01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孕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浇注系统中的球化孕育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孕育装置。



背景技术:

原铁水熔炼、球化和孕育处理是球墨铸铁铸造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环节。铁水的球化孕育效果最终决定石墨析出形态、共晶凝固特性及铸态组织品质,所以说,孕育过程对于球墨铸铁的制备非常重要;而在孕育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孕育装备,目前使用的孕育装备多是采用固定的方式将输送孕育粉的孕育装置固定于浇口杯上,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孕育剂流出方向不好调整,如果方向不正确、不能将孕育剂准确输送到浇口杯内、就需要停止操作,将孕育设备调整到合适位置再进行孕育剂的输送,会导致工作停止不连续的情况发生,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固定方法简单、方向可以随时调整,解决了放置孕育装备时不好固定和孕育剂流出方向不好调整的问题,确保了孕育连续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孕育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孕育装置,包括孕育剂盛放漏斗,浇口杯、固定浇口杯的铁砂箱、支撑架;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的下端设置有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的出口端位于浇口杯的上方,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杆体和盛放支架,所述的盛放支架固定在杆体上、用于容置孕育剂盛放漏斗,所述的引流管自盛放支架的下方引入延伸到浇口杯的上方;所述的铁砂箱的侧壁设置有插接管、所述的杆体插接于插接管内、并能沿着插接管内壁周向旋转。

采用上述结构,只需要将孕育剂盛放漏斗设置于支撑架上,将支撑架的杆体插接于铁砂箱侧壁上插接管内即可;不需要对准位置,不需要精确的安装;然后根据需要旋转杆体将孕育剂盛放漏斗下端的引流管对准浇口杯的上方即可;该装置可以随时地旋转调整引流管的方位,保证时时刻刻的对准浇口杯,不需要间断或停止,保证连续的工作,从而实现了:固定方法简单、方向可以随时调整,解决了放置孕育装备时不好固定和孕育剂流出方向不好调整的问题,确保了孕育连续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优点。

作为优选,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包括漏斗本体,所述的漏斗本体的下端连接有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包括竖直部和倾斜部、所述的竖直部的一端与漏斗本体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倾斜部连接、且倾斜部自竖直部的连接端向下倾斜;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保证孕育剂流动顺畅,且还能准确的引导进入到浇口杯中,不会分散、散落,集中度高,更利于准确进入到浇口杯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漏斗本体的上端面连接有握持部,所述的握持部包括轴向延伸出上端面的竖直段和与竖直段连接的横向段,且横向段的延伸方向与漏斗本体上端面的直径延伸方向一致;采用该结构方便对孕育剂盛放漏斗移动、运输,且不会直径与孕育剂接触。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漏斗本体的外侧面径向延伸设置有多个支撑杆,用于与支撑架相互抵靠实现对孕育剂盛放漏斗的支撑。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架的杆体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的第一杆体和第三杆体均为竖直设置,所述的第二杆体为横向设置,且第二杆体的一端与第一杆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杆体连接;所述的第三杆体用于与插接管插接,所述的第一杆体上设置盛放支架,当第三杆体插接于插接管内、所述的第二杆体自与第三杆体的连接端向远离浇口杯方向延伸。采用该结构可以保证孕育剂盛放漏斗更加方便的旋转调整方向,同时也有效保持漏斗与浇口杯之间具有一定的水平距离,保证更加宽泛的角度调节范围。

作为优选,所述的盛放支架包括容置孕育剂盛放漏斗的环形托架,所述的环形托架的外侧面的一个位置与第一杆体固定连接,位于该连接位置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支撑棒,两根支撑棒的一端与第一杆体固定连接、两根支撑棒的另一端固定于环形托架上、并分别位于上述连接位置的两侧;采用该结构形成稳固的三角形固定方式,更加牢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孕育装置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孕育装置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孕育剂盛放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铁砂箱和浇口杯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1.孕育剂盛放漏斗,1.1.漏斗本体,1.2.握持部,1.3.支撑杆,1.21.竖直段,1.22.横向段,2.浇口杯,3.铁砂箱,4.支撑架,4.1.杆体,4.11.第一杆体,4.12.第二杆体,4.13.第三杆体,4.2.盛放支架,5.引流管,5.1.竖直部,5.2倾斜部,6.插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本实用新型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附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孕育装置,包括孕育剂盛放漏斗1,浇口杯2、固定浇口杯的铁砂箱3、支撑架4;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的下端设置有引流管5、所述的引流管的出口端位于浇口杯的上方,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设置于支撑架4上;所述的支撑架包括杆体4.1和盛放支架4.2,所述的盛放支架4.2固定在杆体上、用于容置孕育剂盛放漏斗,所述的引流管自盛放支架的下方引入延伸到浇口杯的上方;所述的铁砂箱的侧壁设置有插接管6、所述的杆体插接于插接管内、并能沿着插接管内壁周向旋转。

采用上述结构,只需要将孕育剂盛放漏斗设置于支撑架上,将支撑架的杆体插接于铁砂箱侧壁上插接管内即可;不需要对准位置,不需要精确的安装;然后根据需要旋转杆体将孕育剂盛放漏斗下端的引流管对准浇口杯的上方即可;该装置可以随时地旋转调整引流管的方位,保证时时刻刻的对准浇口杯,不需要间断或停止,保证连续的工作,从而实现了:固定方法简单、方向可以随时调整,解决了放置孕育装备时不好固定和孕育剂流出方向不好调整的问题,确保了孕育连续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优点。

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孕育剂盛放漏斗1包括漏斗本体1.1,所述的漏斗本体的下端连接有引流管5,所述的引流管包括竖直部5.1和倾斜部5.2、所述的竖直部的一端与漏斗本体的下端连接、另一端与倾斜部连接、且倾斜部自竖直部的连接端向下倾斜;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保证孕育剂流动顺畅,且还能准确的引导进入到浇口杯中,不会分散、散落,集中度高,更利于准确进入到浇口杯内。

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漏斗本体1.1的上端面连接有握持部1.2,所述的握持部包括轴向延伸出上端面的竖直段1.21和与竖直段连接的横向段1.22,且横向段的延伸方向与漏斗本体上端面的直径延伸方向一致;具体的两侧的竖直段固定于漏斗本体内侧壁上,横向段的两端连接竖直段的上端,构成一个u形的握持部;采用该结构方便对孕育剂盛放漏斗移动、运输,且不会直径与孕育剂接触。

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漏斗本体的外侧面径向延伸设置有多个支撑杆1.3,用于与支撑架相互抵靠实现对孕育剂盛放漏斗的支撑。

如附图4所示:所述的支撑架4的杆体4.1包括第一杆体4.11、第二杆体4.12和第三杆体4.13,所述的第一杆体和第三杆体均为竖直设置,所述的第二杆体为横向设置,且第二杆体的一端与第一杆体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杆体连接;所述的第三杆体用于与插接管插接,所述的第一杆体上设置盛放支架,当第三杆体插接于插接管内、所述的第二杆体自与第三杆体的连接端向远离浇口杯方向延伸。采用该结构可以保证孕育剂盛放漏斗更加方便的旋转调整方向,同时也有效保持漏斗与浇口杯之间具有一定的水平距离,保证更加宽泛的角度调节范围。

如附图4所示:所述的盛放支架4.2包括容置孕育剂盛放漏斗的环形托架4.21,所述的环形托架的外侧面的一个位置与第一杆体固定连接,位于该连接位置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根支撑棒4.22,两根支撑棒的一端与第一杆体固定连接、两根支撑棒的另一端固定于环形托架上、并分别位于上述连接位置的两侧;采用该结构形成稳固的三角形固定方式,更加牢固、稳定。

具体的工作流程:首先将杆体插接进入插接管内,同时将漏斗放置到环形托架上,并且保证第二杆体是自靠近浇口杯的一侧向着远离的一侧延伸出去;然后将漏斗下端的引流管置于浇口杯的上方;浇口杯固定于铁砂箱内部,浇口杯的底部设置有进料口2.1与浇注系统连通,铁砂箱的左右两侧设置握持部3.1、方便砂箱的搬运;而杆体可以再插接管内任意角度的旋转,调整好和浇口杯之间合适的位置,转动灵活多变,非常方便。

此外,本申请的支撑杆1.3与漏斗的轴向垂直设置,且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者四个或者更多,可以沿着漏斗的外周侧壁周向等距离均匀分布。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