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料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6640发布日期:2020-11-10 12:4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浇料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领域的设备,尤其是一种浇料勺。



背景技术:

目前铝压铸行业,卧式冷室压铸机使用的浇料方式有机械手臂式料勺浇料、气压定量式导流槽浇料,但由于后者设备成本较高及定量精度差,所以前者更加广泛使用。目前料勺普遍结构为上部全开放式,但生产大型铸件时,无法快速浇料,导致浇料时间较长,基本都在6秒以上,铝液温度下降较多,而铝液温度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致使压射时铝液温度低于577℃(良品温度需大于577℃),导致产品报废率上升及生产周期延长。若强行加快浇料速度,由于料勺上部为全开放式会出现溢铝现象,既浪费原材料又容易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出料速度快的浇料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浇料勺,包括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桶状本体,所述桶状本体外壁一侧形成有出料口、另一侧形成有取料口,且出料口的位置高于取料口的位置,其中出料口横向设置且其端部开口朝向桶状本体外侧设置、取料口纵向设置且其端部开口朝向下设置,出料口上部一侧还向桶状本体的开口上部延伸形成有遮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板与桶状本体一体制成并使得桶状本体的开口呈张开的鱼嘴状。

进一步地,所述桶状本体底部至出料口之间的外壁呈圆锥面板状结构,以便于浇料时铝液能够导向至出料口。

进一步地,所述桶状本体采用铸铁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桶状本体的外壁上还设有一安装接口,安装接口呈管体结构且通过销钉可拆装地与动力机构的转动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浇料勺在倾倒铝液时可以实现大角度倾倒,同时出料口变为圆形,所以出料口截面积是原来的两倍,上部开口与外界大气相通,维持浇料勺内外气压平衡,出料速度更快,浇料时间由6秒降低至3秒,从而实现快速浇料,可确保压射时铝液温度在577℃以上,减少铝液温度损耗,产品合格率可提升2%,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浇料勺的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浇料勺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浇料勺包括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桶状本体1,桶状本体1采用铸铁制成。

桶状本体1外壁一侧形成有出料口2、另一侧形成有取料口3,出料口2和取料口3与桶状本体1一体制成,且出料口2的位置高于取料口3的位置。另外,出料口2横向设置,其端部开口为圆形口且朝向桶状本体1外侧设置,出料口2由半圆状变为圆形,使得出料口2截面积是原来的两倍,利于快速浇料;取料口3纵向设置,其端部开口朝向下设置,这样的设计可使得进料时桶状本体1在下移的过程中铝液能够快速地从取料口3进入到桶状本体1的内部。

出料口2上部一侧还向桶状本体1的开口上部延伸形成有遮挡板4,遮挡板4与桶状本体1一体制成并使得桶状本体1的开口呈张开的鱼嘴状。遮挡板4的设计允许桶状本体1在倾倒铝液时可以实现大角度倾倒,不会使铝液溅飞或洒落在熔杯外部,同时鱼嘴状的开口与外界大气相通,维持浇料勺内外气压平衡,出料速度更快,浇料时间由6秒降低至3秒,从而实现快速浇料,可确保压射时铝液温度在577℃以上,减少铝液温度损耗,产品合格率可提升2%,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桶状本体1底部至出料口之间的外壁呈圆锥面板状结构,以便于浇料时桶状本体1内铝液能够快速汇集至出料口2,利于实现快速浇料。

桶状本体1的外壁上还设有一安装接口5,安装接口5呈管体结构。安装接口5的端口可允许动力机构的转动轴插入,后通过销钉将安装接口5和转动轴固定,以实现桶状本体1与动力机构的连接,并由动力机构控制桶状本体1的取料和浇料(出料)。

本实用新型的浇料勺普遍适应于铝压铸行业,尤其是10千克以上的大型铸件,在一款重量达11千克的6速自动变速箱的生产过程,使用该浇料勺后浇注时间由6.3秒缩短至3.4秒,生产周期效率提升46%,产品合格率由94.5%提升至96.8%。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浇料勺,包括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桶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状本体外壁一侧形成有出料口、另一侧形成有取料口,且出料口的位置高于取料口的位置,其中出料口横向设置且其端部开口朝向桶状本体外侧设置、取料口纵向设置且其端部开口朝向下设置,出料口上部一侧还向桶状本体的开口上部延伸形成有遮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料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与桶状本体一体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料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状本体底部至出料口之间的外壁呈圆锥面板状结构,以便于浇料时铝液能够导向至出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料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状本体采用铸铁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浇料勺,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状本体的外壁上还设有一安装接口,安装接口呈管体结构且通过销钉可拆装地与动力机构的转动轴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浇料勺,其包括上部开口、下部封闭的桶状本体,桶状本体外壁一侧形成有出料口、另一侧形成有取料口,且出料口的位置高于取料口的位置,其中出料口横向设置且其端部开口朝向桶状本体外侧设置、取料口纵向设置且其端部开口朝向下设置,出料口上部一侧还向桶状本体的开口上部延伸形成有遮挡板。本实用新型在倾倒铝液时可以实现大角度倾倒,同时出料口变为圆形,所以出料口截面积是原来的两倍,上部开口与外界大气相通,维持浇料勺内外气压平衡,出料速度更快,浇料时间由6秒降低至3秒,从而实现快速浇料,可确保压射时铝液温度在577℃以上,减少铝液温度损耗,产品合格率可提升2%,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张双武;丛显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渝江压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0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