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1338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包括气管、电加热炉、坩埚、取料管、给料管以及熔体量测量装置;其中,所述坩埚设置在所述电加热炉内的封闭空间内;所述气管、所述取料管以及所述给料管均连通所述封闭空间;所述熔体量测量装置连接或连通所述坩埚,以测量所述坩埚的熔体量;当密闭给料管时,通过气管进行抽气,则金属熔体原料通过取料管进入坩埚内;当密闭给取料时,通过气管进行充气,则坩埚内的金属熔体通过给料管流出。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给料过程中采用熔体量测量装置控制给料量,可以做到定量给料。
【专利说明】
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压铸技术,具体地,涉及一种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冷室压铸机工作时,需要间歇地向压铸机给料口加入金属熔体,现有技术通常采用机械手操作料勺从盛装熔体原料的容器中g取金属熔体再倾倒于压铸机给料口。
[0003]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申请号为201420670346.8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布了一种自动给汤料机构,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机构完成摆臂、升降和汤勺旋转等动作,从而实现自动给料。但该实用新型仍然存在很多缺点,如:盛装原料的容器必须预留开放取铝口以便于汤勺S取,造成熔体暴露在空气中,温降大、氧化严重,能耗上升;在给汤料机构移动、倾倒过程中,不能控制金属熔体温度,造成给料温度波动,影响压铸工艺;在给汤机S取、移动、倾倒过程,由于液面波动、机械振动等原因,每次运送的熔体量难以做到精确控制;金属熔体在g取和倾倒过程严重卷气卷渣,造成熔体烧损和质量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
[000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包括气管、电加热炉、坩祸、取料管、给料管以及熔体量测量装置;
[0006]其中,所述坩祸设置在所述电加热炉内的封闭空间内;所述气管、所述取料管以及所述给料管均连通所述封闭空间;
[0007]所述熔体量测量装置连接或连通所述坩祸,以测量所述坩祸的熔体量;
[0008]当密闭给料管时,通过气管进行抽气,则金属熔体原料通过取料管进入坩祸内;当密闭给取料时,通过气管进行充气,则坩祸内的金属熔体通过给料管流出。
[0009]优选地,所述熔体量测量装置采用液位传感器;
[0010]所述液位传感器穿入所述电加热炉内侧,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测试端设置在所述坩祸内侦U。
[0011 ]优选地,所述熔体量测量装置包括称重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安装腔;
[0012]其中,所述称重传感器安装腔连通所述电加热炉内的封闭空间;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安装腔内;
[0013]所述坩祸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上。
[0014]优选地,还包括隔热垫;
[0015]其中,所述坩祸通过所述隔热垫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上。
[0016]优选地,还包括管道加热器;
[0017]其中,一管道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取料管的外侧,另一管道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给料管的外侧。
[0018]优选地,还包括取料阀腔、取料阀门、给料阀腔以及给料阀门;
[0019]其中,所述取料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取料阀腔连通所述电加热炉内的封闭空间;所述取料阀门设在所述电加热炉的取料口处,当所述取料阀门关闭时,隔断所述取料阀腔与所述电加热炉内的封闭空间的连通,当所述取料阀门打开时,所述取料阀腔与所述电加热炉内的封闭空间连通;
[0020]所述给料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电加热炉内的封闭空间,另一端连通所述给料阀腔;所述给料阀门设在所述给料阀腔的给料口处,当所述给料阀门关闭时,隔断所述给料阀腔与外界的连通,当所述给料阀门打开时,所述给料阀腔与所述外界连通。
[0021]优选地,还包括热电偶;
[0022]所述热电偶穿入所述电加热炉内侧,所述热电偶的测试端设置在所述坩祸内侧。
[0023]优选地,所述电加热炉包括炉盖;所述炉盖包括采用钢板制成的外层和采用保温材料制成的内层;
[0024]所述坩祸采用耐熔体腐蚀材料制成;所述隔热垫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0025]优选地,所述气管、所述取料管、所述给料管、液位传感器、热电偶均与所述电加热炉的炉盖密封连接。
[0026]优选地,所述取料阀腔与所述取料管的连接口与所述电加热炉的取料口在同一轴线上;
[0027]所述给料阀腔与所述给料管的连接口与所述给料阀腔的给料口在同一轴线上。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9]1、本实用新型利用处于密闭和加热保温状态的坩祸盛装金属熔体,并采用气压的方式将金属熔体吸入和压出坩祸,由于盛装金属熔体的坩祸处于密闭和加热保温状态,系统散热少,能耗低,给料温度准确;
[0030]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气压的方式将金属熔体吸入和压出坩祸,避免了传统技术的舀取和倾倒过程,最大程度上降低金属熔体的卷气卷渣,降低氧化烧损,提高熔体质量;
[0031]3、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给料过程中采用熔体量测量装置控制给料量,可以做到定量给料。
【附图说明】
[003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3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不意图;
[003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不意图。
[0035]图中:
[0036]I为电加热炉;
[0037]2为坩祸;
[0038]3为炉盖;
[0039]4为取料阀腔;
[0040]5为取料阀门;
[0041 ] 6为取料管;
[0042]7为气管;
[0043]8为热电偶;
[0044]9为液位传感器;
[0045]10为给料管;
[0046]11为给料阀腔;
[0047]12为给料阀门;
[0048]13为管道加热器;
[0049]14为隔热垫;
[0050]15为称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5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包括电加热炉1、坩祸2、炉盖3、取料阀腔4、取料阀门5、取料管6、气管7、热电偶8、液位传感器9、给料管1、给料阀腔
11、给料阀门12以及管道加热器13;
[0053]所述电加热炉I是通电后炉内产生热量的装置,通过控制通电功率以调节炉内温度。
[0054]所述坩祸2是盛放金属熔体的容器,放置于电加热炉I内部,通过电加热炉I的内部温度来保持所盛放金属熔体的温度。
[0055]所述炉盖3密封紧固于电加热炉I上方,主要由外层的钢板和设置在钢板内层的保温材料组成;所述炉盖3和电加热炉I一起形成密闭空间。炉盖3上预留的5个开孔分别和取料阀腔4、气管7、热电偶8、液位传感器9、给料管1密封连接。
[0056]所述取料阀腔4是一密闭腔体,腔体上下端在同一垂直线上预留开孔,上端开孔与取料管6密封连接,下端开孔与炉盖3上一预留开孔密封连接。取料阀腔4内腔尺寸大于取料管6,使取料管6内流出的金属熔体在不接触腔体以及开孔的前提下,穿过炉盖3上预留开孔流入坩祸2内。
[0057]所述取料阀门5用来控制取料阀腔4和炉盖3间的连通,取料阀门5打开时取料阀腔4和炉盖3连通,取料阀门5关闭时取料阀腔4和炉盖3不能连通。
[0058]所述取料管6是倒U形的管道,一端连接金属熔体原料,另一端和取料阀腔4密封连接。
[0059]所述气管7穿过炉盖3连通炉体内部,和炉盖3密封连接,用来向炉体内部充入或排出气体。
[0060]所述热电偶8穿过炉盖3伸到坩祸2内部,和炉盖3密封连接,用来测量坩祸中金属熔体温度。
[0061]所述液位传感器9穿过炉盖3伸到坩祸2内部,和炉盖3密封连接,用来检测坩祸中熔体液位。
[0062]所述给料管10是倒U形的管道,一端穿过炉盖3伸到坩祸2内部,另一端和给料阀腔11密封连接。
[0063]所述给料阀腔11是一密闭腔体,给料阀腔11的腔体上下端在同一垂直线上预留开孔,上端开孔与给料管10密封连接。给料阀腔11内腔尺寸大于给料管10,使给料管10内流出的金属熔体在不接触腔体以及开孔的前提下,穿过给料阀腔11下端开孔流出。
[0064]所述给料阀门12用来控制给料阀腔11和外界的连通,给料阀门12打开时给料阀腔11和外界连通,给料阀门12关闭时给料阀腔11和外界不能连通。
[0065]所述管道加热器13的数量为两个,一所述管道加热器设置于取料管6的外侧,另一所述管道加热器设置于给料管10外侧,通电后管道加热器13产生热量给取料管6或给料管10的管道以及管道内部的金属熔体进行加热,通过控制通电功率以调节管道内部的金属熔体温度。
[0066]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压的作用进行取料和给料的动作。取料时,先关闭给料阀门12并打开取料阀门5,再从气管7抽出炉内气体,则在气压作用下金属熔体原料通过取料管6,穿过取料阀腔4和炉盖3进入坩祸2内。给料时,先打开给料阀门12并关闭取料阀门5,再从气管7向炉内充入气体,则在气压作用下金属熔体通过给料管10,穿过给料阀腔11流出,从而完成给料动作。工作过程中由热电偶8控制电加热炉I加热功率,由液位传感器9来控制取料和给料量,从而做到温度稳定、加料精准,而且整个工作过程熔体处于惰性气体环境中,烧损少、无卷气卷渣。
[0067]在变形例中,熔体取、给料量的控制还可以通过测量气体压力和流量、金属熔体流量、熔体的重量等方式来实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还包括隔热垫14、称重传感器15。
[0068]所述隔热垫14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垫隔于坩祸2与称重传感器15中间,防止称重传感器15温度过高;
[0069]所述称重传感器15固定于电加热炉I底部,称重传感器15上依次放置隔热垫14和坩祸2,用来测量坩祸2内熔体重量。
[0070]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测量坩祸内熔体重量来控制取、给料量,同样可以达到通过液位传感器9进行控制的效果。
[00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的具体应用,某压铸厂采用流槽输送铝液到保温炉,通过机械手操作料勺从保温炉中S铝液进行给料,保温炉每天耗电220度,铝液烧损0.4%左右。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拆除保温炉,直接从流槽中取铝,每天节电200度以上,铝液烧损0.1%左右。
[0072]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主权项】
1.一种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管、电加热炉、坩祸、取料管、给料管以及熔体量测量装置; 其中,所述坩祸设置在所述电加热炉内的封闭空间内;所述气管、所述取料管以及所述给料管均连通所述封闭空间; 所述熔体量测量装置连接或连通所述坩祸,以测量所述坩祸的熔体量; 当密闭给料管时,通过气管进行抽气,则金属熔体原料通过取料管进入坩祸内;当密闭给取料时,通过气管进行充气,则坩祸内的金属熔体通过给料管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体量测量装置采用液位传感器; 所述液位传感器穿入所述电加热炉内侧,所述液位传感器的测试端设置在所述坩祸内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熔体量测量装置包括称重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安装腔; 其中,所述称重传感器安装腔连通所述电加热炉内的封闭空间;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安装腔内; 所述坩祸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垫; 其中,所述坩祸通过所述隔热垫设置在所述称重传感器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道加热器; 其中,一管道加热器设置在所述取料管的外侧,另一管道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给料管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料阀腔、取料阀门、给料阀腔以及给料阀门; 其中,所述取料管的一端通过所述取料阀腔连通所述电加热炉内的封闭空间;所述取料阀门设在所述电加热炉的取料口处,当所述取料阀门关闭时,隔断所述取料阀腔与所述电加热炉内的封闭空间的连通,当所述取料阀门打开时,所述取料阀腔与所述电加热炉内的封闭空间连通; 所述给料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电加热炉内的封闭空间,另一端连通所述给料阀腔;所述给料阀门设在所述给料阀腔的给料口处,当所述给料阀门关闭时,隔断所述给料阀腔与外界的连通,当所述给料阀门打开时,所述给料阀腔与所述外界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电偶; 所述热电偶穿入所述电加热炉内侧,所述热电偶的测试端设置在所述坩祸内侧。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炉包括炉盖;所述炉盖包括采用钢板制成的外层和采用保温材料制成的内层; 所述坩祸采用耐熔体腐蚀材料制成;所述隔热垫采用隔热材料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所述取料管、所述给料管、液位传感器、热电偶均与所述电加热炉的炉盖密封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熔体定量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阀腔与所述取料管的连接口与所述电加热炉的取料口在同一轴线上;所述给料阀腔与所述给料管的连接口与所述给料阀腔的给料口在同一轴线上。
【文档编号】B22D17/30GK205496544SQ201620280776
【公开日】2016年8月24日
【申请日】2016年4月6日
【发明人】丁三才, 疏达, 王国祥, 王俊, 刘小飞, 邓冠军
【申请人】上海盛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