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锉去渣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35578发布日期:2020-12-08 15:35阅读:99来源:国知局
气锉去渣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锉去渣包装置。



背景技术:

压铸生产中,除去压铸毛坯件的渣包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序,现有的去渣包工序大多数都采用人手去除和冲床去除两种,人手去渣包是人采用木头或其他工具对渣包进行敲打,使渣包与产品分离,这样增加了劳动力的投入,冲模除渣包是把产品通过人或机械手把产品放在冲模上,冲床压除渣包,这种方法需要每一款产品特制一套冲模,并投入一台冲床,以上两种方法都需要长期投入人力资源、冲模以及冲床设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能够自动去除产品上的排气与渣包、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及可靠性好的气锉去渣包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去除产品上的排气与渣包、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性及可靠性好的气锉去渣包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锉去渣包装置,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座及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具有横梁的安装座;

锉刀组件,所述锉刀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横梁的第一安装板及与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气动锉刀;

机械手臂,所述机械手臂包括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的旋转臂组及与所述旋转臂组固定连接的抓取部;

废料收集车,所述废料收集车收容于所述底座且与所述气动锉刀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旋转臂组包括依次活动连接的第一转轴、第一转臂、第二转轴、第二转臂及第三转臂,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臂与所述抓取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包括同轴且旋转连接的第一转台与第二转台以及与所述第二转台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台,所述第一转台与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台与所述第一转臂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臂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台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转臂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转臂包括旋转杆及设置于所述旋转杆一端的第二固定台,所述旋转杆与所述第二转轴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台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块夹壁,所述第三转臂的一端夹设于两块所述夹壁之间且与所述夹壁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抓取部包括两块组配的固定钳,两块所述固定钳的一端铰接。

优选的,所述机械手臂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臂、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臂、所述第三转臂及所述抓取部电连接的控制器。

优选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废料导筒,所述废料导筒的横截面积沿所述安装座至所述底座方向逐渐减小。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所述机械手臂及所述锉刀组件,开模后,通过所述机械手臂抓取成型的工件并移动至所述锉刀组件处,所述机械手臂调整切割角度,所述锉刀组件对工件进行排气及渣包的切除,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工作连续性强,且机械控制误差小;通过设置所述机械手臂,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取出,且所述机械手臂结构灵活,可实现360°无死角旋转,适用于不同的产品的切割角度;通过设置所述废料导筒及所述废料收集车,实现了废料的自动收集,避免了加工现场的环境污染且废料回收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锉去渣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锉去渣包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气锉去渣包装置的a部分放大图。

图中,100、气锉去渣包装置;10、机架;11、底座;111、第一支撑柱;112、第一连接柱;113、第二连接柱;12、安装座;121、横梁;122、第二支撑柱;123、第三连接柱;20、锉刀组件;21、第一安装板;22、气动锉刀;221、驱动装置;222旋转锉刀;30、机械手臂;31、第二安装板;32、旋转臂组;321、第一转轴;3211、第一转台;3212、第二转台;3213、第一固定台;322、第一转臂;323、第二转轴;324、第二转臂;3241、旋转杆;3242、第二固定台;325、第三转臂;33、抓取部;331、固定钳;332、弹性橡胶;40、废料收集车;50、废料导筒;6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下述实验例和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本实用新型。

请结合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锉去渣包装置100,所述气锉去渣包装置100包括机架10、锉刀组件20、机械手臂30、废料收集车40、废料导筒50及控制器60。

所述机架10包括底座11及与所述底座11固定连接且具有横梁121的安装座12。所述机架10用于安装所述锉刀组件20、所述机械手臂30及所述废料导筒50,所述废料收集车50收容于所述底座11且与所述锉刀组件20相对设置。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11呈矩形框状,所述底座11包括四条相互平行第一支撑柱11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11两端并连接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柱111的多条第一连接柱112及多条第二连接柱113。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柱112的数量为四条,四条所述第一连接柱112首尾相接围成矩形,且每一条所述第一连接柱112均与两条所述第一支撑柱1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柱113的数量为三条,所述底座11未设有所述第二连接柱113的一侧为所述废料收集车40的出入侧。

所述安装座12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柱111同轴且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柱122及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122的第三连接柱123。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柱122的数量为三条,所述第三连接柱123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第三连接柱123与所述横梁121首尾相接围成三角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122与所述第一支撑柱111一体成型。

所述锉刀组件20包括安装于所述横梁121的第一安装板21及与所述第一安装板21固定连接的气动锉刀22。

所述气动锉刀22包括驱动装置221及与所述驱动装置221连接的旋转锉刀222,所述旋转锉刀222在所述驱动装置221的驱动下旋转,实现对压铸件渣包的切除。

所述机械手臂30包括与所述安装座12固定连接的第二安装板3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1固定连接的旋转臂组32及与所述旋转臂组32固定连接的抓取部33。

所述安装板31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且分别与所述横梁121及所述第三连接柱123固定连接。

所述旋转臂组32包括依次活动连接的第一转轴321、第一转臂322、第二转轴323、第二转臂324及第三转臂325。其中,所述第一转轴32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臂325与所述抓取部33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转轴321包括同轴且旋转连接的第一转台3211与第二转台3212以及与所述第二转台3212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台3213。其中,所述第一转台321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台3213与所述第一转臂322旋转连接。

所述第二转轴323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臂322远离所述第一固定台3213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转臂322旋转连接。也就是说,所述第一转臂3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321及所述第二转轴323旋转连接。

所述第二转臂324包括旋转杆3241及设置于所述旋转杆3241一端的第二固定台3242。所述旋转杆3241与所述第二转轴323旋转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台3242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块夹壁(未标号)。所述第三转臂325的一端夹设于两块所述夹壁之间且与所述夹壁旋转连接。

请具体参阅图3,所述抓取部33包括两块组配的固定钳331。两块所述固定钳331的一端铰接,所述固定钳331的另一端用于夹紧。具体的,所述抓取部33还包括设置于两块所述固定钳331夹紧端相对侧的弹性橡胶332。通过设置所述弹性橡胶332,避免了所述抓取部33在夹紧过程中对工件的损伤,同时具有防滑的作用,提升了所述气锉去渣包装置100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时,所述抓取部33的形状可以根据工件形状的不同进行更改,而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形状。

所述废料导筒50安装于所述底座11。具体的,所述废料导筒50与所述第一连接柱112固定连接。同时,所述废料导筒50的横截面大小沿所述安装座12至所述底座11的方向逐渐减小。如此一来,被所述旋转锉刀222切落的废料经所述废料导筒50口径较大的一端导入,经口径较小的一端导出并落入所述废料收集车40内,实现了废料的自动收集,保持了加工现场的环境整洁。

所述控制器60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321、所述第一转臂322、所述第二转轴323、所述第二转臂324、所述第三转臂325及所述抓取部33电连接。

在使用过程中,所述控制器60可以控制所述第二转台3212沿其与所述第一转台3211共有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一转臂322可沿其与所述第一固定台3213之间的连接轴转动;所述第二转轴323可沿其与所述第一转臂322之间的连接轴转动;所述第二转臂324的所述旋转杆3241与所述第二转轴323旋转连接,并且可以所述旋转杆3241为轴转动;所述第三转臂325可以夹设于所述夹壁之间的一端为转轴进行旋转,由此实现所述机械手臂30的360°无死角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所述机械手臂及所述锉刀组件,开模后,通过所述机械手臂抓取成型的工件并移动至所述锉刀组件处,所述机械手臂调整切割角度,所述锉刀组件对工件进行排气及渣包的切除,装置自动化程度高,工作连续性强,且机械控制误差小;通过设置所述机械手臂,实现了工件的自动取出,且所述机械手臂结构灵活,可实现360°无死角旋转,适用于不同的产品的切割角度;通过设置所述废料导筒及所述废料收集车,实现了废料的自动收集,避免了加工现场的环境污染且废料回收节约资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